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实践与成效

2023-08-24 06:24阳,王
南方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暗管盐渍化盐碱地

陆 阳,王 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宁夏银川 750021)

宁夏灌区2000 多年的农业灌溉历史也是与土壤盐渍化做斗争的历史。土壤盐渍化影响土壤的环境条件及土壤肥力的改善,从而影响到作物生长及产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灌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空间[1]。

防治与改良土壤盐渍化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是涉及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盐碱地改良利用,符合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能有效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与土地资源利用率。

1 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与研究的历程

宁夏土壤盐渍化治理与研究已走过了近70年的历史。1955—1962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灵武农场、平罗前进农场、平罗小兴墩盐碱土改良及灌溉试验站,宁夏水利科技从盐碱地改良起步。1962 年宁夏成立盐碱土改良试验站,1963 年成立宁夏盐碱化防治办公室,工作职责由1959年成立的宁夏水科所承担。

1955—1969 年,宁夏水利科研围绕土壤改良、适盐种植等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工作。1955—1958 年与水利部、中科院、陕西、甘肃等有关部门协作,在灵武农场、前进农场开展土壤盐碱分布勘察监测,在青铜峡灌区布设地下水观测井570 眼,进行盐碱土冲洗试验、白僵土研究及作物耐盐极限等科研工作;1959 年在同心王团开展苦水灌溉试验;1963 年在贺兰县进行了排水沟排水效益、水稻冲洗、土壤改良等盐碱综合防治试验;1969年粉煤灰改良试验研究。

1976 年后,宁夏水利科研在延续开展土壤改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重心向工程治理技术转移。1976 年开展银北竖井排水降盐试验,建立了8 个竖井排灌试验区;1978—1982 年宁夏建设5000 余眼排水机井、10座电排站。1980年在永宁县建成宁夏第一个暗管排水试验区;1997—1999 年,在永宁、青铜峡、中宁、中卫四县区开展暗管排水效果研究。1999—2004 年大规模建设暗管排水工程,全区建成暗管排水面积近2 万hm2。进入21 世纪,根据新时期灌区发展的需要,将各类改良技术进行集成,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2010 年开展了北部片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土地利用研究,2013—2017 年,开展了百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措施应用监测与评估,2018 年针对宁夏扬黄灌区逐年显现盐渍化新问题,开展了扬黄灌区盐碱地改良方案专题研究。

2 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技术措施

宁夏引黄灌区在两干多年的灌溉农业生产过程中,始终与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和改良利用相联系,而且处于不断发展演变中。从1956年至今,引黄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发生演变过程为减轻→加重→减轻→整体减轻与局部加重→减轻。20世纪90年代后期,扬黄灌区投入开发建设,开发前期只有部分地区发生了轻度盐化;随着灌区土地开发面积增加,经过多年灌溉,形成次生盐化[2-4]。

土壤盐渍化演变历程是可逆的动态变化,人为因素在盐渍化发展趋势中起主要作用,受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变化。经过多年实践,宁夏土壤盐渍化治理取得了一系列经验与技术成果,形成了水利、农业、物理、化学、生物改良土壤盐渍化的技术体系[5-10]。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排水改良措施[包括沟道(明沟)排水、井渠结合灌排、暗管排水改良]、冲洗改良措施、种稻改良措施、节水灌溉改良措施、物理化学改良措施(包括施用脱硫石膏、土壤调理剂、生化黄腐酸、糠醛渣、醋糟、增施有机肥等化学措施,引洪漫淤、压沙治盐、客土改良等物理改良措施)、农艺改良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起垄种植等)、生物改良措施(主要是种植耐盐碱植物),以及配套的管理改良措施等。

3 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的实践及成效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开展土壤盐渍化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治理成效。根据调查结果及遥感影像资料,青铜峡银北灌区盐碱地面积比例从1962 年的72%降低至2019 年的45%,卫宁灌区盐碱地面积比例从1961 年的41%降低至2019 年的15%左右。灌区土壤盐渍化的程度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是灌区历史上盐渍化程度最低时期。

