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的南通娃

2023-08-28 03:43徐姝姝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巷子南通房子

徐姝姝

在江苏省南通市最繁华的中心商圈里,藏匿着一方静谧的古建筑区——西南营,我们幼儿园便坐落在西南营一端的掌印巷里。掌印巷自东向西,里面不仅有蜿蜒幽深的宋元街巷,还有古色古香的明清院落;同时,它也是孩子们自由玩耍的乐园,他们每天都穿梭、游戏在这片古老的巷子中。

一天,孩子们在巷子里散步的时候说:“老师,为什么这片巷子里的房子和外面的南大街完全不一样呢?”“老师,我感觉这些房子很老很老了,比我老家乡下的房子还要老。”“路也很窄,有的地方只能走一个人。”

随后,我将孩子们对古巷的问题整理下来,发在了班级的家长群,请家长们一起参与。第二天,然然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一本绘本《一个人,一座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这本绘本讲述的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实业、发展教育、振兴民族等的故事。从一幅幅宏大而壮观的画面中,孩子们知道了过去南通城发生的一个又一个变化,惊叹之余还惊喜地发现,画面中有些古老建筑和大家每天散步的巷子很是相似。有人好奇地问:“老师,我们这条巷子也有张謇爷爷盖的房子吗?”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不过,也许可以找世代住在这条巷子的江爷爷问问看。

于是,我们联系了江爷爷,邀请他带着大家逛逛西南营、走走小巷子。去之前,我便将孩子们的问题讲给了江爷爷。见面后,江爷爷先是带领大家来到了一栋二层小楼:“孩子们,这栋房子就是张謇爷爷盖的,他做生意的时候,会有很多从外地来的客人,为了招待他们,张謇爷爷盖了这栋小楼,让客人们在这里歇歇脚。”“哇,旁边的房子都是一层楼,张謇爷爷盖的是二层小楼呢!”听完江爷爷的介绍,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小楼转了一圈又一圈,观察小楼的布局以及上面的花窗、青砖等,还在酱红色的楼梯上爬上爬下。这些建筑和布置让大家对张謇爷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孩子们,我们这片西南营还住过很多名人呢!”江爷爷看大家这么感兴趣,话匣子也打开了,“你们知道孙支厦吗?他是张謇爷爷的学生。我们南通有名的更俗剧院,你们幼儿园旁边的钟楼,都是孙支厦爷爷设计的,他以前也住在这片巷子里。这里还住过著名演艺家赵丹、国医大师朱良春等很多名人呢!”跟随着江爷爷的脚步,孩子们参观了许多名人故居,当经过朱良春爷爷家时,桐桐发现他家院子里探出一些红艳艳的小果子,江爷爷说:“这叫枸杞,可以入药治病。虽然朱良春爷爷已经不在这儿住了,但是他种的药材一直留在院子里。”……尽管这些名人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很遥远,但也许是跟孩子们每天经过的巷子有关,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快到了正午。临别的时候,孩子们对江爷爷依依不舍,纷纷说:“江爷爷,我们还想听您讲巷子的故事,有空的时候我们再见!”

就这样,孩子们似乎和江爷爷有了约定,江爷爷也会在有空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散散步,讲一讲巷子里的故事。

一天,大家经过三人巷时,凡凡好奇地问:“江爷爷,一人巷是因为只能走一个人,三人巷是可以走三个人吗?”江爷爷笑着说:“三人巷可不是只能过三个人。相传,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美人、一位差人和一位举人,所以才得名三人巷。旁边的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姓冯的贡生,古时候考中的举人、进士门前是可以竖旗杆儿的,所以冯家前面也竖着一根高高的旗杆,大家一看旗杆儿就知道这里有一位才子,所以这条巷子也就叫‘冯旗杆巷了。”

每次听完江爷爷讲的故事,孩子们都大受启发,一回家就把这些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听。家长们表示:作为南通人,很多故事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孩子們听到后感叹:如果以后没有人了解这些故事,真是太可惜了。

有一天中午,孩子们在听手机APP里播放的睡前故事,桐桐突然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把巷子里的故事也放在手机里,发给更多的人听?”这个想法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孩子们开始自发讲述有关巷子名称和巷子里名人轶事的故事,录制好音频后,上传至网络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将音频转成二维码,经过社区的同意后将二维码贴在了巷子各处,借助这一方式让走过路过的人们都有机会去了解这些巷子的来历和故事。

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巷子里散步,也许是这次走的路跟往常不太一样,优优好奇地问:“老师,我们会不会迷路啊?”靖远也说:“是啊,这路的路口这么多,还很像,我都快不认识了!”媛媛说:“我们好像在走迷宫!”凡凡想到了好办法,说:“老师,你打开导航吧,这样我们就不会迷路了。”

听完凡凡的建议,我打开手机导航,但惊讶地发现:这片巷子里竟然没有出现导航的指引!有孩子慌了起来:“啊,这里导航都查不到啊!因为这是古时候的地方吗?”

