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超,洪朝辉,谢岁彬,蔡丹丹,曾如峰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福建 泉州,362000)
皮肤所受的创伤涉及真皮层时便可留下疤痕,普通疤痕3-6个月后会消失,相反始终处于增生期的则属于增生性瘢痕[1]。与普通疤痕不同,增生性疤痕愈合过程不太顺利,其内部微血管过度生长,胶原为成团排列,从而引发胶原沉积,表现出疤痕部位持续增生。临床上以受伤范围内疤痕突出皮面、潮红充血、疼痛、瘙痒等为主要症状,且于温度升高、情绪激动时加剧[2]。此类疤痕若存在于面部、颈部等容易暴露的部位,会使患者产生难以言表的心理压力,在日常工作、交往中出现严重负担。而部分患者的疤痕位于肢体关节,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影响肢体活动,长此以往引发运动障碍。增生性疤痕自身消退的几率非常小,以往临床多用手术切除、压迫法、局部药物封闭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所耗费时间较长、过程痛苦、易复发,最终效果都不尽如人意[3]。因此,对于难治、易复发的增生性疤痕来说,微创疗法是现阶段探究的主方向,可以根据疤痕形成时间选定不同的激光疗法。对于增生早期明显较为红肿的疤痕,建议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而增生形成半年以上或是更久的疤痕则可以使用CO2点阵激光治疗。本文遴选68例增生性疤痕患者分组接受治疗,旨在探究595脉冲染料激光与CO2点阵激光联合疗法的优势,详情如下。
统计研究时间内(2019年9月-2022年9月)就诊的增生性疤痕患者,共遴选68例。入选标准:①与增生性疤痕诊断标准相符;②疤痕处无感染;③本人对研究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近期接受其他疤痕治疗;③合并出血性疾病;④合并意识障碍;⑤个人因素无法配合。
观察组资料:统计男性12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21-47岁,平均值(32.14±3.55)岁;患病时间2-7个月,平均值(4.61±0.85)个月;据疤痕部位分为面部10例、躯干15例、四肢9例。对照组资料:统计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20-45岁,平均值(31.94±3.26)岁;患病时间1-7个月,平均值(4.45±0.67)个月;据疤痕部位分为面部12例、躯干14例、四肢8例。以上数据经检验有可比性(P>0.05)。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CO2点阵激光单一疗法,详细措施:首先仔细对患者疤痕部位进行热敷处理,取适量利多卡因乳膏行表面麻醉,半小时后再次清洗、消毒。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起始能量设定为35mJ,其他参数:点阵覆盖率0.72%-2.89%、激光波长10600nm。观察患者疤痕部位皮肤反应,出现中等均匀红斑方可继续操作。若观察到色素沉着程度不达标,可将能量小幅上调至42mJ,始终严格控制能量值<60mJ。针对疤痕部位进行治疗,重复2-3次。两次治疗时间需满足4周的间隔,共治疗4次。基于以上,观察组首先进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详细措施:同样进行热敷、麻醉、消毒等准备操作,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起始能量密度设定为5-8J/cm2,其他参数:波长595nm、光斑尺寸7mm、脉冲宽度0.45-2.0ms。观察疤痕部位的反应,出现紫癜即为适度。若未观察到明显反应,可以每次0.5J/cm2的增幅调整能量密度,随后针对疤痕部位进行治疗。两次治疗时间需满足4周的间隔,共治疗2次。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完成后转为CO2点阵激光,方法参照对照组2次,共治疗2次。
1.2.2 护理措施
①创面护理。治疗结束立即对疤痕部位进行冷敷,将温度快速降下来。冷敷时间以20-30 min为宜,去除冷源后询问患者感受,确认疤痕部位无灼痛感即可。随后,位于患者面颈部的疤痕给予美宝烧伤湿润膏,保证药膏均匀涂抹,频率为1次/4 h。位于患者腹部、肩胸部、肢体的疤痕给予红霉素眼膏,均匀涂抹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于其上,期间始终保持疤痕部位清洁﹑湿润,直至结痂后方可取下。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严格遵守“稳、轻、快、巧”的原则,避免为患者平添不必要的痛苦,提高双方的配合度。②生活指导。以加强防晒、皮肤保持清洁、避免搔抓等作为要求,疤痕部位禁止沾水,对于期间形成的痂皮不可随意碰触,以免出现新生皮肤组织撕裂的不良事件。痂皮自然脱落后同样需要慎重,新生皮肤部分可涂抹维生素E丸液进行滋润、保护,但避免接触任何化妆品或其他刺激性物质。日常建议温水浸浴,浴后选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去除残留水滴。疤痕部位注意仔细清除皮屑,避免牵拉、摩擦造成二次刺激与损伤。位于肢体功能部位的疤痕需首先加压包扎,活动时注意控制幅度,避免过度牵拉加重增生。贴身衣物以宽松的纯棉制品为宜,从而减少对疤痕部位的刺激,利于康复。③心理干预。引导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介绍相关科室情况、主管医护人员,主动拉近彼此的距离。交流时注意运用心理护理技巧,从各处细节了解患者的状态、情绪变化等,及时给予关怀与体谅。讲解相关治疗方式、效果以及可能并发的症状时必须以真实情况为准,使患者正确面对病情,建立适当的期望值,以免出现效果与期望相差过大的情况。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交流时需多加耐心,言辞亲近平和,逐步诱导其乐观心理。而部分患者因面颌部疤痕肿胀、疼痛不便说话,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采用眼神、手势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及时知晓并解决需求。
