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红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362800)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回忆性散文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以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回忆性散文。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教师从语言层面引领学生感受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刻理解与体会,把握文本的独特经验,理解文章所要传递出的丰富的人生经验与细腻的语文经验,真正把握回忆性散文的特质。
回忆性散文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处,这些矛盾之处往往蕴含着作者深切的情感体验。教师从文本矛盾处展开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蕴含情感的理解与感悟。
有些回忆性散文在前后语义中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不是作者创作上的漏洞,而是可以让学生破译作者独特情感的密码。教师从文本语义矛盾处展开教学是散文教学的应有之路。如在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中,课文中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里院子里的桂花。”课文中先回忆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雨的情景,在课文结尾处写到在她念中学的时候,全家来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花开时香飘十里,可是母亲却说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杭州的桂花与一开始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描写“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对比,无疑是杭州的桂花更香,可是母亲却说比不上,这明显与作者的描写不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矛盾处探究母亲这样说的原因,可以使学生明白母亲看似与事实完全不相符的矛盾结论,实则隐含着作者对故乡、对童年深深的思念之情。散文中的语义矛盾并不是文章的错误处,而是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有意为之,教师引导学生就文本语义矛盾处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对散文主旨更好地体悟。
场景是回忆性散文中常见的一种表达现象,有些散文的场景中会蕴含着一定矛盾,教师从场景中的矛盾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场景中蕴含的深情。以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为例,课文中描写了许多场景,这些场景中蕴含着许多矛盾之处。读完全文后,给读者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家里很“穷”,但是在家庭极其贫穷的情况下,父亲在“我”身上花钱却很“大方”,一点儿也不吝啬。这里的贫穷与对“我”毫无理由的支持,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如在“住旅馆”这个场景中,半夜“我”被臭虫咬了一身红疙瘩,需要加钱才能换个好点的房间,可是父亲却“动心”了,父亲为什么会动心?是父亲很有钱吗?显然不是,是因为父亲对“我”的心疼与爱,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又如,在“逛庙会”这个场景中,父亲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能吃上一碗热豆腐脑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呀!足见父亲不论自己多么节省,对“我”却很大方。这些都是课文中场景里蕴含的矛盾之处,教师从场景中的矛盾处入手引领学生体会感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场景是散文在表达上一种独特的处理方式,体会散文场景中蕴含的情感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引导学生从散文场景的矛盾处展开探究,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走进阅读教学的深处。
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回忆性散文中,一些非常态的表现形式,看似与文本内容不符,但细细品来却会发现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无穷奥妙。如在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作者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写出第一首小诗时父母对其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觉得这首诗“精彩极了”,父亲却觉得这首诗“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作者在表达形式上的有意为之,教师引领学生就文本矛盾处探究,感受父亲母亲两种不同评价的原因,可以使学生明白“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爱的鼓舞下,作者才走向了成功。教学时,教师从文本形式入手,引领学生探究文本矛盾,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本内涵。散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矛盾处理方式隐含着作者的匠心,教师关注散文形式上的矛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散文主旨进行深刻的领悟。
反复是指作者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者词语反复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以达到引起人们注意或者突出某种情感的表达效果。教师关注文章的反复之处,引导学生品析感受,可以促进学生对散文蕴含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所谓“无理性的反复”就是指在上下文语境中,本无“反复”的必要,但作者却强行植入“反复”的一种现象。这种反复看似“无理”,但实际上蕴含着作者的深意,教师引导学生就这些反复处咂摸、体会,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深刻领悟。如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中,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在这里四个“立刻”连用明显是一种反复的表现手法,按照常规的表达形式,四个“立刻”完全可以省去,可是在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出现“立刻”一词呢?教师引导学生把四个“立刻”置于文本语境中反复品味,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四个“立刻”的反复出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工作是一种快节奏的工作,是一刻也不能停歇的工作,为了儿女的生活、读书,母亲不伸懒腰,一刻也不敢休息,拼命地工作,母亲塞给“我”的是钱,更是母亲对“我”深深的希望与浓浓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看似没有必要反复的地方进行品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厚情感。文中像这样反复出现的句子还有“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教师引领学生就散文中无理性的反复处探究,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感受到散文蕴含的真正内涵。
