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
(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辽宁鞍山 114000)
稳粮、扩油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稳定粮食生产、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农业调整的重点方向。大豆和玉米分别是辽宁鞍山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如要进一步增加产量,又要兼顾两者的种植面积,就需要改变当地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鞍山地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始终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在21.33万hm2以上,产量140万t以上;在不减少玉米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此背景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得以发展完善。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因此,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实现稳粮食、增产量的有效途径。
虽然近几年鞍山地区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农户思想观念传统、种植观念落后、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使更多的种植户了解掌握应用此项技术,需要就该技术的优势、技术要点等开展深入分析并宣传推广,可从根本上解决大豆和玉米种植中存在的耕种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节约了土地和肥料,实现大豆及玉米的双丰收。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即为在相同的耕地上同时进行玉米和大豆的种植[1]。在田间先种植玉米,之后利用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隙种植大豆,实现了土地及光照资源的充分利用;二者采取宽窄行种植、形成带状结构,采用机械化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空间及成熟时各株间的光照条件等,均可对其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此种植方式更能适应我国现代化机械化耕种趋势,大大缩短了传统模式的耕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1]。
玉米与大豆进行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实现玉米、大豆的同时种植,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采取独特的带状复合结构种植,实现2种作物的丰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率,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
大豆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固氮作物,其体内所需要的氮量中,大豆固氮作用提供的氮占比达到了30%,且大豆的固氮作用也利于提高氮磷肥的利用率。由此可知,通过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对土壤中的氮素进行吸收利用,利于降低施肥成本,提高地力水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通过大豆的固氮作用不仅可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氮源,还可供给玉米生长中所需要的氮源;而玉米在生长中根部分泌的酸性物质能将土壤中不能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分解,为大豆提供更多可吸收的养分。整体来说,通过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提高了耕地的地力水平,利于玉米、大豆的增产增收。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保证了玉米播种面积,且大豆与其形成互补的种植生长方式,此种模式下,玉米的茎秆可以为大豆提供遮阴的效果,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利于大豆的高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2 种作物之间形成良好的镶嵌生态模式,玉米的受光由单一净作模式下的平面受光转为立体多面受光,每行均发挥出很好的边际优势,在玉米不减产的基础上可实现大豆增产1500~2250 kg·hm-2的效果。
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不仅有利于种植户的增产增收,而且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家稳定粮食生产及提升大豆产量。按照国家稳粮、扩油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辽宁省2022年进一步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全面推广优质高产高蛋白大豆,部分地区推广了油料大豆,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耕地优势,全面发展多种种植模式。农业生产的根本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种植模式,2022年辽宁省加大了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补贴,严格按照补贴标准、玉米大豆实际种植面积开展补贴工作。由此可知,此模式的推广,不仅实现了增产增收,还可获得国家补助,激发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推广玉米、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时,首先是科学选择地块,要求地势较为平坦、土质疏松透气,充分整平地面,清理干净土层中的杂物,耕作层深度控制在约20 cm,之后备播[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一定要注重品种的选择。玉米品种选择上可根据鞍山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以株型紧凑或者半紧凑、株高较矮、耐密植、抗倒伏能力强、早熟或者中早熟、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为好,要求穗上部叶片与主茎之间的夹角在21°~23°,结合鞍山实际,可选择农大372、豫单9953 等品种。大豆品种选择上以耐密植、耐荫、抗倒伏能力强、分枝少且主茎结荚数多、中晚熟、不易炸荚、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品种为好,结合鞍山地区实际,可选用齐黄34、石豆936 等品种。要求大豆的成熟期晚于玉米,可以充分利用成熟后玉米叶的遮光作用而实现丰产。
品种确定后,在播种前精心选择没有病虫害发生、个体饱满、色泽健康的种子进行晒种、拌种处理[2]。一般晒种3 h 左右,利于提高发芽率。之后为了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及抗倒伏效果,建议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一般选择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进行玉米种子的拌种,用量为玉米种子1 kg 拌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5 mg 左右。大豆种子的拌种药剂可选择根瘤菌制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等。拌种完成后尽快完成播种。
