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凤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经济发展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依据特色资源,推动产业创新发展[1]。大同市云州区是我国最大的黄花传统产区,被誉为“黄花之乡”,“大同黄花”更是山西省地理标志保护商标。近年来,当地把黄花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通过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打造农旅融合景区等措施,不断拓展延伸黄花产业链条。2019 年山西省将云州区黄花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列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大同市云州区因地制宜,把独具地方特色的黄花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2],全方位推进、全链条扶持、全产业打造、多产业融合,把小黄花做成了一项优势产业。数据显示,2021 年云州区黄花产业总产值达到13.42 亿元,带动8 万余名农户稳定增收,小黄花正日益成为老百姓的“致富花”。
尽管黄花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云州区农村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黄花产业园区建设不够完善。一是建园时间短。以黄花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于2020 年建成,成型时间较短,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还有待完善,部分种植黄花的地区存在无灌溉设施或灌溉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二是物流仓储保障程度较差。截至2022 年底,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达到17.02 万亩,进入盛产期面积10万亩,全区黄花及相关产业年产值17.5 亿元,但仓储、物流、通信等设施未实现100%全覆盖。黄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及时跟进相应的仓储基地及完善的物流园区,而目前大量的黄花农产品仍依赖于传统的直销网点及批发市场,农村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该产业的发展受限。此外,黄花的种植、采摘、晾晒仍主要依靠于人工和简单的机械设备完成,其中黄花采摘由人工进行,高新技术在黄花产业发展中应用较少,进一步导致生产效率低、产能低,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同市黄花2021 年总产量达到14.1 万t,黄花生产经营主体突破175 家,产品五大系列100 余种,推动黄花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进入壁垒较低,有些合作社存在实力不强、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对于多数农户而言,仍依赖于单独种植和经营,种植规模不大,影响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合作社相比较,种植黄花的农户缺少专业性的技术、人力及资金的支持,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农户对于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了农户的收益,进而影响了农户的种植信心。
黄花产业链涵盖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当前该产业主要关注点在黄花种植和采摘期,确保了黄花的产量,但对于成品制作,加工缺乏技术、资金及相关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在烘干、冷藏、制作产物、包装等环节。从2020 年云州区的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占全区的GDP 比重为6.1%,所占规模较小,与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较低,其中黄花作为农产品尚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再到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多数仅限于产品的初级加工。截至2022 年5 月,云州区从事黄花干菜初加工的企业、合作社和个体加工点共有70 多家,黄花精深加工企业有13 家。黄花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衍生产业链较短,目前还限于黄花产业园区下的黄花产品及“忘忧大道”等黄花采摘观光、健康养生等景点。
从黄花的种苗培育、种植、销售、技术服务等扩展到黄花成品精加工流程中,目前主要关注点在黄花研发和种植方面,确保了黄花品质和产量,但对于成品制作和加工,缺乏技术、资金等的投入,尤其是在采摘、烘干、冷藏、制作产物、包装服务等环节。黄花采摘时间为每年的七八月份,随着黄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对于采摘工作量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采摘方式仍采用人工采摘,这对人工的需求较大。产品进入后期加工阶段需要投入设备和资金,加工企业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完成后续加工,但农户普遍采用原始的锅炉烘干和自然晾晒的方式,自然晾晒会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云州区夏季多雨,阴雨天会影响黄花的烘干和保存,易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农户种植黄花的热情。
2017 年“大同黄花”被授予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 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 年“大同黄花”成为依法保护的品牌商标,进一步提升了“大同黄花”品牌知名度,可助推产品销售,但销售多依赖于电子商务平台,云州区从事农业人员学历相对较低,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欠缺[3]。农户对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以及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乡村康养度假、农耕体验在内的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销售渠道的多元化拓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政策不断出台,但在金融服务的落地见效上仍较滞后。农村金融仍然存在传统普惠性金融服务难以有效对接乡村产业发展新需求、产品和服务供给单一、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短板、数字金融服务供给滞后等不足,如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信贷要求较高,贷款流程烦琐、贷款办理时间较长、贷款额度较少、抵押担保方式单一,导致多数中小企业及合作社出现贷款难的问题,进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出现资金问题,影响了产业规模发展[3]。
通过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制订财税奖励政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式,加深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培育多个黄花制造加工、销售等企业,带动村企合作发展,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鼓励更多企业入驻,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4-6]。建设高标准大同黄花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建设黄花肉鸡养殖、黄花优质品提升、黄花病虫害绿色防治、黄花产业园精深加工、黄花大数据平台、黄花宣传展示中心等项目,引领大同黄花产业成为全国黄花产业发展示范区。
首先,在黄花研发和加工的基础上,多元化创新发展黄花产业的延伸线,不断升级工艺研发新产品;基于黄花元素,创新发展文创、文旅等衍生项目,推动地区黄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7]。其次,基于黄花产品的仓储物流发展,推动“物联网”“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打造“物联网”“互联网”相关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与高新技术相融合,为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最后,辐射、聚集其他产业技术,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地区依靠资源型发展的大同而言,产业的转型升级要以黄花产业园区作为发展重点,以黄花产业园区作为载体,推进产业园区先进优质项目的聚集发展,提升该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依托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挥黄花产业优势,进一步通过黄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加速发展[8]。
品牌营销是依据客户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构建营销网络,把品牌符号输送到消费者心里的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黄花产业目前主打的品牌文化是“大同黄花”,其提升了黄花的知名度和好感度,品牌效应也进一步增加了黄花产品的销量和收益。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基于黄花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打造特色独立的品牌文化,黄花元素是黄花产业的重点,因此可以辐射到黄花文化、文旅及文创等项目,并形成相应的品牌文化,围绕黄花进行多元素发展,构建黄花文化产业园,增加黄花产业的销量,打破产品本身的限制,使黄花产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推动黄花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快速发展,销售渠道得到了创新突破,线上交易方式更加便捷。结合云州区黄花产业的实际销售情况,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发展突破本地产品市场狭小、销售渠道单一的局面,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电商”的模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对接,促进企业与平台的对接合作[9],加快推进电商平台的发展,如建立网络营销平台,引进第三方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合作,建立黄花线上交易渠道。此外,还可搭建电子商务合作平台、举行特色产品推介会、举办各类营销宣传活动等,通过搭建农产品交流学习平台和举办电商培训、宣传培训等活动,促进农企合作的多元化延伸。
完善各类金融互补合作机制,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协调发展,全面发挥金融服务黄花产业的助推作用,完善企业融资体系[10]。一是大力推广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利用跨区域、跨部门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传递,真正做到节约融资的时间成本,实现信息与资源整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加大银企合作力度。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和贷款方式进行多元化发展,尽可能降低放贷条件和“准入”门槛,开展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11],促进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互保、联保机制,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园区、物流工业园区发展。三是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服务黄花产业的项目。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扶持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农户小额贷款的信贷担保渠道,完善农村的金融服务平台,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12]。
云州区作为大同黄花的主产地,2022 年基本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村庄无空白的全区共抓、全民共享黄花大产业的良性发展局面。要想进一步推进大同黄花产业发展,应以发展黄花产业为经济引擎,以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实施黄花产业链“链长制”,延伸培育商业贸易、物流集散、科研开发、科技展示等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用产业互联网模式推进黄花“商仓流”一体化发展,做好“综合化+专精化”顶层设计,将大同黄花做成云州区的“致富花”、助力乡村发展的“振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