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良好知觉体验的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2023-08-25 16:24王翌涵张葳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王翌涵 张葳

摘要:中学校园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成长发展。与大学校园相比,中学校园的环境较为单一,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环境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探讨的核心是“什么样的环境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而良好知觉体验这一概念就源于环境心理学。鉴于此,文章基于环境心理学中的良好知觉体验概念,探讨中学校园景观设计,并提出契合这一概念的设计要点,以设计出宜人舒适、变化丰富的多元中学校园空间,促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良好知觉体验;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3

1 环境心理学概述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空间知觉与认知、空间行为、环境评价、环境应对和环境保护。

空間知觉与认知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它研究人类如何感知和理解环境,以及人类通过感知、记忆等来适应环境。

空间行为研究人类在空间中的行为和交互方式。环境心理学关注人类如何在环境中导航和定位,如何选择路径和目的地,同时研究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评价探究人类如何评估和感受环境。个体对环境的主观评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形成对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并研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环境应对研究人类如何应对环境中的压力、威胁和挑战。环境心理学专注于研究环境对人类应对行为和应对策略的影响。

环境保护研究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行为和策略。环境心理学探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产生的情感和认知,以及他们采取的行动。

综上所述,环境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与交互。探索人类如何感知、评价和应对环境,以及环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环境感知是对环境中的个别刺激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包括感知刺激、辨别刺激、认知刺激以及评估刺激等阶段,涉及认知、情感、解释和评价等多个因素。

环境认知是个体对周围环境进行信息存储、加工、理解和重组的过程,用于识别和领悟环境的本质。它涉及对环境相关知识的获取和加工。环境认知的核心是研究人们如何获取和处理环境知识。

认知地图是环境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个体对环境的心理表示与对空间结构的认知表达。它是基于过去经验,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的类似于现实地图的模型。认知地图是对特定环境的整体描述,包括事件的序列、方向、距离以及各种关联等重要信息,以全面呈现环境的特征。认知地图在个体心智中形成,并帮助人们感知和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能快速建立认知地图的环境通常具备高度可视化的特点,使人们能快速形成对其的形象化认知。

环境知觉包括对刺激的加工和评估,其中个体对感官输入进行感知、识别和解释。环境认知专注于获取和处理环境知识,而认知地图则是个体对环境进行综合心理表征的方式,它包括对环境空间结构、位置关系、地理特征和事件序列等方面的综合描述。

3 基于良好知觉体验的景观设计

为了在环境中主动行动,首先需要认知该环境。这个过程涉及感知环境信息,通过各种感官接收外界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大脑中以识别这些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环境知觉,它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环境信息本身,二是知觉者个人的经验。环境知觉是一种解释刺激信息并对其赋予意义的活动,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其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1]。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因此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2]。

知觉的生成首先依赖各类环境信息,透过感官传递至大脑,表明其建立在感觉和知觉同时发生的基础上。然后,借助个体的经历和知识,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个体的印象。因此,个体的知觉是主观的,受个体独特背景、信念和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在人类的多种感觉中,视觉被认为是具备穿透力和敏感性的。相较于其他感觉,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量较大。因此,人们通常借助视觉感知环境中的信息。然而,环境不仅仅由简单的图像构成,除了视觉信息之外,其他感觉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共同构建了人类对世界的丰富感知。

3.1 视觉

当人们在观察景观时,通常会对普通物体投入较少的注意力。平坦的荒地、灰色的天空或漫无边际的海洋,以及单调的建筑物,往往无法长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且这些景象会迅速带来视觉疲劳和厌倦感。人们需要有吸引力的焦点[3]。通常,人的眼球会在对象的关键特征上停留更长时间,如高对比度的区域,或者不寻常的细节。人的眼球会以一种流畅的方式在对象上移动,以获取更多信息,而视觉系统则会自动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对象的整体印象。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事物。

3.2 听觉

相较于视觉,听觉接收的信息要少得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通过听觉来了解周围环境。声音瞬息即逝,无处不在,且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声音与室内外环境息息相关,与人们对局部和整体的体验密切相关。不同建筑物反射的声音表明了形式和材料的独特性,从而引发个体对建筑的不同体验。这些声音可以成为人们视觉探索的指引,帮助人们更深入地感知环境。同时,特定的声音也能唤起人们对特定地点的记忆和联想,让人们与建筑建立起更加丰富的情感联系。独特的声音信号具有显著的召唤作用,能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特定时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 嗅觉

嗅觉能深化人们对环境的体验。气味的存在能让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的氛围,如通过独特的香味或臭味激发情感和记忆。不同的气味能唤起人们对特定地点的记忆,这种记忆的连接可以让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熟悉感和归属感。此外,气味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识别环境。通过嗅觉的感知,人们能够察觉出不同场所中的独特气味,进而更好地定位和辨认所处的环境。因此,嗅觉在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丰富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3.4 触觉

通过触觉来感知肌理和质感是人类体验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质感的感知,其源于对不同触觉刺激的感知和记忆。设计师可以巧妙运用质感的变化来增强环境的功能性和美感。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质感效果,满足人们对触觉体验的需求。质感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环境的感知,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引导人们的行为。

因此,质感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触觉的感知,更是与环境互动、引导行为和实现情感共鸣的重要元素。合理运用质感的变化,设计出富有吸引力和舒适的环境,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触觉体验。

3.5 动觉

动觉是一种重要的感知方式,它使人们能感知到身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与视觉相结合,可以深化个体对环境景观的体验。动觉的感知对人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起着重要作用,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自身位置,适应不同的运动需求,并与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当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动觉帮助人们感知地面的变化,让人们能够稳定步伐,避免摔倒。在运动领域,动觉的感知也对技巧和身体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动觉通过感知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与视觉相互作用,加深人们对环境景观的感知和理解。动觉的感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掌握自身位置,进行精确的运动和行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运动体验增添更丰富的维度。

4 环境心理学对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当代中学生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使他们的内心感到压抑,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学习。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结合自身经验和主观意识开展设计工作。由于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度存在差异,所以设计内容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目前,对中学校园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突出中学校园景观的独特性并满足校园使用者的需求,是校园景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环境心理学中的良好知觉体验为出发点,分析不同环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明确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使景观设计更加人性化,创造出能给学生带来归属感,并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景观环境。

鉴于目前中学校园设计中缺乏对良好知觉体验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希望通过总结良好知觉体验的作用,探索出以知觉体验为指导的设计方法,促使其在校园景观设计领域得到科学有效的应用。

例如,户外运动区的设计可以包括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助于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休闲阅读区的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阅读学习活动。这样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息获取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校园活动区域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特点。通过创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满足学生的体验和学习需求。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知觉体验,还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5 结语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超越了简单的功能模式化环境设计,在规划和设计中学校园景观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环境的特点。学生是主要群体,因此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应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除此之外,为了提供良好的知觉体验,校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也需要应用相應的策略。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活动场所,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新海.环境的知觉体验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7(4):42-47.

[2] 李雨红,李桂文,薛义.场所精神与知觉体验:从斯蒂文·霍尔创作的芬兰KIASMA谈起[J].华中建筑,2007,25(1):40-42.

[3] 杨公侠,郝洛西.视觉环境的非量化概念[J].光源与照明,1999(1):6-9.

作者简介:王翌涵(199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张葳(1968—),男,云南昆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

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心理学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环境心理学在主题公园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