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伟 赵威 余九月
摘 要:首先,从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来源追溯,总结30年来的发展变化、名称变革以及到如今获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新局面。其次,从专业建设与基层改革相结合、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相融合、创新实践与学生竞赛相结合、队伍成长与名师培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一流学科相结合五个方面总结其改革创新经验。再次,从特色和不足两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的亮点和改进的方向。最后,从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科学研究、支撑平台和组织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未来规划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制度改革;创新发展;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040-04
Abstract: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name change and new challenge of regional-urban science department in Henan Province. Secondly,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tegrated refor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student competition, team growth and cultivation of famous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 it summarized the growth experience. Thirdly, it summarized the reform highlights and proposed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Finally, the focus of futur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 of teaching team,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Keywords: department of regional-urban science; basic teaching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al reform;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基层教学组织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单元,以系或者教研室为基本组织形式,承担着教学安排、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思政育人等诸多任务,对支撑学院的整体教学工作推进和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其对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流专业建设和教科研融入的基层支撑作用,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缘起与如今
从基层教学组织的溯源看,河南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国土开发与整治教研室,其对应的专业为国土开发与整治专业,黄以柱老师为首任教研室主任。1996年专业调整后,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对应的专业为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1998年地理系更名为环境与规划学院,国土开发与整治教研室正式变更为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其对应的专业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2012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区域与城市科学系一直沿用至今;2019年区域与城市科学系获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年负责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建设专业点;2022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本硕博一体化建设方面,依托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形成了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硕士(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博士(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到博士后(河南省地理学一级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地区经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此外,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背景下,学院以科研团队为支撑,带领学生参与规划实践的调研,完成了大量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项目,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为一流专业建设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技能支撑[1]。
二 探索与改革
(一) 专业建设与基层改革相结合
区域与城市科学系主要培养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土地整治、国土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其對应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老师主要从事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因此两者互促引领着专业建设与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从具体改革实践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两个学年注重对学生分析与规划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后两个学年注重城乡规划的实地调研和软件制图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达到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目的[1-3]。近些年,随着专业建设的推动和基层教学组织的改革,区域与城市科学系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黄河中下游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城乡规划实习基地等,形成以黄河文明为文化特色、黄河流域为地域特色、地理信息集成为技术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相融合
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历来重视教师教学改革,近期不断推进理论提升和实践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教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科教融合成果。近期,城市地理学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项目样板课程;“基于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城市环境演化与名城虚拟再塑”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合作育人项目;“基于虚拟仿真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结构演化——以开封市为例”项目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重点课题。上述项目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创新了本科课程教学组织模式,提升了教师科研项目服务教学课堂的效率。在该培养模式的支撑下,不断凝练教学特色,集成了“学科融合、优质优育、方法多样、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学科优势、平台支撑、地域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三) 创新实践与学生竞赛相结合
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的实践教学分为两种形式:集中性实践教学和课程实践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野外实践,主要包括人文-经济地理野外实习和城乡规划野外实习;二是协作单位规划实习,主要是学生结合实习单位规划项目进行规划实习。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各个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上课或者实习期间以培养学生安身立命的技能为主。依托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该系通过制定特色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实习与学科竞赛,学生参与度达到100%。近些年,所培养的学生获得4项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4项国家级职业技能比赛奖励,多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切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 队伍成长与名师培育相结合
经过多年的努力,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已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富于合作与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该团队拥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6人。依托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和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通过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学习研修,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升。近些年,在引进自主培养的李小建院士团队基础上,同时发挥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引进了一批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全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在现有教师队伍中,秦耀辰教授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苗长虹教授为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经济地理学的主讲人。
三 特色与不足
(一) 特色
1 区域-城市综合研究的中原特色
区域与城市科学系从建设的缘起,到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调整,再到如今的国土空间开发与城乡规划设计,都蕴含着区域与城市的核心研究主题和建设重点,即服务于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和技术,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围绕中原地区的城市-区域综合发展,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中原经济区特别贡献奖等奖励。其中,中原经济区研究涉及邊界范围确定、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组织、新型城镇化、“五化”协调发展等方面,为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原城市群研究方面,专题研究以竞争力、城市体系、产业、空间等为重点,形成集成成果《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为其他省域城市群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2 以黄河为研究区域的地方特色
当前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不仅处理好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统一,而且不断加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建设,为中原崛起、黄河流域振兴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学院围绕黄河流域的水沙变化、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经济振兴和城市群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积极参与筹建黄河实验室等,形成了以黄河中下游为重点区域的人-地系统协同发展案例库。其中,王家耀院士团队针对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水土流域、滩区变化、生态系统等展开长时间段研究,分析多尺度耦合的生态系统过程变化情况,构建基于共享与融合理念的大数据服务平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重点项目。
3 重视项目带动的科教融合特色
