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红
摘 要:随经济快速发展,森林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家具制造、建材加工、装饰材料生产及其它领域,森林资源都不可或缺。对森林资源调查总结发现,我国森林资源较丰富,但各类产业发展存在巨大消耗,森林资源利用中因规划等方面不合理,森林资源利用时常出现浪费问题。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开发
引言: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珍贵资源。无论在哪个重要历史时期和现在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具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影响。森林资源加强了陆地生物圈的生态循环利用,也为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诸多可能,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森林资源也被破坏得越发严重,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实质性保护利用与生态平衡作用。经济发展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得到最有效综合利用,促进长远平稳发展。
1 加强育宣传教提高意识
实施资源环境保护管理利用中,要注意能從基础宣传教育着手,增强群众与管控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意识,使的各地区部门和基层群众良好合作,保证工作顺利实施和发展。
行政部门应采取多样化宣传手段与政策措施,组织宣教活动,加强森林法律与环保意识,加强森林防火措施等内容推广宣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增强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如此可减少毁林程度,要注意把群众的环保力量投注到保护管理工作中。阿勒泰举办的2021年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辖区内的阿勒泰区、市级应急管理局、阿尔泰国有森林管理局、阿勒泰消防救援等参与其中活动,依据活动主题向公众普及事故预防、安全生产、法律基本知识和防护技能等。
2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林业人员专业能力
森林经营保护人员是工作实施主体,其基本业务素质技能也关系到工作的效率效果,因此有必要提高人员素质水平。
2.1 完善林业管理机制,用制度约束林业人员管理行为,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森林保护工作中推行“林长制”,推广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方式。林长全面负责辖区内植树造林、林木养护、病虫预防、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实行森林负责人制度,增强森林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他们以强烈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对待森林保护工作。
2.2 强化护林人员的专业能力的培训。注重理论教学使之具备森林基本经营和幼林培育的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教学,给林业人员实践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增强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能力。相关部门可请专业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培训员工,让专业人员起到表率作用以加强相关人员责任感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2.3 定期开会,激励林业人员认真总结经验、学习掌握有关知识、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处理工作中的难题、互相学习,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 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开展资源调查十分重要。应结合实践确保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有效性,需做好两方面调查工作:
①森林资源普查。森林资源普查调查内容比较多,如调查森林资源分布区域,调查森林资源数量,还要调查森林资源具体类型。进行调查后应形成完整报告。例如,报告中应显示森林资源覆盖面积和位置及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类别。这样可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更详参考数据。②森林资源利用状况调查。要将其经济价值发挥到极致,一定要将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需要生态稳定作前提,所以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
4 健全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
当前全球对环境变化的关注日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作为与地球心肺功能相当的森林资源对净化环境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对经济生活发展所起到的应用。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有关部门还需提起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关注,结合各种手段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与管理,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在进行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时,部分法律条文涉及范围较宽,无法对管理过程中所碰到的部分问题进行有效引导,保护效果不佳。
结语:当前我国森林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为背景,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及管理工作,林业部门更加有必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保护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注重林业资源立法保护,促进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和化解,有效促进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应使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森林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利积极参与森林保护。要更加重视林业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与技术引进,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护林育林技术,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环境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雁青,余艳.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7(23):150-151.
[2] 李庭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2):54-56.
[3] 王丽丽,张浩阳,范瑜.森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J].南方农业,2020,14(2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