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2023-08-28 05:27:01李海吴坤李龙
吉林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幼瓜西葫芦灰霉病

李海 吴坤 李龙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南部,中国于19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芦含有较多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具有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清热利尿、消肿散结的功效。西葫芦和西瓜、黄瓜一样属于葫芦科,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化瓜”的现象。

西葫芦化瓜是在西葫芦雌花开放3~4天后,幼果变黄化,随后细软,果实不胀或少胀,表面失去光彩,顶端皱缩,最后腐烂或脱落,常引起严重减产。西葫芦化瓜成为西葫芦种植过程中最普遍,也是最让菜农头疼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和应对措施也是菜农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多年栽培经验总结了西葫芦化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花芽分化或授粉不良引起的化瓜

西葫芦夏秋季节栽培,幼苗期昼夜温差小于10℃,花芽分化不良;或保护地西葫芦由于授粉不良或没有授粉,子房内不能生成植物生长素,导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长而化瓜。

防止措施:夏秋季西葫芦栽培时,建议要在幼苗3叶1心室时使用40%乙烯利每毫升对水2千克喷洒,促进花芽分化,多形成雌花。并结合用“西葫芦坐瓜王”处理抹瓜,为果实补充生长素,促进坐瓜、膨瓜。

2 栽植密度大导致的化瓜

种植密度对西葫芦果实发育程度有影响。种植密度太大会使不同植株根系对土壤养分争夺激烈,同时地上部分茎叶过密,透气透光性降低,从而影响西葫芦植株光合作用,由叶片产生的营养物质缺乏还容易造成西葫芦化瓜现象,此外植株之间互相竞争养分造成营养缺乏还会发生化瓜现象。

防止措施: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茬口选择合适的定植密度,一般每亩栽1200~1500株,同时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摘除植株根部的老叶,增大植株的通风见光度。

3 植株徒长引起的化瓜

在西葫芦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开花结果时期,若氮肥施用过多,浇水过早,水量大,夜温过高容易导致瓜秧旺长而使西葫芦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供给花及西葫芦果实养分降低,子房细弱,花后甚至人工授粉及激素蘸花,涂药处理,但幼瓜几乎不膨大,最后枯黄枯萎。

防止措施:

①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苗期至开花结果期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因为土壤适度的干旱有利于秧苗根系深扎,根深才能叶茂,且有利于花芽分化。

②控制好温度。西葫芦苗期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25℃,晚上12℃~15℃。菜农朋友要注意掌握好棚内的温度,同时还要注意拉大昼夜温差,积累营养物质,以防止秧苗旺长。

③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对于控制西葫芦化瓜具有重要意义,要增施完全腐熟有机肥,避免氮肥施入过多或磷钾肥缺乏。特别在开花结果盛期应均衡施肥,以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均衡。施氮肥要注意深施、少撒或不撒。每次采瓜后,喷施1次1500倍液的氨基酸稀土复合肥,调剂西葫芦植株养分分配,具有增产防化瓜的双重作用。

④掌握好抑制剂的使用浓度。田间管理时若发现苗子节间过长,生长细弱,有徒长迹象,可用15%多效唑1500~2500倍液或50~1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喷洒植株的中下部叶片(不要喷生长点)可以控旺。早春棚温20℃左右时,用药量以6克对一桶水(1500倍液)为宜。当棚温达到30℃以上时,用药量以10克对一桶水(2500倍液)为宜。西葫芦根瓜坐住后仍旺长,可用8克药对一桶水(2000倍液)喷施植株中部叶片控旺。

⑤化学处理。在开花后2~3天用100~500毫克/千克赤霉素、100~200毫克/千克防落素喷洒,均能使小瓜长得快,不易化瓜。

4 植株老化引起的化瓜

土壤干旱或蹲苗过狠会造成植株老化,叶片暗绿无光,开花后不久幼瓜即萎黄化瓜。

防止措施:及时浇水追肥、调控温度,配合喷洒叶面肥,适当疏瓜,尤其是根瓜要早摘,防止根瓜坠秧造成前期大量化瓜。

5 养分争夺引起的化瓜

种植西葫芦时,因环境(如低夜温)的条件有利于雌花分化,或是喷洒坐果灵或品种本身结实力强,都可使幼瓜结的过多,其结果是幼瓜之间互相竞争养分,造成化瓜;西葫芦在成熟时如果不能及时收获,商品瓜生长过大,还会影响植株生长及新生幼瓜养分吸收,继而造成新生幼瓜出现化瓜现象。如果幼瓜收获太早,植株上仅留下刚开与未开的雌花时,因其顶端优势养分集中地供应植株成长,还会引起徒长,还会引起严重的化瓜。