(1)临床疗效分级。显效:>80%面积的疤痕恢复平整,表面颜色贴近正常皮肤,疼痛与瘙痒感消除;有效:60-80%面积的疤痕恢复平整,色素沉着、充血程度、疼痛与瘙痒感均有所减轻;无效:疤痕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率公式:(显效+有效)/34×100%。(2)疤痕症状。选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分别作为疼痛与瘙痒程度的评测工具,十分制,且评分越低痛感与瘙痒感越轻微。选定温哥华瘢痕标度法(VSS)作为增生性疤痕严重程度的评测工具,内容涉及疤痕的厚度、表面平整度与柔软度、色泽等,总评分与疤痕严重程度成反比。于治疗前、后分次进行评测,相关数据真实录入表格。(3)满意度。借助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完成评测,内容涉及医疗效果、医护人员操作技能与态度等。满意度公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34×100%。
文内涉及的数据统一汇总并借助SPSS22.0完成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疼痛、瘙痒、VSS总评分)以()的格式纳入表格,检验获取t值;计数资料(有效率、满意度)表述为n(%),检验获取χ²值。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比临床疗效(表1),观察组组内经评估共有32例达到有效层级,有效率(94.12%)相比对照组处于更高水平(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分级详情对比[n(%)]
对比疤痕症状相关指标(表2),两组在治疗前所检测的疤痕症状评分均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检测,观察组统计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及VSS总评分三项数值同步呈现为下降,且相比对照组处于较低水平(P<0.05)。
表2 两组患者疤痕症状相关指标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疤痕症状相关指标对比(,分)
对比患者满意度(表3),观察组统计共有30例对医疗效果表示满意,满意度(88.24%)相比对照组处于更高水平(P<0.05)。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分级详情对比[n(%)]
增生性疤痕多由外伤、溃疡、局部炎症病变等因素引起。创面若并发感染会对残存的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创面因此加深,需更长时间愈合[4]。而同时炎症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疤痕组织超常增生。疤痕方向与皮肤张力不一致,长此以往遭受慢性牵拉,也会出现疤痕增生。此外,机体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皮肤组织生长旺盛,受到创伤后免疫反应强烈,也是引发疤痕增生的因素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精进,当前已存在多种较为成熟的增生性疤痕治疗手段[5]。CO2点阵激光可产生诸多作用于真皮层的微小光束,促使病理性疤痕组织发生结构上的转变,逐渐恢复平滑表面,同时减轻疼痛、瘙痒等[6]。增生性疤痕通常可见充血明显,血管增生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脉冲染料激光能够借助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微血管,近年被用于防治疤痕已获得不少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认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性疤痕能够主要作用于增生组织,通过破坏增生血管的方式阻断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达到抑制疤痕增生的效果[7]。脉冲染料激光能够使皮肤获得再生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疤痕的症状、外观、充血程度均能得以改善[8]。而且对于人体正常组织不会造成损伤,风险比较低,患者也更容易接受。目前,护理工作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解除生理性病痛和微笑服务上,而是以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和有效沟通为目标。疤痕患者因自身疾病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加上对于植皮、激光、磨削等方法的未知恐惧,治疗期间心情复杂,因此添加相应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医护人员熟练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患者各阶段的心理,并及时给予有效沟通与情绪引导,以此帮助其尽可能摆脱紧张、畏惧等负面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研究中将脉冲染料激光与CO2点阵激光搭配应用,以获得更理想且安全的疗效。数据分析提示,两组在治疗前所检测的疤痕症状评分均未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分别为94.12%、88.24%,与对照组相比均处于更高水平(P<0.05),患者疤痕处疼痛、瘙痒及VSS总评分评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有力证实了联合疗法更具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595脉冲染料激光与CO2点阵激光联合疗法对增生性疤痕具有更佳疗效,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实为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