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孙瑛 陈华忠
[摘 要]教师培训是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福建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通过任务驱动、专题讲座、课例展示、校本研修、互动交流、理论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师培训;满足内需;突出实效
教师培训是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通过任务驱动、专题讲座、课例展示、校本研修、互动交流、理论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那么,如何让教师发自内心地爱上培训,让培训更具实效性,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类型多样
(一)见习期教师培训
学校每年组织新入职的见习期教师培训,历时一个学年,分为三个阶段。
模块1:集中理论培训。分为公共课和分学科专业课学习,公共课课程由教育教学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心理健康和实用信息技术组成,分学科专业课程以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法及教学经验分享为主。集中培训的课程主要由教研员和一线名优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授课。
模块2:实践培训。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各校安排指导教师实施,每名见习期教师均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按照《福清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期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要求开展实践培训,指导教师要手把手帮助新教师分析教材,编写教案,设计课堂练习,职业道德,學期教学工作计划等,定期课堂听课评课,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模块3:实践考核与展示。实践考核由各教研片负责,各教研片组织见习期教师开展片区基本功比赛,以比赛展示的形式开展实践考核,比赛成绩作为实践考核成绩。市教师进修学校根据实践考核成绩结合集中培训学习情况对见习期教师培训成绩做出最终评定。教研片见习期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名获得者参加市级见习期教师基本功比赛,作为见习期教师培训的成果展示。
见习期教师培训第一阶段以训为主,着眼于通识与常规工作。第二、第三阶段培训植根于实践土壤,使培训融于学科教研与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见习教师进一步树立教育教学法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养成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帮助见习期教师较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系统了解教学常规和学科专业知识,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将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
学校精心组织安排每一期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培训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授课阶段。集中授课阶段的课程分为立德树人公共课和分学科专业课,立足于教师专业进阶成长,由福州市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或高校及省市级教育教学专家教授授课。
第二阶段:“跟踪带教”阶段。这一阶段是实践研修阶段,将每一学科的骨干学员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由市教师进修学校遴选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福清市中小幼骨干实践考核方案》《福清市中小幼骨干教师导师职责》开展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带领每个小组学员,围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口头表达与书写、实验操作、教具制作、微课制作、说课、评课、科研工作、德育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内容进行实践指导。指导教师通过示范教学、听评课、教学设计指导、答疑解惑、组内学科教研活动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导师制的“跟踪带教”使骨干教师教学本领得到极大提升。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阶段。由“跟踪带教”的指导教师组织本组骨干学员上展示课,通过对展示课的评议结合研修阶段的表现给予评价。学校根据指导教师评价结合集中培训学习情况对骨干学员培训成绩做出最终评定。
(三)名师名校(园)长培养对象培训
组织名师名校(园)长培训,必须做到 “目中有人”,即了解名师名校(园)长最需要什么,还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击中要害,提高培训实效。
1.“专题式”培训。它是教师培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围绕新课程的理论与实施新课程的宝贵经验,以及学校管理与教科研方面的先进经验,或者针对教师实际操作中的困惑与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让名师名校(园)长在专家启迪下,理念得到深化,观念得到转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2.“诊断式”培训。它要求参训的市级名师与名校(园)长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并发现实实在在的问题,聚焦学校现存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与指导,并提出解决的途径、策略、措施与方法建议,以提高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应做到:需求问题化,即引导参训的市级名师与名校长,基于学校存在问题与发展需求,通过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学校信息,寻找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力争将它解决; 问题任务化,即通过明确问题找到培训方向,确定培训方案,并形成具体任务。这些培训任务是参训名师名校(园)长在培训专家指导下需要完成的行动学习任务。参训名师名校(园)长是培训的主体,他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专家指导下寻找破解问题的答案;任务成果化,即“诊断式”培训要求学习任务成果化,即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并发现问题,然后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不仅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的问题,而且参训名师名校(园)长业务能力或管理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培训成果的意义就在于内化于名师名校(园)长之心,外化于业务能力或管理能力发展之行。
(四)教师职务培训
暑期,组织教师职务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学科教研相结合,倡导参与式、互动式培训,促进培训者与参培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
1.集中培训。多是采取“专题式”培训,它是教师培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应围绕新课程的理论与实施新课程中好的经验,或者针对教师实际操作中产生的困惑、出现的共性问题,授课教师做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让广大教师在授课教师启迪下,理念得到深化,观念得到转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2.校本培训。依据学校具体情况,多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即“读书式”培训、“观课式”培训、“会诊式”研讨、在线论坛等,提高校本培训实效性。
通过“读书式”培训引领教师去读书,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读书要讲究博而精,博即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精则要求精选而读,要精选那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好的经验进行阅读,不断充实自己,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 既要阅读推荐书籍,书写“每日必读必摘”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也要阅读学科书籍,组织教师自学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要求每位教师在自学时应做好读书笔记,以便于交流读书感悟与体会。