防止措施:发现瓜胎过多时,可以人为疏花、疏果等措施,让所留幼瓜有足够的营养供应。视植株长势及叶面积的大小留瓜量,通常以10片叶子前保留1~2片为宜。土壤肥沃、瓜秧壮实的可以适当多留些,但是西葫芦熟后要及时收获,及早摘掉畸形瓜和坠秧瓜等,不要抢半成品商品瓜。一般瓜重达300~400克可收获,通常不超过500克。

6 温度失调引起的化瓜

西葫芦植株生长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0℃~25℃。深冬急剧降温或遇较长时间的连阴天及春季放风不当等原因,则会出现白天温度太高(超过35℃),特别是夜温太高(高于20℃),导致呼吸作用增强,营养消耗增大,使得营养生长旺盛而生殖生长不良而引起化瓜。而温度太低(温度低于8℃或地温低于12℃),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都會降低,使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阻,导致营养不足引起化瓜。

防止措施:调节气温,加强冬季温室增光增温保温;春季要及时换气,防止棚内气温过高、植株旺长、化瓜。

越冬茬西葫芦生长期间温度较低,可以采用盖草苫子,开挖防寒沟或者用炉火取暖的办法进行升温。棚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5℃,高于25℃时应适当放风。夜温控制12℃~15℃,保持昼夜温差不小于10℃,以满足西葫芦正常生长发育,这样化瓜少,产量高,商品瓜外表鲜嫩而有光泽。

7 病虫害引起的化瓜

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及蚜虫对叶片及幼茎危害导致生长不佳而使化瓜发生,其中以灰霉病为主。遇连阴天、大水漫灌、棚室温度低、湿度大时易造成灰霉病发生蔓延,西葫芦被灰霉病侵染,多由开败雌花浸染,继而扩展到果实,使幼瓜软化萎缩化瓜。

防止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利用膜下浇水做好棚室温湿度的管理,尽量避开低温高湿的环境。雌花盛开后2~3天,幼苗已经坐好的时候如果发现残花潮湿腐烂,要及时取出用草木灰抹在幼果顶端。详情请参见《西葫芦灰霉病综合防治措施》。

8 气体危害引起的化瓜

大棚内种植西葫芦时,若施肥不当或误用硫磺粉熏杀菌消毒往往会产生NH3、NO2、SO2有害气体,当有害气体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使西葫芦遭受危害造成化瓜。

防止措施:①有机肥料应完全腐熟,然后施用于大棚。禁止将速效氮肥撒施于棚室内,一定要追施时要深施与水一起冲施以防止氨气蒸发;②一次施氮肥不宜过多,避免NO2气体生成;③使用硫磺粉熏杀消毒一般应在定植之前,西葫芦生长期应尽量避免使用硫磺粉,以避免SO2等有害气体。

9 光照不足引起的化瓜

开花期如遇连续阴天或下雨(雪)或雾霾天气,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光合能力降低,光合产物减少,子房发育不良而化瓜。

防止措施:确保光照充足。西葫芦是喜光作物,在弱光条件下结实率低。不透明的覆盖物应及时揭下来,以增加光照时间;通常天气需要揭8小时左右的光,连阴天最少需要4小时的光;注意,连阴转晴的天,要依次间隔性揭去。揭去棚膜杂草,棚膜宜每周仔细擦拭1次,以提高棚膜透光率。同时可以使用防尘,防老化聚氯乙烯无滴膜。连阴天时可以通过点燃沼气灯、后墙内张挂反光幕的方式增加光照、改善棚室环境。

10 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引起的化瓜

在温室栽培西葫芦时,由于现有的温室密闭性很强,菜农常为保持棚内温度,放风较少或时间较短,导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影响西葫芦光合作用效率,导致营养不足,引起化瓜。

防止措施:及时通风换气。适当的放风,不但可以保持温室棚内适宜的温、湿度,而且能调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氨气,从而遏制西葫芦的徒长,预防病虫害,降低化瓜现象。

另外,如果西葫蘆留瓜数量偏多,或根系生长弱小,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调,也会造成化瓜。这个时候需要培育西葫芦健壮的根系,并结合适当疏除多余幼瓜调节解决。以上就是西葫芦发生化瓜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的内容,希望对种植户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幼瓜西葫芦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6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36
西葫芦为什么会化瓜
农家之友(2018年4期)2018-04-20 10:34:38
黄瓜病害口诀
简述果蔬灰霉病的防治
新农业(2016年15期)2016-08-16 03:40:40
如何提高西瓜的坐瓜率
农业知识(2016年2期)2016-04-18 05:53:15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早春大棚薄皮甜瓜幼瓜发生裂瓜的原因与对策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