聂加宝
(费县探沂镇人民政府,山东费县 273411)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减轻化学污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及时做出相应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促进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学原理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基础。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土质情况,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农业的发展形式和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完善、优化,加强管理。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农业产业的发展,例如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此外,还应加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资源缺乏是发展农业经济中最严重的问题。近些年,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及数量,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态平衡,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可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最典型的问题是投入与产出呈负相关,农民对农业的投入资本不断加大,却不能收到同等回报[1]。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大,且极易形成恶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还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农民增收,促进农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并且将其进行广泛的推广运用,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业发展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属于目前最为科学、先进的农业发展形式。在进行生态农业发展时,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业生产资源,坚持做到因地制宜,使农业生产具有区域化、科学化的特征。生态农业的发展以我国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进而实现农业种植方式以及种植技术的改善和优化,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做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极其丰富,各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须根据各个区域自身的优势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做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挖掘当地的发展特色,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双向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等商业整合,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业的发展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加快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步伐[3]。
生态农业的应用是对现代化农业方式进行调整。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大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使更加科学、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与管理理念能够切实地落实到农业的生产中,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合理运用的效果。农业生态化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们的饮食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4]。
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促使新农村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给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新农村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发展生态农业,科学技术能够走进农业,农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生产技术更加先进,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使生态农业逐渐走向国际化。生态农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景观能够满足人们接近大自然生态的需要,田园风光旅游已经成为当代旅游的重要趋势,是人们假日休闲的重要方式。
发展农村的生态景观,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农村可以发展生态农业景观,吸引游客,进而发展旅游业,将旅游、购物、消费等领域进行有效整合,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拓展资金链。发展多样化的旅游观光形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5]。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是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对农药及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情况,导致牲畜及水质中有害物质残留较多,农产品的质量下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6]。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为了能够促使我国的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国际,应积极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构建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结构,促进中国农业走向世界[7]。
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造成农业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较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有限,农业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质量不高。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只有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位,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态农业的领域,能够有效改善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专业的农业科技知识了解较少,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严重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基于此,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形势下,我国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宣传,拓展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渠道,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农民能够科学地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使其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接受新事物,提高种植技术,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近几年,短视频流行,短视频的出现使人们了解外界生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给人们增长知识开辟了新渠道[8]。鉴于此,可以充分利用短视频的优势,为人们提供生态种植技术的相关视频,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宣传生态种植技术。可以建立微信交流群,定期邀请专家在群里开展专业的技术讲座,农户可以在微信群交流自己关于生态种植相关的疑难点,专家进行详细的讲解,促使农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当地的农业相关部门还可以邀请专家下村讲解。对实际种植区域的观察和理解,能够更加精准化地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使生态种植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尚未完善,规章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给予正面的支持。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带来的是环境资源的破坏,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取的。任何领域想要取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不能因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贯彻落实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项目,使生态农业蓬勃向上发展,同步推进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9]。
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想要将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增收两手抓,具有较大的难度,相关部门应在困难中找到科学的生存规律。要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顺应大自然的发展,对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做出科学、全面的分析。
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区域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做好相应的生态环境的分析,根据评价掌握不同的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生长条件。基于这些数据,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为了使土地的肥力得到提高,应改善传统生产模式中单一种植农作物的方式,根据土地的情况科学选择种植种类,尽量促进农作物的多样化,使当地的生产结构更加完善[10]。
在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变化的趋势下,农业管理部门需加强生态农业发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农村发展的融资渠道进行有效的拓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融资的相关管理制度尚未健全,融资的方式较为单一,有限的资金供应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建设的需要,导致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对此,相关部门应对生态农业的融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健全资金管理相关制度,使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化,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社会性企业加入生态农业的建设中,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助力。
及时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向,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降低资源消耗,还能促进生态保护,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显而易见。有关部门应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且加大应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