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审计评价模型 研究创新审计方法

2023-08-25 15:09:48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8期
关键词:塔吊经济性决策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以中国铁建西安审计中心对下属A公司塔式起重机租购经济性的审计评价为研究型审计实践案例,探索研发出适用于建筑施工关键设备经济性评价的“审计评价模型”及审计应用程序,并在集团内部审计实践中推广应用。在审计准备阶段,坚持“问题导向、方法先行”,通过预先研究明确审计工作开展的切入点和关键方法,并与高校联合搭建“审计评价模型”,为经济性评价提供审计工具和参考标准;在审计实施阶段,根据审计方案有针对性、标准统一地收集审计证据,利用审计模型对塔式起重机租购经济性做出较为精准的评价;在审后阶段,依据审计模型的测算,提出定量参考值,为形成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奠定基础,促进被审计单位设备管理理念的转变和设备效能的发挥。最终形成适用于同类项目、同类资产的可复制的工具方法和审计程序,推动集团该类问题的审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一、案例背景

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铁建认真落实审计署关于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的要求,以研究型审计为着力点开展审计质量提升工作,注重加强宏观分析和研究提炼,推动形成更多建设性和引领性审计成果和研究成果,促使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为企业宏观管理、现代化治理服务的职能。

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特别是房建行业的施工工艺已相当成熟,已进入行业利润透明时代。A公司是中国铁建下属的一家以房建业务为主的专业化施工企业,创效压力较大,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2021年底综合利润率仅为2.2%。中国铁建西安审计中心在开展A公司某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过程中,审查核心设备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吊”)的管理台账时发现,该公司项目中使用的塔吊租赁占比很大,公司长期未重视自有设备的配置,也未对租购成本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参考同类企业自有塔吊效益率较高的信息,结合A公司“十四五”经营规划预计未来5年房建新签合同额将超过3000亿元等潜在需求的预判,审计组初步认为A公司塔吊设备在“降本增效”方面存在较大改进和提升空间。综合上述研判,审计组经内部讨论后报上级批准,在兼顾其他审计重点的同时,确立了“塔吊租购经济性评价”的审计目标,作为本次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要“子项”实施,并将该项目作为集团开展研究型审计的一次实践探索。

二、精心设计审计方案,研发审计工具,做好审前准备

(一)围绕评价模型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评价一个事物的经济性,找到参考标准是关键。因此,研发审计工具,树立评价标尺,成为此次审计准备的核心内容。审计组经多次探讨,决定围绕“建立租购效费比数字模型”制定审计方案。首先“摸清底数”,从该公司塔吊区域分布、型号、单价、用量、成本费用等多维度分析,全面摸底,为审计对象精准画像。其次“一线取证”,选取适量的房建项目,深入一线开展审计调查,了解真实情况,获取准确信息,践行“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的审计研究路径。最后“建模评价”,综合以上基础资料,与高校专家合作,搭建“塔吊租购评价模型”,用以评价该领导干部任职期内塔吊租购经济性,并对后期塔吊配置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审计结果利用。

(二)“业审结合”为搭建评价模型夯实基礎

一是使用大数据方式采集分析数据。审计组通过A公司财务部、设备部、经营计划部等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系统提取了大量数据,审计组对数据分析后发现,截至2021年末,A公司184个在建项目共租赁了872台塔吊,租赁费达3.4亿元。审计组梳理出A公司塔吊分布情况,按地区分布、塔吊用量等指标,筛选出太原、西安、济南、长沙等9个主要区域的塔吊租赁情况,作为经济性评价对象。二是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专业优势。审计组与中国铁建总部、A公司设备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领域专家等密切联系、沟通研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说明审计目的,收集审计资料,通过设备专业人员提供的信息整理出10大类影响塔吊租购决策条件的因素以及塔吊租购优劣分析等关键资料。三是深入基层一线获取“一手”资料。审计组分别到A公司太原片区、西安片区等施工现场调研塔吊管理运行情况,与现场管理人员交流塔吊管理现状,并当场查阅相关资料等。审计组还到自有塔吊管理较为成熟的B公司调研学习,到设备租赁公司了解运营情况,获取客观、真实的经济数据,学习管理经验和建议等。

(三)联合高校搞研究,构建租购经济性评价模型

审计组与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专家合作,以影响塔吊租购决策条件的综合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为基础,构建“塔吊租购综合评价模型”和“塔吊租购经济性评价模型”。综合决策旨在综合分析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获得审计交底数据,为经济决策模型判断合理的投资回报率预期和确定需要的参数值。经济决策模型旨在运用综合决策模型确定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给出指导审计决策的客观标准。两个模型配套使用,以期得出合理评价和最佳租购组合建议。

1.如图1所示,综合评价模型操作步骤为:

(1)确定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权重。根据审计项目组向高校、物资设备管理专家调研,采用专家测评法,确定如图中所示的指标权重。

(2)调研定量指标的取值标准。定量指标的应用增强了模型的客观性,也增强了审计的严肃性。对于定量指标的取值,要求被审计单位就每一项指标取值提供相应的审计证据。比如,对“内部市场预期”指标,被审计单位应提供未来发展的项目清单及塔吊需求规划清单,以支持该用量选择。