结合气候条件及品种特点等,确定适宜的播期,尽量缩短2 种作物共同的生长期,尤其是生殖生长共同期,以确保其长势、取得高产[3]。一般玉米播种时间在适播期内宜早,大豆在适播期内宜晚,具体的结合实际气候而定。结合鞍山地区实际,玉米、大豆的播种可同时进行,可选择一体化专用播种机对大豆、玉米同时进行精量播种,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也可选择不同的机械、更换播种盘等方式分开进行。
在适合的品种搭配基础上,合适的间距有利于实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高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及所选品种的特点,做好行距、株距等参数的具体设置,一般控制玉米密度为单作模式下的80%以上、大豆密度为单作模式下的70%以上。目前主要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涉及到的类型很多,如2 行玉米+4 行大豆,或4 行玉米+6 行大豆等[4]。间距控制在能使正常的农业机械进去操作即可。一般的农用机械设备都能够在150 cm 的宽行距下正常耕作。通过控制合理的间距实现农业机械收割,大大节省了耕种时间,提高了耕种效率。
1)扩大作物的间距。即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下,利用植株的生长特性采取宽窄行播种的方式,将玉米与大豆的间距适当扩大,而玉米之间的间距适当缩小。目前鞍山地区一般选择大豆2 行+玉米4行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宽行在150 cm 左右,宽行内播种2 行大豆,行距在40 cm 左右,播深3~4 cm;窄行40 cm 左右,播种玉米2 行,播深4~5 cm,大豆行与玉米行保持距离50 cm 左右;此种模式下可以推广机械化。适当缩小玉米之间的间距,玉米种植密度较单独种植模式下稍有降低,但是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拥有边行优势的玉米产量没有明显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大豆的丰产[5]。
2)缩小作物的株距。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小行之间的行间距、玉米与大豆的穴间距等进行适当缩小,可实现种植密度的整体增加,最大化取得丰产。具体的间距及穴距可结合地块及所选玉米、大豆品种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鞍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播种密度在7.5 万株·hm-2左右,单株玉米之间的株距控制在20 cm,每穴种植1 株玉米;大豆播种密度为15万株·hm-2左右,穴距控制在20 cm 左右,每穴保留2株大豆,玉米与大豆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2 cm 左右。
2.5.1 控旺防倒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大增强了玉米的边际效应,倒伏减产的风险大。一旦发现大豆、玉米植株有旺长趋势,则需要在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大豆刚开花阶段分别选择矮壮素、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00~750 g·hm-2等叶面喷雾,可以对株高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提高植株抗倒伏的能力[2,6]。
2.5.2 科学施肥
施肥时要对玉米、大豆进行统筹,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及带状复合种植的目标产量等来确定施肥方案。对于玉米,施氮量与玉米单独种植模式一致,一般为240~360 kg·hm-2,可选择氮含量满足要求的玉米专用控释复合肥。对于大豆,施入平衡复合肥(氮肥含量14%的复合肥150~375 kg·hm-2)。播种时全部作为基肥施入,播种、施肥机械化一次性完成。玉米施肥器在玉米带两侧20 cm 左右的位置开沟,或者在行间开沟,大豆施肥器在大豆带内的行间开沟施肥。
2.5.3 防除杂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杂草的防除策略为“封定结合”,以芽前封闭除草优先,使苗后杂草防除的压力有所缓解。苗后的除草关键期在刚出苗1~2 周内。杂草防除需要结合田间杂草的类型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除草剂。播种后到出苗之前这段时间,如果田间杂草主要为禾本科类时,封闭除草的药剂选择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等;如果杂草类型为单子叶与双子叶共存,则封闭除草的药剂选择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等喷雾。如果田间芽前除草未取得较好的效果,则在玉米、大豆植株出苗后尽早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对茎叶进行处理,一般以大豆处于2~3 片复叶、玉米处于3~5 叶、杂草处于2~5叶时防治为好。
结合田间杂草实际情况,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药剂,要求遵守安全间隔期、杜绝长残留除草剂的应用。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剂量实施,如果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低于3%,则以药剂适合剂量的底限值进行喷药;如果有机质含量≥3%,则以药剂适合剂量的高限值进行喷药。选在无风、最低气温≥4 ℃的晴天10:00之前、16:00 后进行防除,效果最佳。只要把握好喷洒用量和时间,就可以有效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从而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2.5.4 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免农作物遭受外界因素侵害。在玉米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可利用赤眼蜂等天敌生物进行防治,也可以在玉米上喷洒辛硫磷颗粒剂750~1500 g·hm-2等进行防治。大豆在生长期间易生豆杆黑潜蝇,要及时关注、提前预防,可以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75%灭蝇胺等药剂进行防治,每周喷1次,连喷2 次。另外,在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蜘蛛、蚜虫等虫害的防治,喷施相应药剂避免损害玉米、大豆秧苗[6]。
玉米、大豆的收获期不同,复合种植时,需要结合实际成熟情况分别进行收获[7]。大豆黄熟期到完熟期之间、玉米黄熟期可以进行收获。大豆的收获标准:叶片豆荚变褐,豆荚饱满,手摇大豆茎杆有“哗哗”的响声,此时及时收获,尽快脱粒晒干储存。玉米的收获标准:籽粒变硬,植株变黄,果穗苞叶干枯,中部籽粒上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此时及时收获、晒干、储存。收获时采用机械化收获。
在实际生产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已经突显:节约耕地、稳粮增产、增收等,有着很好的种植效益,且可以实现土壤条件的改善,促进各地农业稳定发展。鞍山地区未来将继续响应国家稳粮生产、扩种大豆的政策,进一步在确保玉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优质高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广该模式需要掌握和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品种,应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确保鞍山地区玉米和大豆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