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天色将晚,大雪将至,能否一起来喝一杯呢?大雪将至,可我们却从白居易的诗句里感受到了他溫暖如春的诗情。
雪花是从哪儿来的?实际上,雪也是一种形式的降水,但和下雨不一样。雪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由于云层中的温度过低使得水蒸气凝结成了冰晶,当气温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冰晶落到地面上就成了我们常见的雪了。
中国自古就有“瑞雪兆丰年”的俗语,意思是下雪对于农业有利,预示着来年极有可能成为一个丰收之年。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积雪可以形成隔热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土壤的热量,使农作物不至于被低于冰点的天气伤害。当积雪融化时,雪水流入土壤里,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都很有利。此外,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在融化时被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雪还能消灭害虫,减少虫害的发生。
然而,在文学作品中,雪花的代表意义却不一样。在《水浒传》中有很著名的雪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雪夜上梁山。这里的雪花,烘托了“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的悲凉氛围。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个“映雪读书”的故事。说的是晋代一个叫孙康的人,由于没钱买灯油,所以每天晚上都没法看书,只能被迫早睡。有一天半夜,他从梦中醒来,不经意地将头侧向窗户时,发现屋外特别明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雪是白色的,反光性很好。在雪夜里,许多白色雪花堆积在一起,形成漫反射,所以雪夜里的天空也就显得比平时更加明亮。有雪的晚上,孙康都不会放过读书的好机会。后来,孙康也成了人们刻苦读书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