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刚
览景抒情散文是一种以观赏景色为基础,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来塑造作品情感氛围的散文样式。《岳阳楼记》的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先交代作记缘由,再描绘洞庭洞的地理形势,进而重点刻划岳阳楼的两幅景色画面,最后由观景引发感慨,抒怀明志。
《岳阳楼记》以观景抒情为核心,通过描绘景色、抒发情感、追溯历史、呈现道德哲理等多元素的有机融合,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自然、历史的观察与思考。文章简要交代作记缘由后,重点描绘洞庭洞的地理形势与岳阳楼的两幅景色画面。
生动呈现洞庭洞地理环境。首先描述岳阳楼所在的地理位置,称其“在洞庭一湖”,说明岳阳楼位于洞庭湖之上,暗示了岳阳楼的高耸和壮丽。接着,描述周围的山脉,称其“衔远山”,形容山势险峻,与洞庭湖交相辉映,增添了壮丽的气势。除了写自然景观,作者还描述了岳阳楼的地理环境对人文活动的影响,提到了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突出洞庭洞地理位置的重要,暗示岳阳楼借湖扬名,为湖添彩,以至于“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样就突出了岳阳楼作为文人雅集之地,具有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独特地位。通过对岳阳楼的背景和地理环境的描绘,为后续的览景抒情奠定了基础。
精心描绘岳阳楼生动画卷。作者通过详细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到岳阳楼的真实场景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地理形势,让读者感受到洞庭湖的广阔和浩渺,湖与山交相辉映之美;“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括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绚丽多变。“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时节,岳阳楼呈现的是一幅“满目萧然”的悲凉景色。到了“春和景明”之时,在岳阳楼上见到的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美景,呈现在眼前的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动态画面,整齐的对偶句式,富有音韵美,更增添了洞庭湖景物的生机活力,令人悠然神往。作者精心描绘了不同天气和季节下的景色变化,让读者更好地融入洞庭湖多变的景色画面中。
《岳阳楼记》在第三、四段重点描绘了两个登临岳阳楼所观之景,一幅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萧然之景,令登楼者“感极而悲”,一幅是“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景,令登楼者“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作者缘景生情,引发出对历代迁客骚人登楼观景之情的评判与感慨,进而抒己怀,明己志。作者坦言自己曾经孜孜探求过古仁人的情操抱负,不会像上面所写到的迁客骚人见阴晦之景而“感极而悲”,见晴明之景而“其喜洋洋”。究其原因是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然作者不因外物之得而喜,不因个人之失而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作者始终忧在心头,始终担着责任。他的忧是深重的,他的责任是巨大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说得明白极了,作者居庙堂、处高位、受重用,则日夜为百姓而忧,处江湖、被排挤、受冷遇,则时刻为国君而忧。这是何其博大的胸襟,何其严格的自律!作者这种永葆忧国忧民初心不改的执着与坚定,令人肃然起敬。于是作者自问自答“然则何时而乐耶?”作者的答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然,作者明白,历代迁客骚人,多的是因物喜、因己悲之人,而与自己志同道合者,实在寥寥。所以,作者最后怆然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哀叹。这一声沉重的哀叹穿越历史的长空叩问我们每一个人,促使我们每一个的作出自己的正面回答:“我愿意做作者的同道者么?我能做作者的同道者么?”
可以说,作者由登楼观景所引发的感慨抒怀,他的感慨是深沉的、沉重悲凉的,他抒发的情怀是高尚的,高洁无瑕的。作者明示的为国为民、大公无私、死而后已的理想抱负,能发出璀璨的光芒,照亮历史的星空,激励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勇往直前,矢志奋斗。
借用历史文化象征展示作者的思想和感悟。作者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文化象征,使散文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例如,他提到了巫峡、潇湘两地,这是古代文人雅士经常流连的地方,充满了文化气息和诗意。作者通过引用这些地名,将散文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作者还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丰富了散文的内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岳阳楼上,表达了对古人才华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他还提到了古代的文人墨客如屈原、宋玉等以及他们的诗作,展示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推崇。
此外,作者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例如,他提到了古仁人的思想,表达了对仁人理想抱负的探求和向往。他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对真正的仁人的崇敬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运用这些历史典故,作者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和意义,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思考人生、社会和道德的课题。
增强读者对历史文化的认同。通过引用历史文化元素,激发读者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者通过描述岳阳楼的建筑历史和历史意义,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情感认同。作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历史沧桑以及登楼观景的迁客骚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深远。这些描写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从而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读者在阅读时,会因为与古代文人、历史建筑以及乡土环境的联系而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怀和珍视。这种情感共振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同时让读者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览景抒情散文通常以一个引人入胜的背景或事件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开篇便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然后,作者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景色的美丽、景物的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景色的魅力和景物的真实存在。通过丰富的感官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自己的情感状态,从而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作者还会提出问题、进行思辨,引导读者对自身的生活和价值观进行反思。为丰富散文的内涵,作者可能会借用历史文化典故,通过引述名人事迹、历史事件或古诗词等,凸显景物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丰富散文的意蕴。
总之,览景抒情散文注重通过描写景色和景物,表达情感和情绪,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作者还钟爱借用历史文化典故丰富散文的内涵,使散文具有深度和广度。《岳阳楼记》由交代作记缘由作起笔,以描绘洞庭洞的地理形势、刻画岳阳楼的两幅景色画面作承笔,转而感慨抒怀明志,揭示主旨,无论起笔、承笔,还是转笔,都寓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令读者于赏景、品评作者情怀之中悠然会心,对作者油然赞叹钦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