尽可能多地组织一线教师观摩学习各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以及教学研讨会等公开课、示范课,积极开展“观课式”培训。尤其是市级以上组织的教学研究会,课堂教学水平较高,应组织一线教师前去观摩,定有获益。因为这些课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和示范,给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可惜的是,组织这样的农村一线教师观摩学习的机会不多。
“问题会诊式”培训是指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共同研究,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培训部门可采用“问题会诊”的策略,聚焦教学问题,收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有价值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因此,授课者应先亲历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的放矢地深入课堂,把握教育教学现状;多与一线的教师谈心、交流,真实而全面地了解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的问题;积累丰富的培训素材,并将其巧妙地融合进培训课程之中,使培训内容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不枯燥,不单调,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让教师能进得去,带得走,用得上,这才方显培训之“真实”。在培训期间,把教师在教学中的疑惑融入课程中,提出解决办法;或者抛出共性的问题,组织参培教师分组讨论、交流,让他们在讨论中收获众家之言,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训”有针对性,“培”有实效性。
网络以其资源丰富、学习便捷、交流及时等特点,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與途径,利用远程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网络培训,举办在线论坛,主要目的是打破时空限制,让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那么,如何让教师利用网络实施交流呢?项目组创建了以作业互动与教学论坛为载体的交流平台。每位教师都可以以发主帖或跟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参与讨论。教师不仅可以跟本地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跟其他省市教师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和导师进行对话。
(五)“信息技术2.0” 培训
“福清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以下简称为“信息技术2.0”)。按照“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培训机构助力、学校自主、教师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全市以学校为单位制订培训计划,在培训团队指导下,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各学校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打造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信息技术2.0”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教师论坛、校本研修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教学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六)卓越教师培训。制订“卓越人才计划”,实施了“1+1、十百千”骨干名师培养工程。按照一个学科成立一个名师工作室,培养10个学科领军教师,100个骨干教师,1000个教学能手的目标,五年一周期,分步分期开展名师培养工作。
二、方式灵活
(一)示范引领,把专家“请进来”
学校在每年11至12月均举办教育教学年会,每年8月下旬,开展“教师学习周”活动,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州、厦门、漳州等地的教育专家进行执教与讲座,为全市教师搭建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专家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在教师中引起极好的反响。
学习取经,让教师“走出去”。选派30名中小幼优秀中青年校长(园长)参加福建教育学院组织的高端人才培训,加强学校校长队伍的建设。选派30名中小幼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福建教育学院组织的卓越教师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本土名优教师团队。先后组织100多名中小幼校长(园长),100多名名优教师,到北京、上海、河北、吉林、重庆、浙江、南京等地参加学习培训;组织100多名福清市名优骨干教师,到上海、山东、厦门、贵州、成都等地参观学习培训。
(二)技能比赛,让教师“练起来”
2021年开始,学校开展“微创新”教师技能比赛,采取抽签方式,确定教师参加某一项的比赛,这样,教师必须对每一项都要进行训练与准备,同时还设立了优秀组织奖的学校,开展“微创新”技能比赛,各校掀起了岗位大练兵活动,激活学校的教科研氛围。由于每四位教师组成一队,通过现场抽签方式分别参加学科四个项目比赛,每位教师四个项目都要进行准备,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也实现了岗位大练兵活动的目的。
(三)强化保障,将人才“留下来”
福清市重视对985、211高校优秀毕生的人才招聘,全面落实招聘的985、211优秀毕生的工作补贴、人才公寓住房安排等优惠政策。落实名优骨干教师优惠政策,让名优骨干教师“留得住”,发挥他们示范引领作用。
三、注重实效
教师的培训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堂为阵地抓教学行为、以课例为载体抓教学关键问题、以课程为落点抓校本课程。通过专家引领现场答疑、校本研讨团队合力等方式,将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专题培训与校本研讨相结合,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提高培训效率。
(一)务实化
务实化就是教师培训工作要实实在在。针对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培训和研究整合为一体,进行专题研讨。培训要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点与问题进行解读与说明,并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还要针对教师的疑惑与困难,引领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本土化
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相关学科调研与问卷,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培训需要、校本研修现状、新课标解读情况等四个维度分别对参训教师进行在线和现场抽样调研。分析教师新课标解读、课堂教学与校本研修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各类教师培训调研报告,从而基于教师的真实需求,开展合适本土化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
(三)精准化
培训犹如吃饭,如果不问需求,只提供饭菜,好不好吃不管,吃不吃由你。试想,这样的培训能有效吗?这样的培训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吗?其实,最有效的培训应该是根据我们教师的需要来精心“配菜”,教师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尽最大可能给予什么。实践证明,只有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切合教学实际的培训,才能深受授训教师的欢迎。时下,教师培训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培训内容,重点对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解决新课程理念和实践的结合问题。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打破训前过多关注学科专家授课内容的传统,更多着眼于教师实际需求来确定培训内容,做到教师培训内容精准化。
(四)个性化
教师培训工作要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针对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的问题,开展理论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案例进行培训,引导教师去剖析、研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中更加关注促进参训教师发展,参训教师通过自我诊断、研讨互学、自我展示(主备课、汇报展示)等体验参与式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师培训效果,从而促进参训教师自身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202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华忠.教师培训应讲求实效 [J] .基础教育论坛,2013(10).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