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08-24 15:17王宁
学习与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现代文明国家大剧院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剧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引领、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打造六大平台,推动文化艺术传承和剧院事业发展。在新形势下,国家大剧院要主动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继续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奋斗。

[关键词] 文化强国;  国家大剧院;  国家文化平台;  现代文明

[中图分类号] J8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3)08-0069-04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关乎国家民族兴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文化平台和首都文化金名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建院伊始就秉持“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办院宗旨,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国家大剧院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国家文化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书写新篇章。

创新发展理念  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赓续中华文脉,泽被千秋万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到,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5个突出特性。这一重大論断高屋建瓴,引发强烈反响。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引领、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筑牢扬帆起航的思想根基。

坚持引领发展。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确保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为己任,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艺术、认识艺术、热爱艺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文化惠民服务中精益求精,在文化之都建设中积极作为,在文化强国历程中主动担当,在表演艺术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大剧院积极在危机中探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率先创新艺术传播模式,“以艺战疫”,先后创作推出了11部抗击疫情主题作品,用艺术慰藉心灵、鼓舞士气、增强信心。每周六晚在全网免费推出线上精品演出,开创了“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模式。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已累计播放190余场,点击量近50亿次,成为国家大剧院重要文化品牌、中外表演艺术领域的重要文化事件。

坚持传承发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作为一座年轻的剧院,国家大剧院始终立足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定位,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用现代艺术表达、呈现历史文化精粹。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话剧《林则徐》等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滋养,也记录了国家大剧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坚持创新发展。“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1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守正创新是国家大剧院发展的行动指南。国家大剧院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推动剧院在运营模式、艺术生产、传播推广、管理服务、硬件设施等领域不断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介有机融合,实现了很多个“第一次”,完成了很多个“不可能”。国家大剧院坚持科技赋能艺术,成为全球首家5G信号全覆盖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完成了舞台艺术“8K+5G”全球首次直播,成就了中外表演艺术领域的许多佳话。

坚持开放发展。集千古之智,纳四海之慧,中华文明拥有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文化外交的使者,一直致力于推动各国人民以艺通心、以文会友。剧院发起成立了世界剧院联盟,举办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为中外表演艺术机构发表观点、建立联系、畅通合作搭建了桥梁,有力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2022年11月,国家大剧院代表团赴瑞士、奥地利、德国进行交流访问,开启了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表演艺术领域相关机构的首次文化出访。今年,大提琴家扬·沃格勒、钢琴家布赫宾德,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等世界知名艺术家、艺术院团纷纷受邀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捷杰耶夫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奏响一曲《红旗颂》,维也纳交响乐团演奏了《我和你》和《雪花》,这种不同国家间平等、友善、开放的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表演艺术行业落地生根。

坚持包容发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国家大剧院始终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胸襟,“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气度,虚心学习借鉴当代剧院运营和艺术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广泛汇聚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艺术门类的表演艺术精华。从传承民族文化的地方戏曲,到举世瞩目的世界名团名家,国家大剧院为各类优秀表演艺术敞开大门,满足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打造六大平台  推动文化艺术传承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广阔的载体和平台。国家大剧院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蓄势聚能,创新打造表演艺术中心平台、主题原创艺术平台、艺术普及教育平台、综合艺术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数字文化传播平台六大平台,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剧院各项事业高质量蓬勃发展。

汇聚全球精品,打造表演艺术中心平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家大剧院汇聚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品。来自国内外的800多家演出院团、30多万人次艺术家曾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平均每年上演近900场商业演出。近年来,国家大剧院聚焦民族文化建设,推出了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新时代新气象的文艺佳作。此外,国家大剧院每年策划推出歌剧节、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舞蹈节、国际戏剧季等品牌艺术节,为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展演展示搭建了广阔平台。

追求卓越品质,打造主题原创艺术平台。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国家大剧院始终把艺术创作当作中心任务,将优秀作品视为立身之本,让世界经典艺术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同时又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积极探索民族艺术发展之路,制作推出了一大批体现民族特色、时代主题的现实题材原创作品。中西合璧、交融互通。国家大剧院坚持艺术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三精”标准,制作推出的作品已达100部。舞剧《天路》荣获文华大奖,话剧《十字街头》《基督山伯爵》、歌剧《托斯卡》、舞剧《冼星海》等中外作品广受好评。

