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存成
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所在,找准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但从当前的调查研究看,还有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诸如,有的“跑来跑去”“纸来纸去”看似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只是追逐“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害怕看到问题,绕着问题走;有的热衷于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结果领导忍不住口,静不下心,天南海北,夸夸其谈,讲大话,讲空话,占用了真正了解问题的时间,还说形式很好,交流深刻,效果不错;有的满足于调研次数的累积,即便是带回了问题,也由于缺少研究,束之高阁,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调查研究陷入“烂尾”,将调查研究异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形式主义。如何杜绝此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调查研究的内涵,理解调查研究的学理基础,才能做细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功课”。
毛主席曾经指出:“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这句话是真理。如果我们没有亲身实践,就体会不到这句话的精妙与真谛。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或阻力,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解决了难题,找到解决工作难题的思路方法,就会产生刻骨铭心的同感与拍案叫绝的共鸣。
调查研究,从字面上看,就是调查+研究,其实调查研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调查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真实情况。研究则是指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两者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协调运动的有机整体。
为什么要开展调查研究,关于这个问题,《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发展的动力,要做一件事,首先要认识它,只有认识它,才能了解它,才能找到推动事物的抓手和举措,调查研究便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们要搞清楚调查研究的三层内涵。一是调查研究,其表象就是要通过躬身查看、体验,尽可能多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通过分析思考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偷懒,只是利用别人获取的信息和资料,那么你就陷入了别人思维的沼泽,很有可能只是了解事物的表面或局部,很难搞懂事物的“庐山真面目”,难于形成本质的认识,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你自认为熟悉的事物,千万不能只靠经验去主观臆断,更何况眼见不一定为实,要反复过滤和思考。故此,要想掌握准确的信息,获得对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认识,就需要自己去搞调查研究,通过过滤和思考感性材料,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相对来说精确度就更高一些。二是调查研究,其本质就是要在运动中丰富自己的思维,将别人的优点学为己用,以不耻下问补充自己的短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空间都是有限的,认知也是有限的。即便是再神通广大的人,也不可能知道地球和世界所有的事情,更何况在现实中的人由于受时空的限制,认知都有局限性。有地域上的局限性,也有思维上的局限性。当然,我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难题,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件事情,对于你来说是困难或痛点,对于其他人来讲,很有可能就是极为平凡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难题,关键在于如何化解,调查研究是一个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认识接触这方面的人才,可以获取解决难题的“锦囊妙计”。三是调查研究,其核心就是要换个角度和空间思考问题,善于灵活变通。我们遇到困难与难题,要学会用运动的观点与思维去分析与解决问题,不要用静止的观点去看,不要局限于一个点或一件事情上面。调查研究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体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走出去,跳出问题本身来看问题,用运动发展的思维去看问题,不要老用静止的目光去审视一切。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现实中,很多事情就像油画,近看都是一团乱麻,但是你离远一点,你的感知就会变得明朗开阔了,才会逐步看清油画里的内容与精彩。工作上的很多難题也是如此,近看是一团团的乱麻,远看就成了一种风景。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在。很多问题,近看是困难,远看才是色彩。
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所在,找准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要坚持调查研究的三个导向,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要素,做细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功课”。
一要坚持目的目标导向,紧扣“是什么”,做细调查研究准备“功课”。只有把调查研究的方向明确好、导向确立好,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调查研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功课”做在前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提前领会调研课题的重要意义,详细了解调研地点的具体情况,做到带着问题、胸有提纲去调研、去学习、去思考,确保站位高与定位准的深度融合。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应坚持“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坚持用90%的时间搞调研、10%的时间作决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调研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既要听先进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也要敢于听群众的意见和批评,听得进逆耳之言,不求好听,但求真实,注重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掌握全面情况,有的放矢做好各项工作。只有掌握了现状和问题,才谈得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要坚持基层基础导向,紧抓“为什么”,做深调查研究分析功课。“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开展大调研工作,不是在办公室里“憋思路”“凑点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来文往”“文山会海”中,而是要时刻面向基层、关注基层、重视基层,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下走、精力往下移,主动到群众身边去,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最前沿了解掌握最原初、最真实、最本质的情况,把基层的情况掌握透、把基础的工作抓扎实。在把握现状和掌握问题的基础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好原因,找好根源,对个别存在的问题,要分门别类处理,可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给出圆满的答复和解释。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要找准问题,分析好原因,那么解决问题或者推动工作落实就可水到渠成了。如此方能得到最“接地气”的调研成果。
三要坚持求实求真导向,聚焦“怎么办”,做实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功课。把握了现状,找准了问题,就完成了工作的大部分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办的问题。一方面,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进行深入理性思考,透过“小现象”发现“大道理”,努力探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努力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