按照常规的审美标准来看,追求语言的简洁是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在一些散文中,作者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会运用一些拖沓的语言来表现情感。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些反复处品味,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内心,感受到作者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如在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这个句子一连用了几个“想象”,把原本简略的句子变成了复杂拖沓的长句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感受这种反复的表达妙处,可以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到人物真实的想法,体会到文本字里行间流露的深情。在回忆性散文中,拖沓性反复的内容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聚焦、胸臆的直抒等等,教师从拖沓性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赏析品味,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内心,体会到文本蕴含的深切情感。
有些散文中的反复并没有固定的形式,随意性较强,是作者情感的随意抒发,教师关注这些反复的句子,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些任意性语言背后蕴藏的内涵,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真正走向深处。如在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有这样的描写:“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这段话主要是以“愿意怎样,就怎样”的句式进行反复的,是一种随意性的反复,读起来给人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读、生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形式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反复表现手法的韵味。通过有感情朗读,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祖父园子里的花草自由自在生长的状态,从文本的语言形式中读出作者的率真性情。这种自由不仅表现在花花草草的自由上,还表现在小萧红在祖父的呵护下,童年天性得到了舒展,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眷恋之情。任意性的反复是一种随性的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任意性反复的语句进行赏析,可以使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性情等有更深的理解感悟。
细节见真情。细节是散文描写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一些散文中的细节部分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蕴含着作者独具匠心的情感表达之处,教师关注散文中的细节之处,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深刻领悟。
“言为心声,语为人境。”语言描写在散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教学散文时,教师关注文本中语言方面的一些细节处,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细节里蕴含的意蕴。如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中,有一部分“我”与一个老头的对话描写、母亲的对话描写,以及母亲与旁边女人的对话描写,这些对话中的一些细节部分对于凸显人物形象特点具有重要作用。从“我”和老头对话中“大声嚷”可以看出老头看似不会好好说话,实则是因为在这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旁边的一个女人对母亲说话时是“喊”,母亲是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课文中的人物在说话时嗓门大、语气短,没有客套,简单粗暴,从这些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言语中的细节指的是散文中一些人物在说话语言、言行方面的细节处。学生可以透过这些细节对人物的心情、性格等方面有深切的理解与感悟,进而体会到细节描写在散文中的深意。
有些散文中的动作描写处是文本的细节处,可以让学生直击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文本蕴含的深切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些细节处进行换词比较,以使学生感受到蕴含着动词背后的深意。如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这句话中的“凑”是一个描写人物动作的细节。这个“凑”字用得好不好,能不能去掉或者换成别的词语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通过学习交流,学生发现“凑”不仅表现出了母亲常年工作视力下降,也表现了母亲工作的环境极差,用“凑”更能表现出母亲赚钱的不容易,因此,不能去掉。《桂花雨》一课中,“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这句话中的“抱”这个表示动作的细节值得学生留意。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把‘抱’换成‘扶’行不行?为什么?”通过比较品析,学生发现“抱”更能表现出桂花树的粗大以及“我”参与摇桂花时积极、主动、开怀等童年真正的快乐。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关注作者描写的事件,还要关注课文中一些描写动作的细节部分,可以让学生直抵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出课文中蕴含的深切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散文中,一些高明的作者从来不把自己的情感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是会借助景物描写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景物细节部分进行品味,可以使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深刻的领悟。如在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中,“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两句话都是描写桂花香的,并且这两句中都有一个“浸”字,如果不留意这个细节,那么也就很难真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两句话中的“浸”字,引导学生比较品味:“这两个‘浸’字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通过阅读品味,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桂花香,还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许多回忆性散文中不仅有叙事描写,还有景物描写,以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教学这些散文时,教师要注重对文本中细节的挖掘与发现,引导学生对比、赏析、感悟等等,可以促进学生对散文蕴含情感的真切理解与感受。
综上所述,在散文教学中,教师从散文言语表达层面入手,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感受文本的语言特色,可以使学生在习得散文内容的同时,对散文语言的表达特色有深刻的认知,并能够透过这些语言描写,真正感受到散文蕴含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