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小芹
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的黄河流域,很早就有先民的活动,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人口逐渐增多,形成史前聚落,并随着农业经济的出现,聚落规模逐渐扩大。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出现代表了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通过对史前聚落进行考古研究,可以了解史前文明,验证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重大变迁,其中一些聚落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还有一些聚落在变迁中走向奴隶社会,成为原始村落。由张新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与城址研究》一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丰富了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知识体系,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形成及历史变迁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书的引言部分介绍了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聚落考古與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聚落考古的理论与专题研究。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对黄河上、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围绕地理环境、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聚落的布局与防御设施、聚落的房屋布局与结构形态、聚落的墓葬形态等内容展开论述,并对同一阶段不同时期的聚落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第四章围绕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形成与演变轨迹进行介绍,包括聚落规模和数量、地理变迁和结构体系演变等内容。第五章分析了黄河流域更新世和全新世的生态环境。第六章从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社会性质、宗教形态四个方面介绍了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第七章介绍了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包括农业生产、渔猎与畜牧业生产、手工业生产、早期聚落的经济特点等内容。
史前聚落的出现,代表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文明的产生。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也较早出现了史前聚落。通过考古研究,发现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都有史前聚落形态,出土了大量的史前人类生活遗迹,见证了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的轨迹。本文围绕黄河流域史前聚落这一内容,探究其形成和历史变迁。
1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形成和历史变迁过程
第一,黄河上游。黄河上游指的是现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跨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根据考古发现,在黄河上游发现的史前聚落主要属于河湟文化区,由黄河支流湟水而得名,在地理位置上多处于甘肃和青海两省,故又被称为“甘青文化区”。湟水流经区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故而在此区域有大量史前聚落。拉乙亥文化遗址位于青海省贵南县拉乙亥乡附近,是一个石器时代遗址群,发现有6 处古人类活动痕迹,根据碳14 测定距今约7 000 年。在该遗址群中出土史前遗物1 400 余件,多为典型的旧石器时期制品,尚未发现磨制石器和陶片,此外还有灶炕等用火遗迹、骨针和骨锥等人类生存遗存,据此可以判定此处应是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史前聚落。马家窑文化遗址晚于拉乙亥文化,也是黄河流域上游地区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该遗址被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距今5 000~4 000 年。该文化遗存发现400 多处遗址,已发掘的有20 多处,彩陶在出土陶器中占1/4 多,反映了当时史前人类的生活状况。马家窑文化遗址广泛的范围和大量陶器的出土,都可以说明其文化区范围内有大量史前聚落。这些史前居民主要经营农业,以粟和黍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镰等,且发现有铜刀,可见当时居民已有初步的冶炼技术;在部分陶罐上出现刻画符号,说明黄河流域上游早期文字符号已经产生。这一时期出土的墓葬可以证明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比较显著,多以贝作为陪葬品。工具、文字符号、墓葬等都可以说明马家窑文化时期在黄河流域上游已经有非常广泛的史前聚落存在。
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的齐家文化,可以说是马家窑文化的发展和延续,该遗址发现350 余处遗址,距今4 000 年左右,其中出土的陶器和马家窑文化遗址的有一定区别,并出现了青铜器和红铜器,多作为装饰品,也有少量生产工具,且这些铜器制作技术多样,有冷锻也有冶铸,可见当时史前居民已经掌握冶炼技术。齐家文化聚落遗址另一个重要特征为墓葬,根据出土墓葬可以证明当时出现了人殉制度及夫妻合葬制度,墓葬规模和陪葬品说明这一时期贫富差距已相当悬殊;在墓葬周围有牛羊等动物骨头,可见当时人们开始用牛羊等动物进行祭祀。