在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科研教学平台和1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下,近几年来,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取得了较好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省部级及地方横向项目50余项;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2个,创新人才2人。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积极申请教科研项目、发表优质论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理论基础水平的跃升、师生实践技能的增强。同时,系室、课程组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前沿项目,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教师进一步学习,提升了他们的科研水平。因此,在项目驱动的科教融合下,区域与城市科学系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相辅相成、螺旋上升的互促共进局面。
4 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行合一特色
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彰显了地理学支撑下知行合一特色。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重视基础课教学,注重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两个方面的基本技能提升;在混合式教学中,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思政教学中,重视国家大政方针,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自我发展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学术竞赛、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等活动,通过“以赛代练、科教融合、培养新锐”的模式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科研素养、实操技能。同时,加大了对学生以及指导教师的奖励,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向更高层面指导学生的资金保障。此外,依托系室集中师资力量,让学生深度参与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多类型“金课”,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科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培养模式。
(二) 不足
1 一流专业的支撑有待加强
虽然2022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但是距离“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仍需不断深化专业建设与改革。因此,在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在河南省地理学重点优势学科经费的科研支撑下,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的教学改革必然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对一流专业的支持,提升一流专业的教学、科研“双保障”。此外,在注重课程思政的新背景下,要在已经取得的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的基础上,持续发挥党建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形成“拧成一股绳”的一流专业建设合力,建立分类考核机制,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课程改革的力度有待强化
从教学管理和督导的视角看,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了校、院、系等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发挥了服务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然而,由于课程改革的力度、培养模式的变化、新形势学生培养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改革创新的力度仍显不够,因此一流专业建设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教师突破自有“舒适区”挑战创新的动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工程的改革成效、教科研获奖的层次等仍需进一步提升。此外,依托基层教学组织进行院校间培养模式的相互学习显得不够,对外交流的频数和交流深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在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等方式找到新的前进空间。总之,基层教学未来改革的重点,应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闭环链条,形成新一波的循环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3 国际化融合需要加强
在教育国际化理念下,区域与城市科学系依托校院已有的资源,通过“走出去”的交流机制,加强了对外的交流合作,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科学的经验融合到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形成与国外全面合作的新态势,扩大了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的辐射力、影响力。然而,受制于师资队伍的结构、疫情影响下的对外交流管制等,系室对外交流的力度和强度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加强交流,深入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模式。同时,应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式,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4]。此外,通过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着力培养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对外开放型专业人才,也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未来的建设重点。
4 高质量成果须进一步谋划
近几年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团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省部级及地方横向项目50余项,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方面的成绩。然而,通过梳理成绩和成果可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奖励、教学质量奖还不够。因此在未来建设中,应汇聚集体智慧结晶,形成搭配合理、力量强劲、教科融合的教学团队,瞄准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进行谋划和培育,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竞争能力,促进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方面的新突破,进而实现科教融合和科研育人方面新成绩。展望“十四五”,区域与城市科学系责无旁贷,集中优势师资队伍冲击高质量成果,为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贡献系室力量。
四 前瞻与规划
当下的基层教学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激发了系室、课程组的教学改革活力,实实在在地促进了教科研融合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前述存在的一流专业建设的支撑、课程改革力度、国际化融合、高质量谋划等问题仍须进一步解决,因此,在未来的建设中,基层教学组织必须要在新时代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围绕课程安排、课程组设置、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思想大讨论和专业评估等方面进行教学教研活动,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层教学组织保障。
(一) 师资队伍的高质量提升
在地理科学国家教学团队、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的基础上,以高起点促进高质量队伍建设,進一步发挥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管理的牵引和组织功能,引进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全面提升教师的学术竞争力,促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进一步强化“金课”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一流意识,建立梯次推进的人才提升机制,确保年轻一代快速成长。
(二) 国际交流的高层次推进
以国际化战略为抓手,大力支持年轻教师出国访问,进一步加大本科生出国交流资助力度,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国际化水平。此外,在已有的朱仙镇、开封新区、郑州新区等实践教学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国外实践教学平台的交流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
(三) 科学研究的高水平提升
在“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理念下,在河南省地理学重点优势学科经费的科研支撑下,持续提升科学研究对中原地区、“两山两河”地区的科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建设现代化河南为顶层服务目标,聚焦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秦岭、大别山和南北过渡带等区域的研究,加强多维度的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研究,提升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助力地方经济建设。
(四) 支撑平台的高品质服务
以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习实验中心为支撑,加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实习实验中心与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合作场地、国际化平台的联系,形成“平台育人、实践炼人、项目助人”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同时,以河南大学科研育人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放性课题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加强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的科研育人项目建设,让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行科研锻炼,高品质服务本科生做科研。
(五) 组织管理的高水平保障
在学院已经取得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基础上,在河南省优秀基层组织建设的支持下,持续发挥党建对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形成“拧成一股绳”的一流专业建设合力,建立教学、科研、人才的分类考核机制,激发教师课程改革的热情,提升教学科研融合的力度,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调动所有师生的积极性,为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秦耀辰,丁志伟.一流学科建设下地理学研究生“基础-前沿”综合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地理教学,2021(23):4-8.
[2] 丁志伟,张改素,刘静玉.城市规划制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5(11):107-110.
[3] 丁志伟,孟怡伟,秦耀辰.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地理学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1,8(36):14-17.
[4] 张改素,陈太政,丁志伟.科学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4(4):41-4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协同合作育人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城市环境演化与名城虚拟再塑”(202002060063);河南省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典型案例(编号5);河南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教师教学发展专项“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研究”(YB-JKZX-08);河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YJSJG2022XJ028);河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与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之课程思政示范课“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SYLKC2022003)
第一作者简介:丁志伟(1983-),男,汉族,河南荥阳人,博士,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