时间关系,我带孩子们按照原路回到幼儿园,到了教室,孩子们还在热烈讨论着刚刚发生在巷子里的事。“我看动画片里,熊大会边走边在树上做标记。”蜜蜜给出建议。“有的院子里住着爷爷奶奶,我们也可以向他们问路啊!”果果说。“如果我们有一张巷子里的地图就不会迷路了。”凡凡还是觉得地图会有很大的作用。“没有手机导航,我们自己做一份地图来导航不就行了,这次春游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看过公园的地图啊!”然然的话提醒了大家,是啊,纸质地图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路线。很快,孩子们便行动起来。他们先借助各种方式寻找有关掌印巷的地图,可是找来找去,只在网络上找到一张1980年的西南营地图。这么老的地图,和现在的巷子一样吗?还能用来指路吗?

为了验证地图的准确性,孩子们计划进行一次实地勘测。勘测前,我带孩子们先了解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图方位特征;认识了地图上交错的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等标识。此外,为了让每个人都尽可能参与勘测、讨论,我请孩子们自由结伴分成了四组,每组都带上画板、地图和彩色水笔等材料,方便记录。

到了出发的这一天,刚走出幼儿园大门,孩子们就激动地将掌印巷的路线标注上了颜色,这条天天上学的路,大家可太熟悉了。接着就有人发现地图上没有幼儿园的标识。幼儿园应该标在哪儿呢?第一组在幼儿园门前转来转去,发现幼儿园的东围墙边有一条纵向的路,幼儿园的正门前有一条横向的路,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回到地图上,他们发现掌印巷的一端正好也有一个十字路口。大家一致决定,幼儿园的标志就在这里啦!

从幼儿园向右走,不一会儿就走到了第一个路口,然然指着左手边的巷子说:“这条巷子叫红英巷,我和爸爸走过的。”那地图上有没有呢?小组成员经过一番寻找,发现了红英巷,各组中的记录员也做着记录。我们没有进入红英巷,继续向前,走到田家巷十字路口的时候,有人提出要拐弯了,这次拐到的巷子叫义巷,可在地图上只有一条短短的线,没有巷子的名称。“我们找到地图上没有的巷子的名字啦!”孩子们很是兴奋,相应地,每组的记录员也根据墙上的路牌,把“义巷”两个字郑重地记录到地图上。接着,孩子们又走过了冯旗杆巷、三人巷,最后回到了幼儿园。第一天的实地勘测结束,我们收集到的有路牌的巷子有:掌印巷、红英巷、田家巷、义巷、冯旗杆巷、蟹壳巷、仁巷、三人巷。

第二天,江爷爷也来陪同我们一起勘测。不过这一次,孩子们激动地发现,不用江爷爷指引,自己就可以根据昨天标记的地图很快地找到下一条路的方向。有了这样的成功体验,孩子们实地勘测的热情更高了。“江爷爷,你看,这些房子前面还有数字,”第三组的观察员媛媛问,“这些数字是做什么的呀?”江爷爷解释说:“这叫门牌号码,以前的巷子里没有,现在政府给我们装了门牌号,很方便,快递员叔叔也能很快找到要送货的人家。”“爷爷,那你家是多少号?我把你家的门牌号记到地图上!”桐桐的想法让大家觉得很有趣,于是孩子们沿路记下了很多门牌号码。记着记着,他们又有了意外的发现:原来,巷子的一侧都是单数号码,另一侧都是双数号码。预测和寻找下一个门牌号成了地图勘测中生发的又一个有趣的活动。

经过几天的勘测,孩子们最终形成了较完整的西南营地图。为了方便路人不在巷子里迷路,孩子们将这些地图贴在了巷子的各个路口,还得到了爷爷奶奶们的纷纷夸赞。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行动既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别提多骄傲了。

巷子的历史也反映着南通的历史,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南通的历史文化,我们在收集周边资源时发现,城市博物馆里有不少关于老南通的介绍,于是我和孩子们来到了城市博物馆参观。

这里一切仿照古代建筑搭建,青砖黛瓦、回廊窗格,别有风韵。各种不同大小和年代的城墙砖,不同图案和形状的瓦当和古建筑模型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和讨论,“这不就是我们巷子里房子上的瓦当吗?”“这块砖我在巷子里摸过。”“这个瓦当的图案和幼儿园老房子上的瓦当图案怎么不一样?”博物馆的讲解员解答了孩子们的疑问,并且围绕巷子的百年历史和风土人情,向孩子们讲解了南通城如何从小小的巷子扩展开去,成为如今的现代化城市。

