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传芳 王敏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四病区,上海 200436)
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较多见的精神病类型,多发生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知觉、思维、行为及情感等多方面障碍[1-5]。本文就此展开调查,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纳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进行观察,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按调查结果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预防或者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提供新方向。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1例,女55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3.51±2.69)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5.67±1.24)年;初中至以下36例,高中32例,大专至以上28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3.92±2.14)岁。两组临床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6]。
1.2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试验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及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缺陷、社交及支持、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精神紧张程度、工作压力、生活事件压力、社会功能、生活环境、婚姻及家庭状况、正负性情感、躯体疾病、家庭关怀),各项目均按照三级评分,良好记3分,一般记2分,较差1分,满分39分。该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31,各个维度的α系数值均大于0.90,折半信度系数为0.967,信度及效度较好,适合做该类患者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测评。发放调查问卷前,选择通俗的语言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及过程,获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要求所有试验对象均独立完成。本次调查共发放226份调查表,收回226份,回收率100.00%,有效率100.00%。观察指标:比较各组关于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结果。
研究组的性格缺陷、社交及支持、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精神紧张程度、工作压力、生活事件压力、社会功能、生活环境、婚姻及家庭状况、正负性情感、躯体疾病、家庭关怀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结果的对比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明显提升,导致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日渐增长,主要表示其行为、认知、社交、情感均出现障碍,加上病程迁延且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趋势,给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极大伤害,同时给家庭及社会也带来一定负担[7-8]。故此,早期掌握该病的发生诱因在控制疾病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医学模式发生较大改变,临床更加重视社会、心理对疾病的影响,若能够掌握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为控制疾病发展提供保障,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9-10]。
本文就此展开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中看到:研究组的性格缺陷、社交及支持、家族史、家庭经济状况、精神紧张程度、工作压力、生活事件压力、社会功能、生活环境、婚姻及家庭状况、正负性情感、躯体疾病、家庭关怀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说明该病的发病诱因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临床可按照调查结果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例如(1)重视健康教育,医院可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心理咨询台、医院平台、健康讲座等途径宣传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包含病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等,以此提升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尽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重点关注高危人群,由于良好的性格特征能够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并减轻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反之,情绪不稳定者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为强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压抑等负性心态,最终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概率。对此,需重点关注此类性格特征的高危人群,鼓励其多参与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同时指导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引导其通过积极态度面对生活。(3)加强社会支持系统,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获得社会帮助的各类途径,同时扩大宣传社会支持主观感受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使人们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更高。此外,建议政府各部门增加对精神卫生的投入,合理利用资源等。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发病诱因与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关系,需引起临床重视,早期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此降低或者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