梳理近年来开展的灌区不同试验区盐碱地改良实践,主要包括上宝闸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蛟龙口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平罗东风井渠沟结合调控地下水位改良盐碱地实践、不同灌排模式种稻改良盐碱地试验示范、冲洗改良盐碱地实践、平罗县深翻冲洗改良盐碱荒地试验示范、农垦系统盐碱地改良实践、化学措施改良实践等。

3.1 国土开发北部片区盐碱地综合治理

2009—2013 年,实施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北部片区以盐碱地改良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涉及平罗县、惠农区、贺兰县、灵武市、永宁县以及农垦系统的29 个乡镇29 个项目片区,总面积9.43 万hm2。项目区盐碱地治理措施主要有3 个方面:1)水利工程措施方面,实施了节水灌溉和排水改良等措施;2)农业改良措施方面,实施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合理耕作、绿肥种植、秸秆培肥、施用有机肥、以渔治碱等;3)化学改良措施方面,包括施用土壤调理剂、燃煤脱硫废弃物改良、腐殖酸类肥料改良、炉渣改良盐碱地等。

2015 年,各市(县、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耕地面积较2009 年均有扩大,盐渍化面积较2009 年均有减少。其中,惠农区盐渍化面积减少0.53 万hm2,减小比例为24.3%;银川三区(兴庆、金凤、西夏)在耕地面积扩大0.57 万hm2的情况下,盐渍化面积减少0.03 万hm2。轻度盐渍化面积减小幅度相对较大,减小比例为2.1%~18.0%;重度盐渍化面积减小比例为2.4%~4.7%;中度盐渍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市(县、区)2015 年地下水埋深较2012 年均有所增加,其中2013年增幅较明显,贺兰县年均地下水埋深增幅最大(0.52 m),平罗县年均地下水埋深增幅最小(0.08 m)。

3.2 银北灌区百万亩盐碱地治理

2013—2017 年,实施银北灌区百万亩盐碱地治理重大工程项目,分别由水利、农发、国土三部门完成,其中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干沟治理和部分支沟治理,农发部门负责支干沟治理和暗管排水工程建设,国土部门负责支沟治理;田间斗农沟清淤工程由各市县分年度实施完成;林业部门负责沟道生物治理措施;农业部门后续开展优化作物布局、秸秆培肥、种植绿肥、机械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磷石膏等治理措施。项目区盐碱地治理措施主要有2个方面:1)水利工程措施方面,实施了骨干排水沟道治理;2)农艺改良措施方面,应用了秸秆培肥改良、机械深翻深松、激光平地等技术,以及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产品。

根据2018年调查资料显示,银北地区非盐渍化耕地面积从工程实施前8.10万hm2增加至9.40万hm2,增幅16.1%,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由47.24% 提高至54.86%;盐渍化面积从工程实施前9.04 万hm2减少至7.74 万hm2,减幅14.4%,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由52.76%减少至45.14%;其中轻度盐渍化耕地面积从工程实施前4.69 万hm2增加至5.02 万hm2,增幅7.2%,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由27.33%提高至29.3%;中度盐渍化耕地面积从工程实施前2.95万hm2增加至2.11万hm2,减幅28.5%,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由17.2% 减少至12.3%;重度盐渍化耕地面积从工程实施前1.41万hm2减少至0.61 万hm2,减幅57%,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由8.23%减少至3.54%。2017 年较2012 年4 月地下水埋深1.0~2.2 m 面积从1596 km2减少至1590 km2,减少6 km2;2.2~3.0m面积从994 km2增加至1117 km2,增123 km2;3.0 m以上的面积从922 km2减少至805 km2,减少117 km2。