(3)兼顾定量指标和参数指标。模型中标注为参数指标的指标项,评价数据将进一步作为下一步更精确的经济决策模型的输入参数指标。具体取值为所选等级值的中位数,即如选“7%—8%”,则以7.5%取值输入经济决策模型,或处于该区间内的实际取值。这样确保两个模型在实际使用中的一致性。

(4)模型评价的操作过程。要求被审计单位按预计需求的主要塔吊型号进行综合评价模型测评。需提供测评依据,特别是对定量指标,需提供选择的必要说明,作为审计依据材料。对递交的测评数据,相关责任人应签署相关确认文件。

(5)综合评价的计分方法。对每一项指标,对应选择“非常不符合”“不符合”“适中”“符合”“非常符合”,分别计分为“20分”“40分”“60分”“80分”“100分”。最终综合评价得分为各指标的加权得分和。

(6)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确定项目经济评价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建议将得分>60作为允许启动自购方案的准入条件。当得分低于60意味着投资回报难以覆盖资金成本。得分较高的项目,可以给予更为乐观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得分<60、60—69、70—79、80—89、90—100可给予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参照分别为5%、15%、20%、25%、30%。

2.为定量反映塔吊租购决策潜在的经济收益和风险水平,在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定性研讨和获取审计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塔式起重机租购决策经济性评价模型”。该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长期投资决策下年平均成本法为基础计算方法,以资金成本为折现率,从市场单价、运营成本、融资方案、购置成本等方面给出各参数取值。令自购方案和租赁方案的年均成本等效,求解令两方案成本无差别的塔吊经济使用量(Excel模型输入参数自动计算),作为租购决策判断的关键临界点,给出审计评价的准确量化结果(详见图2)。

三、周密安排实施过程,提出适宜建议,扎实推进项目进行

(一)审计模型的实操演练

从理论模型到实践结论还需要审计过程的周密实施。上述审计模型是首次在审计实践中应用,为保证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审计组采用了审计人员、高校专家和A公司设备工程师三方远程联网合作的模式,经过多次调试复算,得出审计结论。

1.综合评价模型的测算。将A公司9个主要区域的综合因素代入评价模型进行打分,各地区“综合得分\自购符合度”测算结果如下:太原90分\非常符合、武汉79分\适中、贵阳78分\适中、西安77分\适中、成都74分\适中、济南73分\适中、郑州71分\适中、张家港70分\适中、长沙66分\不符合。通过测算,初步认为长沙地区得分最低,自购风险最大,太原地区得分最高,自购风险最小,其他地区自购风险适中。

2.经济性评价模型的测算。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考虑采用最常用的60型塔吊相关参数,将除长沙外的8个地区相关经济评价指标直接代入Excel模型表格,求出在给定预期回报率条件下,单台设备经济使用月数。同时获得自购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净现值、租购方案的年化成本差量等分析结果。

3.利用审计模型测算结果对塔吊使用经济性进行评价。

(1)A公司以前年度塔吊使用经济性较差。定义经济租购比为“年度实现经济使用月数的设备量/年度最大设备使用量”。比如,某地区年度使用塔吊设备最大用量为50台,该地区塔吊的年经济使用量为8个月;50台设备中有30台的年度使用月数大于8个月,则该地区的经济租购比为30/50等于60%。按各地区历史塔吊设备使用月度数据逐年测算并取平均值,测算结果表明,8个地区过去6年塔吊设备的经济租购比在62.58%—88.37%之间。而A公司2016—2021年期间,除太原地区2021年后期有少数月份使用了自购设备外,其余地区和时期全部使用租赁塔吊,远低于经济租购比。

(2)塔吊自购的经济可行性良好。模型测算结果显示,8个地区设备动态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是太原(2.23年),最长的是郑州(4.75年),所购设备均可实现在6年观察期内动态回收。太原、济南、西安地区单台设备自购比租赁年均节约成本分别为21.92、10.65和21.03万元。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如对达到经济使用量的设备采用自购方案替换,8个地区6年可节约成本约1.1亿元(详见图3)。

(二)提出一体化解决问题的审计建议

审计组利用审计模型对A公司未来塔吊配置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审计建议。

1.提高合理配置设备能力,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从审计模型测算结果可知,自购设备的创效能力与企业营业规模、区域发展连续性和项目集中度、专业化管理能力等密切相关。A公司应加强经营承揽能力,确保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规模,持续深化区域经营,推广“项目群”管理模式,培养塔吊专业管理团队,提高区域集聚能力和高效管理能力,为设备效能有效发挥提供保障。