第二,黄河中游。黄河中游主要包括现今陕西关中地区、河南省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北南部。相对上游地区的高原地形,黄河中游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交织其中,黄土堆积,土壤丰厚,气候适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文化类型,史学界将其统称为中原文化。黄河中游的史前聚落众多且类型丰富,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仰韶文化遗址是黄河中游最具代表性的史前聚落,因其被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经碳14 测定其时期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 年,前后延续2 000 多年,发现遗址1 000 余处,较为著名的有陕西半坡聚落遗址、姜寨聚落遗址等。陶器是这些史前聚落遗址最为典型的文化特征,有多种类型,如盆、钵、平底碗等,彩绘图案较多,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半坡聚落遗址出土的精美陶器。仰韶文化遗址陶器的类型相较于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区聚落遗址更为丰富,制作技术也更为先进。出土的石器多为典型的砍、削磨制石器,打制石器也有一定数量。仰韶文化时期的史前聚落的经济基础为原始农耕经济,主要培植粟、黍、白菜等农作物,并有饲养动物的遗迹。此外,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50 多种刻画符号,已具有比较固定的含义。仰韶文化遗址最为典型的是西安半坡遗址,此遗址为典型的史前聚落,面积约5 万m2,发现房屋遗迹45 座,陶器制作遗址6 座,250 多座墓葬和1 万余件生产生活用具,也有大量的祭祀遗迹。整个聚落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房屋形制为半地穴式,呈圆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等形制,主要目的是防寒保暖。
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龙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继承者,可分为山东和中原两大类型。中原龙山文化史前聚落遗址出现了灰陶、黑陶、红陶以及少量白陶,制陶技术更为先进,轮制技术已经普及,各种纹饰应用使得陶器更为精美,体现了史前居民的审美情趣。生产工具中打制石器较少,磨制技术更为先进,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有石刀、石镰、石斧、石锛和石凿等。陶寺遗址是中原龙山文化的典型史前聚落遗址,距今4 000 年左右,聚落遗址约400 万m2。该聚落主要为城市聚落,有宫城、宫殿等史前的聚落遗存,有居住区、宗教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等,说明陶寺文化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时代。中原龙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原始遗存与代表夏朝历史的二里头文化遗存有直接关系,对中国早期国家时代青铜文化有重要影响。
第三,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所形成的史前聚落属于海岱文化区,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和泰沂山脉周围。该文化区内的史前聚落主要集中在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北辛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省滕州北辛村而得名,存在于距今7 300~6 300 年,同类的聚落遗存在北辛村之外也有发现,山东滕州孟家庄、江苏邳州市大墩子都有该文化类型的聚落遗存。该文化时期的史前聚落處于新石器早期,打制石器出土较多,陶器制作较为落后,说明这些史前聚落生产力水平较低。这些聚落遗址中普遍存在兽骨和猪骨,数量可观,结合陶器中粟类粮食遗存,可见当时聚落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发现于山东大汶口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是北辛文化的延续,该文化类型分布范围较广,以泰山为中心,安徽省和河南省也有发现,已发现聚落遗址200 余处,距今6 000~4 500 年。这些史前聚落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类型较多、造型多样、技术先进,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白陶也有发现。这些史前聚落基本处于新石器时期,以磨制石器为主,已掌握穿孔技术。聚落的经济基础为原始农业,饲养动物种类较多,有猪、牛、鸡等。
山东龙山文化有别于中原龙山文化,史前聚落遗址中出土大量黑陶,且表面磨光,轮制技术应用广泛,陶器类型多样,有鼎、盆、盘、盆、杯、瓮。在此文化区内已发现200 多处史前聚落,距今4 600~4 000 年,主要集中在山东省东部、中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这一文化时期史前聚落的经济基础为原始农业,但技术有明显进步,磨制石器更为精细,家畜饲养种类较多,聚落居民审美观念提升,有玉器出土,如五莲丹徒出土了薄如纸的穿孔玉铲,可见当时制玉技术先进。
2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形成与历史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在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形成和历史变迁中起着基础作用。黄河流经九省区,途经地区地形地貌多样,中上游以高原、山地为主,中下游地区以平原和丘陵地貌为主,地形地貌不同对于史前聚落形态和发展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聚落有充足水源,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多集中在水源充足的黄河支流上;同时,为躲避洪灾,聚落多处于地形相对高的阶地之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土逐渐堆积,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对于聚落发展壮大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泥沙淤积造成黄河泛滥,使得部分聚落被河流冲毁。
第二,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是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产生和发展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论述的黄河流域史前聚落大多进入了农耕时代,作为史前聚落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史前聚落规模。从黄河流域史前聚落遗存中可以发现,新石器时期随着磨制石器的大量使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史前聚落的规模随之扩大,饲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增长,聚落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后,制陶技术也有提升,可以丰富史前居民的生活。
第三,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都是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对史前聚落遗存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知,史前聚落多产生于降水充足、水量充沛、气候温和之处,但是史前居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经过一段时期后,聚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史前居民只能舍弃原先聚落,寻找新的适合居住、生产的地域。同时,黄河时有泛滥,河流多次改道,直接影响史前聚落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