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利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南京 210028)
输尿管下段结石作为泌尿系统结石疾病中常见类型,其发生率约占5~10%左右,临床症状以肾绞痛、血尿为主,给患者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1]。经临床不断研究发现,临床关于体外冲击波的定位方式较多,例如X线与超声等,但临床学者对不同定位方式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X线对于特殊成分结石的显影较差,且对呼吸移动幅度较大者无法开展实时跟踪冲击,但超声定位有效规避上述缺陷,有助于提升定位成功率,为碎石提供便利,同时增强手术效果[2-5]。因此本文展开试验,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纳入的34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探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运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纳入的34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70例。研究组男92例,女78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50.47±3.59)岁,结石直径6.0~15.0 mm,平均直径(9.78±3.16)mm;对照组男90例,女8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81±3.70)岁,结石直径6.5~15.7 mm,平均直径(9.35±3.02)mm。两组基础信息相比无差异(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6]。
1.2方法 两组均开展体外冲击波碎石,研究组利用超声定位,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仪(ALOKA-F31型),调整腹部探头频率3.5~5.0 MHz,要求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帮助其采取俯卧位,通过电磁式体外碎石机(深圳慧康ESWL-V加强型)进行碎石,实时观察并调节焦点位置。对照组利用X线定位,选择碎石机自带的C臂X线机,以正位、30°斜位透视观察定位,调整工作电压为10 kV,每200次提升1kV,最高不得超出15 kV,冲击次数1 500~2 500次,频率控制在60~100次/min。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定位成功率及定位时长。(2)治疗前后评价性功能(性高潮、性交疼痛、性欲、性生活满意度、性唤起),每项满分30分,分值越高性功能越强[7]。(3)统计两组并发症(血尿、肾绞痛、黏膜水肿、输尿管穿孔)情况。(4)治疗前后进行疼痛(VAS)、生活质量(QOL)评分,①VAS:0分无痛;0~3分轻度,能忍受;4~6分中等,尚可忍受;7~10分剧烈,难以忍受[8]。②QOL:满分60分,差<20分,20~50分一般,51~60分良好[9]。
2.1两组定位成功率的对比 研究组定位成功率97.06%高出对照组91.18%(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定位成功率的对比[n(%)]
2.2两组性功能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性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性功能的对比(分)
2.3两组并发症的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06%低于对照组14.12%(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n(%)]
2.4两组定位时长、VAS、QOL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QO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低于对照组,但QOL高出对照组,另外研究组定位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定位时长、VAS、QOL评分的对比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导致我国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病率日渐升高,成为影响机体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常见病。目前临床关于疾病的治疗方式较多,针对结石较小者可利用药物保守治疗后排出;针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以体外冲击波较常见,其属于非侵入性操作,具备无创性、痛苦小、并发症少、医疗费用较低等优势,受到临床重点关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定位成功率高出对照组,但定位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性功能、VAS、QOL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可提升定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快速降低疼痛。冲击波作为需要介质传导的机械波,在机体中传导时出现衰减,随着冲击波在机体中传导路径越长,衰减随之扩大,且作用在结石上的能力也随之降低。体外冲击波期间利用超声进行定位,能够准确掌握患者扩张输尿管与结石的关系定位,为试打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减少不必要操作,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同时避免结石残留,进一步提升疗效,保障预后,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突出,缩短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提升,减少并发症,同时促进性功能改善,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