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23-08-28 09:16王怀鹏邱广伟孙继英田国奎李明王立春
吉林蔬菜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王怀鹏 邱广伟 孙继英 田国奎 李明 王立春

摘 要:不同栽培技术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品质保证的重要前提。科学合理的播种时机、密度、施肥,配套的耕种方式及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才能使马铃薯获得高产、稳产、优质。本文综述播期、种植密度、施肥因素、耕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展望探讨未来马铃薯丰产提质技术途径。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马铃薯为茄属草本块茎作物,是世界上继玉米、水稻、小麦后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营养丰富,是重要粮、菜、饲兼用作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我国因为马铃薯种植效益高,产业链较长等优势,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

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气候因子,播期,种植密度,施肥量比,耕种方式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研究发现,栽培因子的合理布局是调节植株形态、确立适宜群体结构、协调产量组成要素的重要先决条件。文章就上述关键栽培因素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综述了不同栽培因素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为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    气候因子

研究表明马铃薯生长形态和产量对光照及光周期具有强烈反应。在恒温16℃、空气相对湿度70%条件下,每天分别给予16小时光强3、8和16千Lx。发现光强不仅影响马铃薯产量,也影响同化产物分配和发育。温度对器官生育影响很大,不同器官生长最适温度也不同,芽条生长的适温是13℃~18℃,茎的伸长在18℃最适,块茎形成的适温是20℃,把握好温度与器官的生长关系,可以更好地调控器官间相关性。保持足够的土壤水分是马铃薯丰产的一个重要条件,马铃薯生长全过程所需无机营养都必须溶于水才能为植株所吸收和利用[1]。

王萍等[2]研究表明,株薯块品质随播种-出苗期日照时数增加而增加,花序形成—开花期降水减少而增加,花期—收获期平均气温越高,气象产量越高。

徐剑辉等[3]研究发现,各气象要素在马铃薯各生育期的作用存在差异,马铃薯全生育期产量和降水量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发芽期与日照时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幼苗期和降水量显著负相关,快速膨大期和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综上可以得出,针对不同气象因素,要做好田间管理,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和提升灾害防御能力,实现马铃薯产业有序发展。

2 播期

适期播种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产量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吴炫柯等[4]研究表明,随着播期推迟,马铃薯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播期下,各生育阶段在出苗期和开花期相差最大。马永强等[5]研究认为,在马铃薯块茎增长后期至成熟期,不同播期条件下,叶片、地上茎、根、匍匐茎、块茎和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以B2处理(5月1日播种)最优,且产量最高达36967.5千克/公顷。张磊等[6]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马铃薯生育期逐渐缩短,丽薯6号的出苗天数和生育期分别呈现逐渐上升和下降的趋势,产量也随之降低。

3 播种密度

正确适宜的栽植密度,是马铃薯栽培种植的重要环节,能够使茁壮的植株均匀合理布满田间,形成为具有最适叶面积指数的高产群体。孙磊等[7]研究发现,播种密度由6穴/平方米增加到10穴/平方米时,“克新13号”和“尤金”植株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比叶重显著降低;单位面积播種穴数增加后,增加了“克新13号”单主茎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尤金”随着每穴主茎数由1个增加到3个时,各处理株高显著增加,茎粗显著降低。

田静儇等[8]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穴数和主茎数增加,马铃薯植株株高增加,茎粗减小,收获期的单株块茎N、P、K积累量、单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块茎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全株干物质积累量也随之减小。

4 施肥

马铃薯作为高产农作物,对肥料的供给要求很高,只有正确合理施用肥料,才能保证在马铃薯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满足其各生育阶段的需求,从而促使植株茁壮繁茂以获高产。

邬刚等[9]研究发现,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均在施氮量86千克/公顷处理下最高,在施氮量124千克/公顷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

徐宁等[10]认为,不同肥料及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影响不同,底肥施用硝酸钾和叶面喷施锌肥对马铃薯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全粉产量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叶怡然等[11]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种有机肥后,冬马铃薯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呼吸和暗呼吸速率等光合生理特性指标差异显著高于常规化肥,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以及F0/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同样表现较优。

5 耕种方式

合理的耕作措施和种植模式对改善土壤结构、充分利用水分养料、维持土地生产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田间种植中采取间作、连作及轮作等,不同种植方式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影响表现各异。

厉浩等[12]的研究中发现,在马铃薯生育前期,采取马铃薯间作玉米和马铃薯间作蚕豆处理下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高于马铃薯单作处理。

金建新等[13]试验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叶片干质量、单穴块茎干质量、单株干质量、总产量和商品薯率等均高于1年连作、2年连作状态。张海斌等[14]研究表明,在绿肥作为纯翻—绿肥作物夏翻—马铃薯模式下,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块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和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均达到最大值。

6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种植生产中容易遭受病虫侵扰,影响其生长发育,从而阻碍产量的形成。近年来,种植中发生的早晚疫病以及蚜虫、蛴螬等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粮食安全。由此看出,搞好病虫综合防控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质量安全意义重大。

7 展望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不断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已日益成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有效促进增产增收,推动种植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对其关键栽培因子的探究和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挖掘也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生产上首要选择优良品种,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播期,其次筛选合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比,运用相应种植模式条件下,进行精耕细作,要注意加强田间因素调控管理,完善病虫防治及预警机制,保障马铃薯安全生产和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进库,万秀云.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J].热带农业工程,2020,44(02):13-15.

[2] 王萍,李秀芬,杨晓强,等.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6):100-105.

[3] 徐剑辉,李惠琴,陈晓辉,等.气候条件对惠东县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2):106-110.

[4] 吴炫柯,韦剑锋.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开花盛期农艺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0):33-35.

[5] 马永强,路颖,田再民,等.龚学臣,不同播期对冀张薯8号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06):31-33.

[6] 张磊,徐宁生,潘哲超,等.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8,32(03):198-201.

[7] 孙磊,田静儇,于洪涛,等.密度及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8,32(06):345-350.

[8] 田静儇.密度调控对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及养分积累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7.

[9] 邬刚,廖华俊,等.不同施氮量对稻茬田马铃薯干物质·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84-186+195.

[10]徐宁,张洪亮,张荣华,等.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产量及干物质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07):66-68.

[11] 叶怡然,达布希拉图,沙本才,等.不同肥料对冬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8,(03):135-140.

[12] 厉浩,余慧,李倩,等.不同间作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響[J].农业科学研究,2019,40(02):6-12.

[13] 金建新,何进勤,冯付军,等.马铃薯/玉米间作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05):14-19.

[14] 张海斌,蒙美莲,陈有君,等.轮作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20,48(02):1-7.

猜你喜欢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浅谈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陕北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