3.3 扬黄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

2016 年7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提出启动实施银南地区盐碱地改良工作,把扬黄灌区盐碱地治理和扶贫开发、高效节水灌溉结合,同步治理。2016—2020 年,实施了宁夏银南地区盐碱地治理工程,涉及银南地区的永宁县、灵武市、青铜峡市、利通区、沙坡头区、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共9个县(区)及农垦系统5个国营农场。受益面积13.38万hm2,改良盐碱地面积3.59 万hm2,其中银南引黄灌区2.69 万hm2,银南扬黄灌区0.90万hm2。

扬黄灌区2018年实施盐渍化改良面积1328.07 hm2,2019 年实施面积1521.40 hm2。进行抽样监测,非盐碱占总抽样数的80%、轻度盐碱化占总抽样数的10%、中度盐碱化占总抽样数的5%、重度盐碱化占总抽样数的5%,较工程实施前,非盐化面积占比增加65%,轻度盐化面积占比减少59%,中度盐化面积占比减少7%,盐碱地分布面积明显降低。

4 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模式集成总结

根据灌区土壤盐渍化成因,针对形成盐渍化的关键因素和治理的关键环节,以研究取得的核心技术措施为重点,按照模式集成的原则、方法,将高效节水灌溉改良、排水改良、农业改良、物理化学改良、管理技术进行有机配套组装。根据灌区特点,组装集成了2个技术模式:1)渠灌、井、沟、站、暗管排水改良模式,包括“渠道防渗衬砌+节水灌溉+明沟排水+农业改良技术+管理技术”“渠道防渗衬砌+节水灌溉+暗管排水+明沟排水+农业改良技术+管理技术”“渠道防渗衬砌+井渠结合+沟道排水+农业改良技术+管理技术”“渠道防渗衬砌+节水灌溉+沟道+电排站联合排水+农业改良技术+管理技术”等;2)节水灌溉、井、沟排水改良模式,包括“机井水+节水灌溉+农业改良技术+管理技术”“黄河水+节水灌溉+骨干沟道排水+农业改良技术+管理技术”等。

5 完善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思路及建议

5.1 思路

盐渍化治理过程缓慢、长期,应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排、灌、平、肥、林,使盐渍土改良走向良性循环。总结多年土壤盐渍化治理经验,宁夏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核心在于控制灌区地下水位埋深、减少潜水蒸发,关键在于加强排水工程、节水工程、农业、生物、化学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因此,治理思路建议坚持以节水为中心,改变传统排灌方式,合理开发灌区内地下水资源,发挥重视排水设施作用,应用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农业水价、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转变重建轻管为建管并重[11-12]。

5.2 建议

5.2.1 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对灌区盐渍化治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加强灌溉系统的配套建设,提高输水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输水损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定额,减少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控制地下水埋深。定期利用地面灌溉进行冲洗,避免盐分在表层土壤集聚。

5.2.2 保证排水系统通畅

加强引黄灌区已建引排水系统的维护,落实排水系统维护及运行经费,确保排水系统通畅。扬黄灌区要根据盐渍化的成因、排水条件,科学合理规划骨干排水设施,优化高效节水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盐渍化治理方案。

5.2.3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引黄灌区盐渍化成因主要是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防治盐渍化的关键是控制地下水位。扬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的产生主要是不合理灌溉、地形变化大局部洼地、土壤下部存在障碍土层和高含盐土壤母质等。因此,防治盐化的关键是根据盐渍化成因,因地制宜确定针对性治理方案,实施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成效。

5.2.4 加强农艺改良措施应用

农艺措施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所有盐渍区治理并应长期实施,农艺改良措施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措施。

5.2.5 近期和长期相结合

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必须制订统一的规划;既要有近期切实可行的内容,又要有远期可预见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次生盐渍化防治才能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暗管盐渍化盐碱地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铺设不同反滤层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甘肃苏干湖湿地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变化
南通通州查处暗管偷排企业 正面调查受阻挠 调取水量来突破
印染企业主私设暗管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移送行政拘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