坚持文化为民,打造艺术普及教育平台。艺术普及教育是提升公众文艺素养和鉴赏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国家大剧院秉承公益为民的理念,致力打造亲民、为民、惠民的艺术殿堂。“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百场公益演出”“国际歌剧电影展”“艺术放映厅”等公益惠民活动备受观众追捧;“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等为青少年提供了艺术的养分;“大剧院里的思政课”邀请莘莘学子走进剧院观摩经典演出,在生动实践中感受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国家大剧院已举办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1.4万场次,惠及520余万观众,艺术普及的“滴灌工程”真正做到了全面覆盖、润物无声。

丰富艺术呈现,打造综合艺术展示平台。国家大剧院立足多元视角,推出跨界融合的主题艺术展览,拍摄制作高清舞台艺术电影,优化升级艺术空间环境,将大剧院打造成人民向往的艺术殿堂。从“薪火相传 时代丹青——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展”“地球的红飘带:长征三部曲——沈尧伊连环画作品展”到“皖乐徽声——安徽音乐与戏曲文物展”“京韵·婺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流展”,再到国外精品艺术展例如“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等,国家大剧院至今已推出600余场各类主题艺术展览,涵盖文物、绘画、摄影、雕塑、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

携手交流互鉴,打造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文艺是世界语言,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已与130多个国家的400多家国际艺术机构建立了联系,与38个机构在资源互换、联合制作、人才交流等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到访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巡演,跨文化交流合作呈常态化发展趋势。2020年国家大剧院倡议设立世界剧院联盟,已有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30家艺术机构成为联盟成员。此外,国家大剧院与英国、阿根廷、乌拉圭的艺术机构以及韦尔比耶音乐节、琉森音乐节、德累斯顿音乐节等知名古典音乐节合作呈现的线上演出,获得广泛关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精彩演出、原创歌剧《夏日彩虹》等8部作品及线上节目分别亮相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电台、电视台,反响热烈。

顺应时代发展,打造数字文化传播平台。国家大剧院以智慧剧院建设为引领,深度挖潜数字化发展前沿成果,坚持以科技赋能艺术,一方面不断深化“双演”模式,另一方面致力于超高清视频技术在艺术传播推广领域的应用。从“8K+5G”直播到“8K艺术影像展”,从VR、AR、XR绚丽呈现到高保真音效打造,大剧院给观众带来的是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视听震撼,构建出基于舞台又超越舞台的视觉世界。

担当使命责任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办剧院是一项伟大事业,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潜移默化的浸润,更需要水滴石穿的坚持。在新形势下,国家大剧院要主动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国家艺术殿堂要时刻做到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让剧院成为城市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场所,涵养社会文化生态。

以高站位承担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今年下半年,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将正式开幕运营。届时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的“一院三址”格局正式形成,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剧院群。针对国家大剧院的“综合性”、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专业性”、北京艺术中心的“现代性”,国家大剧院将进行差异化运营,多维策划各门类演出,解锁剧场的多重可能,推动形成“三址”联动、互促互补的良好局面,以高站位引领新时代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以高标准扎实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国家大剧院是面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与国际艺术机构互融互通、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今年4月,国家大剧院启动了最遥远的一次巡演之旅——首次对南美进行文化访问。国家大剧院还积极打开文化艺术“请进来”的大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今年第一位到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国外大提琴家扬·沃格勒,在演出期间,观看了由盛小云主演的苏州评弹。他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主动找到盛小云交流,邀请她参加德累斯顿艺术节,希望她将评弹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德国。未来,国家大剧院将持续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积极推动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艺术作品“扬帆出海”,让中国优秀文化闪耀世界舞台。

以高质量不断为人民奉献艺术精品。国家大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打磨推出一批春风化雨、温润心灵,给人力量、导人向善的文艺佳作,切实做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今年5月23日,正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1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带着原创舞剧《杨家岭的春天》回到新中国文艺诞生的摇篮——延安演出,用一部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作品,致敬历史以及创造历史的伟大人民。在观看演出时,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落泪。一位陕西舞蹈文艺工作者激动地说:“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好作品来到陕西,滋养陕西的文艺工作者。”这也让国家大剧院更加坚定了文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信心、决心。

以高效率推进剧院创新发展。无论是艺术生产创作,还是剧院运营管理,创新始终是高效发展的基因密码,“艺术+科技”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家大剧院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平台资源优势,继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断探索打造云演出、云录制、云展览、云观影等线上艺术品牌。同时,运用VR、AR、XR、全景声等新兴技术丰富艺术表达,通过“5G+4K/8K”传输技术优化传播品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品投放的精准度,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彩、立体、多元,可感知、可触及的数字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王宁,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

責任编辑 / 金蕾蕾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现代文明国家大剧院
2023 年“美育芳草”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节开幕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骆驼祥子》被国家大剧院搬上歌剧舞台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