回到幼儿园,我们在回顾中交流参观感受,孩子们觉得博物馆很有趣,可以展示各种物品,还能传达很多有趣的故事。有孩子问:“如果我们把巷子里有趣的东西收集起来,也可以建一个博物馆吗?”这句话引起了很多孩子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赞同。于是,给我们的巷子做一个“巷子博物馆”的想法悄悄在大家心中萌芽。

“打造‘巷子博物馆需要准备哪里东西呢?”我问道。孩子们结合参观的经验给出建议:要有房子模型,也要有古人的故事,要有吃的、有玩儿的……

·博物馆里的建筑展

在孩子们的兴趣与讨论下,大家决定先把巷子的建筑做出来。为了让孩子们深刻了解巷子建筑的特征,我们邀请了家长参与,亲子欣赏带有江南风格的水墨画后,一起走出幼儿园,到巷子中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房子,观察房子的线条、色彩和装饰,然后用黑白黏土进行创作。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四处走访、观察着,最终用黏土捏出了一个个白墙黛瓦的水乡建筑,还装饰了小窗、三角顶和格子砖,有的还将小店招牌、门对子做了出来,生动地展现了巷子里的建筑特征和生活韵味。

·博物馆里的绘画展

有了欣赏水墨作品的经验,孩子们开始主动地尝试用毛笔来记录巷子里的故事,我们提供了美工区的卷轴纸供孩子们创作。只见他们用深深浅浅的墨痕细心勾画着,渐渐地,你的房子、我的房子、他的房子逐渐连接成片,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紧紧相依,成了一幅长卷。一些孩子还将我们在巷子里发生的故事记录在长卷中,用一幅幅小小的画面讲述着大家一起经历的故事,也将自己的生活印记融入其中。孩子们对着长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各自的想法。

晨轩:我发现房子顶上有一些野草,电线上还有好多小鸟。小鸟,它们是你带来的种子吗?巷子里还有好多好多电线缠在一起,也应该很老了吧!

张瑞:我看到房子的门上还有对联,我不认识字,只有一个“福”字认识,江爷爷说“福”字倒着也就是“福”到了,所以,我也在房子的门上画了一个倒了的“福”,这样福气就来啦!

桐桐:我画的屋檐下面有瓦当,一排都是,上面的图案还不一样呢,有的是福禄寿瓦当,有的是雨滴瓦当。

媛媛:这是我们一起贴二维码在巷子里,拿着二维码的牌子给附近叔叔阿姨扫一扫,让大家听我们讲的故事。

张露:我们在听爷爷讲故事,这是朱良春爷爷的家,墙上还有红色的枸杞,是爷爷种的药材。

·博物馆里的民俗展

在活动的推动下,更多家长参与进来,主动向班级提供各项资源:雨轩奶奶来班級教孩子们做蓝印花布,带他们了解过去的人们是如何染布做衣裳的;浩宸的妈妈带来了石磨,教孩子们了解过去人们怎样将豆子磨成豆浆;乐乐奶奶教孩子们玩跳皮筋,吴硕爷爷教大家说南通话……伴随着家乡资源的融入,孩子们对过去人们在这条巷子里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感知,也更加了解南通的地域文化,对家乡的归属感愈加浓厚。

时光推移,孩子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古巷的每个角落,孩子们也俨然巷子里的小主人。渐渐地,巷子博物馆的“藏品”也愈加丰富,孩子们也自信而主动地向前来参观的弟弟妹妹们进行介绍:我们是生活在巷子里的南通娃……

该活动是我们运用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的一次思考与实践。我园本身即是文化保护建筑,至今还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明清院落,走出幼儿园便是蜿蜒幽深的宋元街道,在幼儿园附近,还有诸如张謇故居、沈寿艺术博物馆、城市博物馆等丰富社区资源。在课程资源意识的引领下,我们以绘本《一个人,一座城》为导引,以古巷为载体,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我们尊重孩子以及和孩子有关的每一件事,鼓励他们使用一百种方式表达对于事物的态度。掌印巷作为孩子们每天上学经过的地方,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当孩子们产生探究欲望时,我们积极调动多种资源予以支持,比如邀请学识渊博的江爷爷给孩子们讲巷子里的故事,亲自走访名人故居、勘测各条巷子,还走进博物馆去发现、了解巷子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以古老街巷为学习场,打破一日活动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多样的方式体验巷子承载的人文精神,进行着深度学习。

通过儿童的视角看历史,历史似乎也变得活泼了。孩子们用自己的脚步去探索着这座古城,这座古城也跃然眼前,展示着它的魅力。也许这种与历史、文化对话的体验也会像一颗种子,悄然播进孩子们的心田,引发他们对更多古老建筑与文化的发现与探索,我想,这也一定会是很美妙的体验吧!

猜你喜欢
巷子南通房子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作品五
孤独的房子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