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业财融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23-08-26 21:31刘大红
中国市场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业财考核财务

刘大红

(南京优意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6)

1 引言

业财融合注重企业财务工作与业务开展的融合,在信息技术因素的“加持”下,推动企业管理逐步升级。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确保业务体系与财务工作的高度融合,为企业规范业务管理、拟定可靠的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由此可见,应用业财融合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业财融合概述

2.1 业财融合解析

关于业财融合,是近年来企业经营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全新产物。企业在常规经营过程中,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的优势,有效整合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业务等数据内容,为企业拟定战略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撑,保证运营决策的质量,最终服务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业财融合与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业财融合的引导下,企业内部资源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根据财务工作的成果定位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由此可见,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悄然发生变化,并推动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现代财务职能中,更加强调价值的整合与决策支持,降低传统交易业务处理的工作量,真正为财务工作“赋能”。

2.2 业财融合特征

(1)协同性。业财融合强调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融合与信息共享,意味着部门之间的协调扮演关键的角色。企业内部部门在业财融合的要求下,需要不断沟通协调,并促进各项信息的快速流转,最大限度避免企业运营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确保沟通双方之间的信息足够对称。双方在数据标准口径完全统一的背景下开展各项工作,吻合业财融合的基本要求。

(2)过程性。业财融合与企业诸多方面直接相关,业财融合的实施过程相对漫长。企业应当认识到业财融合的过程性特征,在推动业财融合时不要急于求成,应当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改革旧模式中的不足,推动企业逐步提质增效。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阻力,有可能拖慢业财融合推行的进度。企业在推广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定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逐步克服重重阻力的影响。与此同时,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避免业财融合与企业发展现状脱钩。

(3)整体性。业财融合涉及企业的业务和财务,触及企业运营中的核心,甚至可以说覆盖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的业务层面可能有很多,凸显业财融合的整体性色彩。企业在业财融合进程中,需要整合全部业务与财务环节,方可保证业财融合的实际效力。由于业财融合覆盖面广,业财融合与企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确定业财融合的推行模式中,理应获得全部部门人员的认可,方可具有实际效力。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业财融合的推行涉及企业的顶层设计。企业只有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效果的前提下,逐步完善管理体系,并为业财融合的深入推行保驾护航,才能同样体现业财融合的整体性特征。

(4)动态性。业财融合属于企业管理领域的“生力军”,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关联极为密切。由于企业管理中使用的技术、模式、工具都处于不断变革升级的状态,意味着业财融合的具体形式和路径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业财融合的范围更广、深度更深,更有效地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环节。上述因素也对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提供了有效契机,确保业财融合过程真正适应各类技术的发展,凸显业财融合的动态性特征。

3 业财融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3.1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在不断细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真正将管理优势转化为实际的效益,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业财融合的引导下,企业管理过程精细化特征明显,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为企业快速前进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借助业财融合,推动业务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还能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真正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对接。企业管理的整体性更强,也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改革提供了重要动力。业财融合为企业价值与业务的融合提供了有效契机,以企业财务工作为依托,推动业务价值与战略的融合,有助于企业拟定更优质的经营决策,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吻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还能充分发挥数据因素的关键作用,为企业管理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3.2 优化企业决策模式

业财融合意味着企业的业务与财务高度融合,推动企业重要数据流的交汇。在信息化模式的支撑下,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促进数据内容的收集与整理。业财融合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工具和先进的财务分析模式在企业战略决策体系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引导企业管理人员进一步重视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决策足够科学。企业以业财融合为基础,拟定切实可行的长期战略规划,确定企业投资项目是否具有实际价值,也为企业产品定位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3.3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经营过程必然会遇到风险,风险应对处理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若想妥善应对潜在的风险因素,理应高度重视业财融合的关键作用,将业财融合作为预防化解风险的“利器”。以业财融合为引导,企业经营中的采购、销售等常规环节真正与财务体系融合,加强企业各项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联系,并建立全面可靠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企业业务流程趋向完善。在业务、财务流程逐步合理的背景下,企业能够快速识别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隐患,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和人员从容应对,切实提升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效果。

3.4 推动财务管理快速转型

业财融合在财务管理转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业财融合为背景,紧密结合企业的财务与业务过程,及时定位企业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相关问题拟定配套的解决措施,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快速转型,快速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业财融合也为发挥信息技术的独到作用提供了契机,财务管理人员应用信息技术解决财务层面的相关问题,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企业财务数据处理任务,为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财务与业务状况提供了优质的窗口。

