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辉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当前,我国致力于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推进国内市场一体化,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河南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为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因此,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要条件之一。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之一。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有助于探索适合河南省实际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升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也有助于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1.1 粮食生产
2021 年河南省农业生产遭遇洪涝灾害影响,粮食总产量6 544.2 万t,比2020 年减少281.6 万t,仍居全国第二位。在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中,小麦、玉米、稻谷和杂粮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中小麦和玉米在省内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前列。此外,河南省积极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产业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以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1.1.2 畜牧业生产
畜牧业是河南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生产已形成以猪肉、牛奶和鸡蛋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近年来,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畜牧业的规模和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
1)生猪产业。猪是河南省畜牧业中的主要畜禽,猪肉产量和养殖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2021 年,河南省生猪存栏4 392 万头,出栏5 802 万头,分别居全国第1 位和第3 位。随着河南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猪肉产量也在逐年提高,2022 年猪肉产量已达到426.78万t。2)牛奶产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重视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河南省牛奶生产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22 年牛奶产量达到212 万t,居全国第5 位。3)家禽业。2021 年,河南省鸡蛋总产量达到446万t。此外,鸭肉、鹅肉等禽肉也是河南省畜牧业的重要产品。总的来说,河南省畜牧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品种不断丰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1.1.3 蔬菜和水果生产
河南省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为蔬菜和水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蔬菜生产大省,河南省蔬菜常年播种面积在166.67 万hm2左右,总产量保持在7 000 万t 以上,均位居全国前列。在水果方面,2020 年河南省苹果产量达407.57 万t,同样位居全国前列。
1.2.1 传统渠道
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以传统渠道为主,包括批发市场-商超、批发市场-农村集市等形式,保障市场的基本供给。河南省已建成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0个,培育发展了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
1.2.2 现代渠道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商平台发展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2022 年,河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985 亿元,同比增长8.1%,农村电商应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同时,河南省大力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累计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21 个,村级服务站点2.35 万个。电商服务站作为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不仅能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而且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对推动农产品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数字经济对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提升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使农产品的流通信息更加透明化和精细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完整的产品信息,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加快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使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更加多元化,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降低流通成本。3)加快农产品品牌化进程,使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和信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4)推动农产品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与电商、物流、金融等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丰富流通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牵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河南省以18个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载体,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集群,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数据标注企业,但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然存在一定差距[4]。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 年)》,河南省在2019 年区域数字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13位,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3 位。然而,在城市数字经济竞争力排行榜前15中,河南省未有城市入选,中部六省中仅有武汉市入选。这表明河南省的数字经济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差距较大。尽管河南省在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体竞争力不足,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缺乏相关规划和政策支持,需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的发展[5]。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户往往缺乏市场分析能力,习惯跟随政府的大方针。但是,由于河南省乡村互联网覆盖率相对较低,即使相关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农民在信息获取上仍存在困难之处。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特性使得有效信息的收集整理效率低下,信息的局限性也使得生产流通中仍存在盲目性。可见,对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服务不到位和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导致了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获取不及时。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但是,信息化人才的缺失导致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难以落地,也限制了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信息化人才缺少是目前制约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直接影响到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河南省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大,但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特别是在物流设备和冷库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大限制了农产品的远程运输和市场拓展。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冷库105.91 万m2,冷库容量达353.17 万t,居全国第5 位,但与山东省、上海市等地区仍有不小差距,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待提高。一些冷链物流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导致出现冷链设备使用寿命短、冷链配送不及时、配送成本高和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此外,虽然河南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注册数量达到853 家,但整体发展规模较小,没有实现规模效应,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全省冷链物流产品多采用自由物流模式,易造成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高达3.78 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 779 家,年产值更是达到2.3 万亿元。为了促进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推动数字化企业和信息化平台发展,加速产业链上下游融合。此外,引导农民应用信息化平台,创造农产品流通新业态,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为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数字经济的应用至关重要。物联网技术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智能控制生产管理及监控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通过数字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运输仓储技术、包装技术和冷链技术等物流技术也可以向网络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农产品周转频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进一步促进农产品流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实现两者的一体化发展。
河南省相关部门和农产品流通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高校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同时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合作研发、人才委托培养等方式来增加信息化人才的供给量。农产品流通企业可以积极引进信息化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沟通与技术交流,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降低信息传递成本。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发展。1)充分发挥统筹规划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物流的管理,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收集各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方的信息,提供农产品物流信息查询和决策支持服务,为企业和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2)加强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物流网络建设。3)鼓励企业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