2.結合评价模型分析进行设备自购决策。一是参考综合评价打分初步决策是否自购。管理层可根据打分结果对各地区进行自购风险排序,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布局、当期资金富裕度、对自购风险的接受程度等影响决策的主客观因素,按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安排自购投入的地区。二是结合经济性评价模型“决策变量”测算结果进行决策。根据经济评价模型计算的“设备年经济使用量、动态投资回收期、内含报酬率、租购成本总差量”等指标,与综合评价模型提供的“地区年度工程量、项目工期、区域持续发展年限”等指标对照,进行更准确的自购决策。三是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裕度。以经济使用量为依据,结合设备实际使用需求分析,可以从理论上估计出最优租购比,但鉴于实际业务中的不确定性,建议给予最优自购量80%的安全裕度,且需视项目进展情况保持设备梯度进场。若在施工空闲期有闲余设备,还可以考虑对外出租创效。

3.必要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测算结果进行修正。在企业决策操作中,也应充分考虑特殊条件的影响,及时对模型测试结果进行修正。比如地区准入门槛、项目开工时间变化等,灵活应用模型测算结果。

四、充分利用审计结论,促进管理提升,落实审后应用

本次审计结果在A公司引起较大反响,两个审计模型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也得到了中国铁建相关部门及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上述评价模型能够作为集团塔吊设备经济决策的有效参考。

(一)明确了优化塔吊租购管控的定量依据

A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利用“塔吊租购模型”,结合其下属Y公司业务实际,建议该公司塔吊设备租购标准为:自购塔吊总体占比控制在50%以内,局部区域最高不超过80%,自购塔吊型号以通用60系列为主。Y公司目前塔吊总体自购率为20%,鉴于Y公司房建业务规模较大,塔吊租赁比例偏高,目前自购量距离理想租购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促进集团改变设备器材的管理模式

中国铁建结合审计结论,更加注重自有设备器材的管理创效,新设了专业化公司,积极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和仓储物流产业链,布局了塔吊和施工升降机的集采出租、铝合金模板、爬/挑架等产品制造和销售的新业态。目前已设立了设备租赁分公司,配备、培养专业管理人员13人,负责自有塔吊等设备的运营管理。成功申办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具备了塔吊运营行业监管许可牌照。

(三)肯定了在同类项目推广应用该审计模型的潜力

此次审计所形成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工具对于企业大型设备和周转材料等经济性评价具有参考意义。企业可复制和推广该种审计思路,参考“塔吊租购评价模型”,搭建类似模型,对工程项目中使用的盾构机、TBM、提梁机、架桥机以及使用次数较多集装箱,临时设施等工程设备和周转材料进行成本控制和经济性评价。中国铁建在集团范围内通过典型案例宣讲、内部业务流程采纳应用等方式,向同类项目推广该审计模型的应用。

五、思考与启示

(一)案例的创新点

一是审计方法的创新。案例所研发的“租购经济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指标结合、一次建模多次重复决策应用、可形成定量化参考结论等,是审计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二是对同类企业的参考意义。当前以房建业务为主的建筑企业,在塔吊使用方面均是租赁占比较大,内部安拆维修保养等专业团队不足。本次审计研究的结果,对于上述单位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可辅助此类建筑企业进行设备专业化自营模式的论证。

三是利用研究型审计实现业务—财务—审计融合。审计组在审计实施中与外部专家合作,研究分析行业特点、企业现状,利用成本无差别点和利润敏感性分析建立模型,形成了一套自动录入数据、绘制图表的审计工具。实现了“业财审”有效融合,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本案例对开展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启示

研究型审计表现为一种科学、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贯穿于审计管理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发现问题、科学评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提升审计的服务增值职能,对审计的高质量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次研究型审计案例探索牢牢把握内部审计为企业合规经营、实现战略目标服务,在问题实践中研究审计思路、方法,注重创新性和可推广性。

一是先研后审、找准方向。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行业状况、制度建设情况。研究企业成本费用中具有创效潜力但尚未引起重视或存在缺陷、效益流失的细分环节,更准确地判断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困難和风险,从“根”上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确定审计方向,梳理审计重点,制定合理高效的审计实施方案,避免走弯路、走错路,起到良好效果。二是边研边审、实用为本。紧紧围绕审计实施方案,以服务审计一线为目的,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紧紧抓住企业成本控制的牛鼻子,对设备、物资管理等企业效益流失的关键环节进行细化分析,将审计工作从合规层面,深入到具体细分领域的降本增效层面。让集团规模化优势在具体的问题场景中得到转化落地,促使审计更“接地气”,揭示的问题更有实用价值和意义。在遇到审计难题时,在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可推广性方面下功夫,与被审计单位共学共研,参考经济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借助外部资源,打造能够解决审计问题的新方法,横向推广,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三是以研促审、成果共享。对审计整个过程进行复盘,针对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对症下药”,研究、提出更高效更有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同时提炼研究成果,编制优秀案例,加强交流研讨,举一反三,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发挥审计的示范作用。

(执笔人:赵晋秀   谢文辉   高彩燕)

猜你喜欢
塔吊经济性决策
儿童主动学习行为的分析及支持策略——以扭扭积木《塔吊》为例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5:3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4:10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多标段工程群塔布置与安装
四川水泥(2020年8期)2020-08-06 08:07:56
塔吊检查
当代工人(2019年19期)2019-11-22 07:20:27
超高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56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600MW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
论测量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