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云 莫颖茵 刘爱玲 高婧 郑少敏 李佳霓
1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广州,510160;2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006
中医“治未病”理论历史悠久,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思想理念包含“未病先防、欲病防作、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是富含中医学特色的预防医学理念,并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断丰富发展,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目前,学术界对“治未病”认知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民和医务人员,对“治未病”患者的研究较少[2-3]。患者作为直接体验者,分析患者认知情况有助于启发和改善“治未病”的医疗现状,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医医疗机构患者的调研情况,侧重探析患者对于“治未病”的了解度与影响因素,阐述患者认知现状,分析年龄、学历、户口性质、婚姻、职业、医疗保险等因素对认知度的影响,并在健康管理领域、政策建议上提出相应意见,进而为继续调整和优化“治未病”认可度及普及度提供参考。
2022年5月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按广州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的地理位置选择4个调研区域,分别是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随机抽取2周内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看过中医治未病科门诊或1年内定期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按各医疗机构治未病科月门诊量的5%计算样本量。每个区调研约150例,共调查约60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10%无效样本估计量,实际调查人数为660例。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经专家审定和预调查后使用,包括一般资料、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了解情况、接受度以及对中医“治未病”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等内容。
运用 Epidata3.1 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二项logstic回归。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赋值为1,将一般、不太了解、非常不了解赋值为0,以了解程度为因变量,对可能的因素进行χ2检验,二项logstic回归分析。
本次调查共完成66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5.45%。一般资料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630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630例样本中有38例(6.0%)认为非常了解中医“治未病”,153例(24.3%)比较了解中医“治未病”,118例(18.7%)和21例(3.3%)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中医“治未病”,297例(47.1%)一般了解;有202例(32.1%)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时间在1年以上,257例(40.8%)每月在中医“治未病”服务上的费用是每月100~500元,有299例(47.5%)每月接受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次数在1~5次。目前,患者了解中医“治未病”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偏好是手机、网络(57.9%、61.6%),家人、朋友、邻居(34.3%、47.5%)和广播、电视(31.9%、43.8%)。见表2。
表2 630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了解途径的情况分析[例(%)]
从卫生服务需求来看,患者接受中医“治未病”以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服务形式以中医“治未病”门诊就诊和社区义诊咨询为主,影响患者接受中医“治未病”的因素包括服务内容、效果和支付费用。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提升期望主要集中在服务内容多样化、合理收费和完善服务过程安排。见表3。
表3 630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患者接受中医“治未病”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以性别、年龄、学历、户口性质、婚姻状况、月收入、职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作为自变量,对治未病的了解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户口性质、月收入、职业、医疗保险6个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630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的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6个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二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回归过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入二项 logistic回归模型,变量进入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水准 =0.05,剔除水准为β=0.10[3]。模型系数的Omnibus检验,P<0.05表示本次拟合的模型中,纳入的变量中至少有一个变量的OR值有统计学意义,即模型总体有意义。Hosmer and Lemeshow test是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其P值为0.266(即P>0.05),表示当前数据中的信息已经被充分提取,即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职业进入回归方程(P<0.05)。学历越高对治未病的了解程度越高,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是初中及以下的4.186倍,本科学历是是初中及以下的2.954倍,在职业情况上,无固定职业的了解程度最低,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管理层的了解程度最高,是无固定职业的3.559倍。见表5。
表5 630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患者二项logstic回归分析
中医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对“治未病”的认知程度不高,需加大宣传。有30%左右的患者对治未病是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70%左右的患者处于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情况,说明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患者中对于“治未病”观念有一定的普及度,但仍需针对认知度低的群体进行普及和宣传。中医医疗机构患者了解治未病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占比60%左右,应继续在互联网各个平台上(如抖音和微信号短视频)加大对中医治未病的宣传力度,另外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委会途径了解的比例最低,而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覆盖广泛、能使社区居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多样化需求[5]。所以,必须加大社会卫生服务机构对治未病的宣传,将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融入社区卫生中心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可以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6-7]。
患者接受中医“治未病”以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说明患者对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任,在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时间在一年以上,每月在中医“治未病”服务上的费用,和每月接受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次数上,这些指标表现均良好,说明虽然对中医治未病的广度不足,但是普及深度及普及效果良好。服务内容、效果和支付费用这些均会影响患者是否接受中医治未病,所以中医医疗机构应该着力于这些方面的优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居民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说明在中医基层医疗机构中发展中医“治未病”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在普及观念的推动下,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学历、户口性质、月收入、职业、医疗保险情况的不同在中医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对“治未病”了解程度上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认知现状还有待完善和改进,从学历上看,学历高的人群了解度大于学历低的,从职业上看,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人群的了解度不高,所以需要加大对这两类人的普及度。还需要优化“治未病”服务内容和效果,促进患者对中医治未病从观念上的了解落实到寻求治未病的医疗服务行动上。为促进基层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提升,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尤为重要,“治未病”人员可联合公卫、预保、妇保、儿保等科室共同开展健康咨询、健康宣教等活动。如在不同季节宣讲中医四季养生、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养生等,在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的防治宣传中,增加中医防治优势等[8-9]。完善健康档案与加强中医治未病指导,对老年人群患者,可通过专人培训、指导填写,进行简易体质辨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统计该片区老年人群的常见体质类型及慢性病、多发病的好发体质。综合分析结果,制定不同体质类型的膳食指导及运动养生指导方案,还可与当地政府或养老机构联合、定期组织太极拳、八段锦的指导、社区比赛等。关于儿童中医调养服务,可以进行目前常见的儿童肥胖、性早熟的调查、防治宣教与指导。可通过小儿推拿、刮痧、三伏贴、三九贴、膳食指导等非药物干预,改善小儿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避免药物滥用,降低儿童肥胖症、性早熟、哮喘、花粉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对于其他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及孕产妇等分类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定相应的中医健康管理流程、进行中医治未病干预评估及追踪随访及治未病满意度调查等工作[10-11]。
按照《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要求,完成治未病科室软硬件的建设,主要包括科室结构、设施设备、人员队伍建设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等。“治未病科/诊室”的日常工作应包括治未病项目的登记、数据收集、“中医健康档案(体质辨识、饮食及用药习惯调查表)”的建立。科室应有治未病服务登记本、建立数据库、门诊电子病历、定期做满意度调查、治未病干预评估及追踪随访等[12-13]。
落实《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和《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支撑县级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丰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服务种类,扩大平台涵盖范围[14]。鼓励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互联网医共体,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药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15]。
作者贡献声明陈劲云:撰写论文、研究设计和实施;莫颖茵:数据收集和整理;刘爱玲:数据分析;高婧:数据管理和统计;郑少敏、李佳霓: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