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杰,马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中心一病区,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在互联网时代,从网络中获取资源开展自主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流行趋势。网络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因特网、校园网以及网络教室等多种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1]。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医学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学校和老师必须对网络教学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
传统模式下老师在讲台上讲述医学知识点,而学生只是医学知识点的聆听者和接收者,在课堂中的参与感相对较低。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学校和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老师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将课本上枯燥乏味的医学知识点以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对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产生一定的刺激,有效激发学生的医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医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在网络环境下,老师可以通过网站以及APP,全面了解医学的前沿信息,并将这些前沿信息通过教学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得医学教育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内在需求。除此之外,在网络环境下,各大平台都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寻找适宜的学习资源进行自学,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医学教育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医学生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研和就业上,因此,其在实习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相对较少[2]。目前,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学生重视考研和就业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学生实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也需要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进行科学调整,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必备的实践技能,还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安排考研和就业等事宜。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都是在教室听老师讲解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医学院校课程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医学课程中的部分知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将这部分知识完全消化。切实加强网络资源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但是,近年来互联网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各种信息繁复多样。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很容易在其他信息浏览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真正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医学院校必须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更加优质的学习效果。比如老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留下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查找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教育背景以及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在网络技能方面较为薄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技能,引导学生正确检索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学习资源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网络学习、爱上网络学习[3]。
在网络环境下,设计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是构建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医学院校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软硬件设备。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对网络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的硬件体系结构,其中主干网所用的校园网中心服务器必须能够提供BBS 服务、WWW 服务、FPT 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等[4]。此外,医学院校还应配备完善的校园网软件管理系统,比如网络教室管理系统以及课件点播系统等等,从而为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②知识材料设计。在设计知识材料的具体实践中,老师应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研读,并通过网络教学资源与教材知识的全面融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医学院校还可以设计一些专题讲座,将平时零散的知识点有效集中起来,并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全面优化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具体性和直观性[5]。③教学环境设计。在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应不断丰富教学环境。比如在设计网络教学课件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以及当前的教学要求,增设答疑解惑、重难点精讲、同步练习、复习指南、课程讨论以及考试模拟等多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医学教育教学的形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为了进一步促进医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医学院校必须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全面优化医学教育教学的形式。①微课。微课是以微视频为载体的线上教学方式,具有内容短小精悍、时间相对较短的内在特征。在开展医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果这些知识点得不到有效解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将这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图像录制、语音录制以及教学片段录制等多种方式,制作成5~10 min的微课,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②慕课。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网络型开放课程,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或者教育机构利用网络在线平台,将需要的教学视频以及用于辅导的师生交流版块、考评方式进行上传,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6]。慕课对学习者没有国籍和地点的限制,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够进行线上学习。此外,慕课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时长并没有固定限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是人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具有较强的协作性、交互性、动态性和实践性,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十分不错的应用效果,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欢和青睐。在医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营造出一种虚拟的临床情境,设计并创造出一个模拟患者,代替真实的患者开展临床教学和临床实践工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无限贴近真实的临床环境,并且更加符合伦理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必备的医学技能。以虚拟静脉穿刺系统为例,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设定,利用语音识别装置,实现与系统内真实患者的语音交互,然后通过压力反馈以及三维投影等装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触及血管的感觉,并对静脉穿刺皮肤的突破感进行有效模拟,从而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掌握静脉穿刺的基本技能,获得真实的技能操作经验[7]。此外,该虚拟静脉穿刺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错误操作进行有效识别,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反复练习和反复纠错,全面优化学生的操作技能[8-12]。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开放性,微博、微信、QQ、抖音以及快手等应用为人们的信息传递和观点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对医学互动化教学的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以微信应用为例,其以互联网为载体,支持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信息发送,并且具有跨平台、恢复快以及更新及时等内在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丰富。在构建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对微信APP 的合理应用,让微信APP 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和成果分享的桥梁,从而有效拓展医学教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营造一种自主学习进取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13-15]。比如老师在开展医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一个微信群,然后经常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些前沿的医学信息,引导学生对这些医学信息进行讨论交流,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仔细讲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构建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积极引入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能够提高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对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淡化卷面成绩在考核中的主导地位。②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全面调取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完成、习题练习、课堂讨论等相关信息,然后以此为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考核评价。③老师可以积极引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新型考核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同学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优秀方法和优秀经验,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查自纠,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能够帮助医学教育教学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使医学教育教学朝着更先进、更有效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利用互联网构建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应改变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设计完善网络教学系统,全面优化医学教育教学形式,积极开展互动化教学,引入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