4 业财融合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4.1 强化财务管理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承担着汇总利润数据的关键任务,也为末端信息的汇总提供了诸多便利。借助财务管理模式掌握企业价值链中的具体利润情况,在提升财务管理精细度的基础上,推动财务工作与价值链增值过程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把握企业盈利状况,并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对财务管理的职能有更高的定位,作为推动业财融合的重要动力。企业在全面统筹各项业务的基础上,确定业务相关度和控制节点。例如,企业可以将全部业务归纳为业务的记录、评价、支持与监督四个部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核心点在于业务支持。若要更好地提供业务支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借助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帮助企业拟定可靠的战略,同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转效率。财务管理工作不再专注传统的核算环节,真正推动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的融合,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以及业财融合。

企业以推动业财融合为契机,优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层次,并促进财务管理人员思想的转变。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业财融合的意识,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并在业余时间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财务人员要有责任心,高度关注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合理改进意见。财务人员以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要求为目标,积极参加商业管理层面的职业培训,对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理解更加深刻到位,为统筹管理企业价值链和业务链提供有效支持。与此同时,将财务数据内容转化为实际的业务运作,拟定合理可靠的意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真正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在业财融合过程中注重与其他部门的融合,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真正推动企业协同。

合理定位财务管理工作,意味着在业财融合过程中,更好地定位财务与业务工作的侧重点,对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在确定财务管理职能的前提下,有效安排财务工作领域的相关岗位,为业财融合提供有效动力。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淡化核算在财务工作中的色彩,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建立战略、功能意识,吻合新型财务管理分层中的功能财务、战略财务要求,逐步强化全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商业思维,深入推进业财融合。

4.2 重塑业务流程,扩展财务工作范围

企业建立信息化系统的落脚点在于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并推动企业数据的快速流转。财务管理部门在短时间内获取企业业务数据并建立会计核算凭证。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拓展财务管理环节对信息的处理空间,强调数据信息的分析、管控与反馈。财务管理人员要有主动靠近业务的意识,将财务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业务人员,以实际行动推动业财融合,两者之间共同合作,确定企业价值链的增值实效,更好发挥财务体系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关键作用。以企业项目投标过程为例,财务人员应当为企业销售部门提供本底线、产线饱和情况等信息,作为业务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为销售业务部门掌握企业项目的利润状况、生产节奏等提供重要的支撑,帮助销售部门更好地完成销售业务。进入生产阶段后,财务人员应当参与到具体项目的运转过程中,落实项目的核算与监管任务,并考核项目预算的达成情况。通过财务人员的亲自参与,真正掌握企业物资采购的状况,为调整企业库存模式提供有效的依据,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过度囤积物资的概率。财务人员参与到项目运转过程,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并整理与项目有关的材料,出具关于项目的结项报告。通过上述模式,有效拓展财务人员工作面,推动财务工作与企业全部业务的逐步融合。

财务管理范围的拓展,离不开沟通机制的支撑。在逐步优化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全部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真正解决传统运转过程中的数据断层问题,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质量,有力推动业财融合。企业充分发挥线上沟通模式的关键作用,积极拓展线上沟通渠道,并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显著提升企业业务体系的透明度,同样有助于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在线上沟通模式的支撑下,企业产品流转过程更加便捷透明,为管理企业的各项费用提供重要的依据。借助业财沟通,全面推动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共享,为财务人员指导业务的开展提供优质条件,也能为业务人员开展分内业务提供有效的参考。关于业财融合背景下的沟通模式,也要注意线下环境的作用。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多边会议,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着重增强业务人员的财务管控意识,并传达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财务与业务双方要妥善利用沟通会议模式,在强化财务管控意识的同时,帮助业务人员处理近期业务开展遇到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推行财务驻点帮扶模式。财务人员前往业务部门指导工作,与业务部门交流近期的问题,发挥业财融合的实效。企业也可以发挥综合型人才的关键作用,将业财能力兼有的人才作为推动业财融合的主导力量。及时识别企业业务开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企业运营的健康度,真正实现企业财务业务化的效果,并通过业务获得更显著的价值。企业要认识到业财融合是双向的融合,方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4.3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业财融合的推动与优质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理应加强人员培养力度,做好人员选拔工作,确保人员真正适应业财融合的要求。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要考核目标人才的财务知识储备情况,确保人才的财务基础过关。同时关注考核对象的性格特征,应当将沟通能力强、主动交流意识强烈的人员作为首选项,为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奠定基础。在企业人才培训机制中,不仅要巩固人员的财务知识基础,还要培养人才的业务意识,为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打好基础。企业适当设置人员轮岗学习期,为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进程、掌握企业的业务特色提供有效契机,并鼓励人员提出个人建议和意见,对企业业务流程建立全面的认识。要做好人员入职培训工作,确保新入职人员对企业有基本的了解。企业定期组织业务发展与运营状况的培训,并加强财务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在大力推行信息化的背景下,还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逐步强化培训人员的财务信息化处理能力,有助于推动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与员工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在员工岗位管理机制中建立轮岗机制,为每一名员工提供接近财务工作的机会,逐步形成全能型的员工。对于具有3~5年财务工作经验的员工,人员培训侧重更高的层次,以功能财务和战略财务为主导。对于经验超过5年的员工,在评价财务工作业绩的同时,注意到员工的管理能力,作为企业管理储备人才。企业要高度重视轮岗机制的关键作用,不仅让更多的员工认识到财务工作的职责和重要性,也为财务人员深入领会各业务部门的功能职责提供更多契机,在财务与业务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实现业财融合,保证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过关。借助员工轮岗模式,还能为企业年轻员工提供更广阔的上升空间,真正树立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业财融合乃至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人才培养还需要绩效考核模式与激励手段的支撑,人员流动不应过于频繁,避免企业多次进行重复的培训工作。关于人员绩效考核模式,不仅关注员工的岗位职责,对于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纪律观念也要高度重视。通过评价结果,理应准确定位人员的责任与协作精神。企业致力于完善激励模式,在年度激励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季度激励模式。根据人员季度考核结果,对在季度考核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发放奖金,确保考核结果与人员获得的奖励挂钩。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证书考试并获得优异成绩的人员,也要额外给予奖励。

