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友,李良健,李建海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2.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莱州 261400;3.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100]
5.饵料投喂策略
初孵仔鱼→3 天仔鱼(投放益生菌1 毫克/升、投喂小球藻30 万个/毫升、S 型轮虫2 个/毫升)→8 天仔鱼营养强化(投喂S 型或L 型轮虫3 个/毫升)→18 天仔鱼(投喂卤虫或桡足类无节幼体0.5 个/毫升)→28 天稚鱼(停喂藻类和轮虫、投喂小卤虫或桡足类1 个/毫升)→38 天稚鱼(投喂卤虫或桡足类成体2 个/毫升)→40 天幼鱼(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为幼鱼体重的5%~8%)。
细点石斑鱼同其他石斑鱼一样,仔鱼培育3~4天开口时口裂只有60~80微米,若动物性饵料不适口,在转变摄食外源性营养时会导致大量掉苗(死亡)。工厂化育苗适宜投喂S 型轮虫(规格40~50 微米),投饵5 天后随着仔鱼生长口径增大,可以捕食S型和L型轮虫(70~80微米)。
6.数量统计
随机取样计数各个培育池仔、幼鱼数量,计算仔鱼孵化率和幼鱼成活率(表1)。
表1 仔、幼鱼数量统计及孵化率和成活率
7.病害防治
(1)病害。细点石斑鱼仔鱼培育20天变态稚鱼期间,易致病NNV(神经坏死病毒),俗称“癫病”,患病鱼苗初期无明显症状,逐渐反应迟钝活力差,厌食离群,随着病情发展,腹部开始膨大、亮白并朝上浮于水面,螺旋或倾斜游泳。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主要以全面综合预防为主:①实行严格检疫,选用健康无病毒鱼卵孵化。②使用处理后的无污染水源,投喂高品质营养饵料,提高鱼体抗病力。③控制合理培育密度,加强科学化管理。
(2)应激。细点石斑鱼稚鱼培育至白苗03~04 筛(2~2.5 厘米/尾)拉网出池时大批应激死亡,俗称“炸鳃”,损失惨重前功尽弃。解决的措施:①在育苗季1 次/周加入维生素E 和果酸类抗应激产品,以提高鱼苗耐受力;②轮虫、卤虫和桡足类用小球藻+多维+中草药营养强化培育12 小时后投喂,以提高机体免疫力;③幼鱼期投喂饵料时采用定时、定点、固定频率敲击发声驯化,形成条件反射。
二、循环水养殖
细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关突破后,海南、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相继开展工厂化流水养殖,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也开始引进和建设工厂化循环水车间并试养。为实现集约化健康养殖生产,笔者在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细点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人工养殖,具体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养殖设施
1.养殖车间
养殖车间为单元化标准设计,每单元1 排10 个鱼池,配备1 套200 米3循环水过滤系统。养鱼池为方形抹角水泥池,面积50 米2,平均水深1 米。池底向中心倾斜5%,排水口设置于底部中央,周边相向对流进水并通入液态纯氧。排水口末端设阀门及活动摇臂器控制水位,10 个鱼池有效养殖水面500米2、养殖水体500米3。
2.工艺设计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承载量(纯氧)≥40 千克/米3,水质指标:水温23~25℃,盐度26~28,溶氧(养殖池出水)≥7毫克/升,pH 7.5~8.6,氨氮≤0.5 毫克/升,亚硝酸盐≤0.2 毫克/升,化学需氧量(COD)≤3 毫克/升,悬浮物(SS)≤10 毫克/升,光照度≤3 000 勒克斯(光照节律同自然光)。水循环量6~24次(可调)/天,新水补充添加量/天≤系统水量的10%。
(1)微滤机。设置于循环水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固液分离,将粒径≥60微米的残饵、粪便等固体杂物实时滤出,防止在水中分解,可提高回收的水质,减轻后续循环水系统的处理负荷。
(2)紫外线。采用功率55瓦可控宽频紫外线处理装置,通过产生连续多波长(250~270 纳米)的紫外线光谱,以防控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卵囊进入循环水处理系统,有利于进行生物净化,同时对寄生虫有抑制作用。病害预防在高密度循环水健康养殖环境中是关键,不使用违禁药物是保证水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3)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池是具有脱气功能的好氧生物滤池,其中放置了生物滤料(滤片和生物包),大量的净水微生物在此繁殖挂膜,依次完成氨氮和亚硝酸盐的降解。底置曝气装置将水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脱离出去,达到脱气的目的,可以改善循环水系统的pH。
(4)液态纯氧。循环水养殖使用液氧,采用纳米气石释放纯氧混合溶解、水气对流的方法使氧始终被水流压迫全部溶解,氧的利用率接近100%。含有充足溶氧的水流再重新进入养殖池,完成整个系统的循环。提高溶氧有助于降低细点石斑鱼患病风险,给其创造更安全的生存环境。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