4.4 完善考核模式,激发人员潜力

人员考核模式的执行效力,与企业的考核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借助“关键因素成功法”,结合业财融合的实际特征,逐步优化考核模式。在人员考核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个人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实际的业绩,更好地推动人员与企业文化和价值的融合,确保企业员工在内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短期追求与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相融合,不断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逐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关键因素成功法”,避免人员考核成为简单的绩效管理。在制定并完善人员考核机制的前提下,注重优化升级评分机制并设立浮动绩效。结合财务部门评价与人员自评结果,将其作为评价人员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确保人员与所在部门齐心协力。在部门考核中,借助“关键因素成功法”推动价值转化,有效联合各个部门,在企业内部实现统一思维的效果,有助于企业内部的监管监督。

关于“关键因素成功法”在财务工作考核中的应用,涵盖报表财务、功能财务与战略财务三个方面,并结合人员管理与部门互评两种方式。关于考核模式中的报表财务,以财务报表和凭证管理效果为考核关注点,在全部考核结果中占比20%,对于核算结果准确、财务报表出具及时的情况适当加分,反之则适当扣分。关于功能财务考核指标,涉及企业的税务、政府项目等因素,在考核结果中占比15%,对于及时完成项目、实现较高退税等级的情况适当加分,如果受到惩罚则适当扣分。关于战略财务的考核,应当涉及企业的预算制定监管以及成本指标监管方面,两者分别在考核结果中占比15%和10%。对于及时出具财务预算表、及时落实监管预警任务以及指标改善效果良好的情况适当加分,如果各类财务报表出具不及时或者指标改善不利,则适当扣分。人员管理的考核指标包括核心人才的维持效果、人才培训效果等,在考核结果中占比10%,对于人才保有效果良好、人才培训轮岗顺畅的情况,应当予以加分。关于部门间互评的考核指标,侧重部门之间的协同互动与沟通,在考核结果中占比10%。具体考核过程采用问卷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满意度确定考核结果。

借助上述考核模式,真正推动财务管理绩效优化,并保证财务工作考核的针对性,确保财务部门人员的绩效与实际工作情况吻合。在考虑到业务偏差的前提下,拟定精细化的财务考核模式,并发挥奖惩模式的关键作用。考核模式不仅考察了财务人员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还将人员评价和部门评价融合其中,多角度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为企业全部部门人员参与业财融合进程提供重要的动力。

4.5 发挥内部控制模式的作用

业财融合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关系密切,企业在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和环境的前提下,与业财融合过程充分对接。结合业财融合的要求,逐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真实严谨,并为编制规范的企业财务报告提供有效依据。在业财融合的保障效应下,内部审计人员要以更强的责任心面对内部控制工作,推动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严格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真正反映企业业务的开展情况。

5 结语

业财融合的深入推进,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管理模式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正确认识业财融合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业财融合的推进路径,作为优化企业改革模式的有效契机,真正推动企业管理的提质增效,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体系的独到作用,在保证企业财务健康度的同时,为企业的持久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猜你喜欢
业财考核财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内部考核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水利财务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