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男子赛艇队亚高原训练实践

2023-08-22 04:57:24张国培张文皓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3年2期
关键词:赛艇有氧耐力

张国培,张文皓

(1.上海市青浦区业余体校,上海 201700;2.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赛艇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竞速项群[1],比赛距离为2 000 m,属于速度力量耐力性项目,比赛耗时6~9 min。在2 000 m 比赛中,能量供给分为4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比赛出发后的10~15 s,以非乳酸供能为主;第二阶段是加速并转移至途中阶段,以乳酸代谢供能为主;第三阶段是途中阶段,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第四阶段为比赛冲刺阶段,以乳酸代谢为主。研究[2]表明,在2 000 m 比赛过程中桨手的有氧速度耐力至关重要,除起航15~20 桨外,其余赛程均需要坚实的有氧速度耐力作支撑,高水平的竞赛往往出现在后半程1 000 m。

本文对安徽省赛艇男子组(14 名桨手第1 次上亚高原,2 名重点桨手有上过高原的经历)亚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方法、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分析,摸索出适应备战队伍亚高原训练的一些规律,为科学利用亚高原训练和竞赛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男子赛艇队14 名桨手(训练途中2 名队员因伤病退出),平均年龄为24 岁,平均身高为1.92 m,平均体重为88.5 kg,平均训练年限为5 年。

1.2 研究方法

1.2.1 跟踪法

对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指标进行全程统计分析(前期训练计划由中方教练主导,后期由新西兰外教制订)。

1.2.2 测试法

每周四清晨6:30—7:00 空腹安静时抽静脉血。测试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等。

1.2.3 抽样法

统计全组14 名队员的指标数据时,突出程某、杨某2名重点队员的机能和竞赛指标。

2 训练综合情况

2.1 训练基地概况

贵州省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位于贵州省红枫湖,海拔1 240 m,水面宽200~500 m,长16 km,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常年雨量充沛,气温变化小,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 月份,为22~25 ℃,最低值出现在1 月份,平均气温为4~6 ℃。

2.2 训练时间与实施情况

2.2.1 训练时间

先后于2015 年12 月18 日—2016 年3 月31 日(14 周,104天)、2016年12月15日—2017年3月18日(12周,100天)赴贵州红枫湖进行亚高原训练。训练宗旨是以亚高原训练为抓手,通过缺氧环境训练改善队员的心肺系统功能,增加血红蛋白,促使机体携带、运送氧气的能力增强,解决2 000 m 后半程的速度耐力问题。

2.2.2 训练实施(3个阶段)

把亚高原训练分为3 个阶段:前期平原恢复阶段(4~6 周)、初期亚高原适应阶段(3 周)和后期提升阶段(9周左右)。

前期平原恢复阶段(4~6 周):以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最后1 周安排陆上测试(以陆上身体素质和测功仪速度耐力6 km 为主),评价运动员是否可以上亚高原。

初期亚高原适应阶段(3 周):亚高原给队员机体带来一定的不适,特别是年轻队员,直观表现为基础晨脉提高5~6 次/ min,负荷过程呼吸频率短快,竞技能力下滑。训练计划严格以负荷心率为标尺,心率控制在150 次/ min,负荷强度以低强度有氧再生及有氧负荷为主,负荷形式以水上少人艇和陆上跑步为主,周训练负荷量控制在120 km。

后期提升阶段(9~12 周):保持有氧耐力负荷,增加有氧强度负荷量,每周安排1~2 次无氧阈和有氧强度负荷课。在5~6 周时可安排国内外赛事或测试,检验亚高原训练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

2.2.3 训练数据统计

表1是冬训启动阶段队员水上计时测试(控频有氧长划)相关数据,掌握队员的水上有氧能力储备情况,为下一步训练提供参考。

表1 水上训练负荷数据

表2是冬训启动阶段10 名队员陆上专项能力(2 000 m测功仪)相关数据,通过桨频、分段成绩和心率变化数据,测评每名队员的专项做功能力。

表2 陆上专项测功仪测试数据

2.3 机能测试分析

表3是杨某、程某 2 名重点队员7 周的机能生化指标数据。从WBC、RBC、HGB、HCT、CK、BU 等11 个单项数据变化趋势,诊断和评估训练计划的有效性,降低负荷风险系数,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血红蛋白(Hb)是判断血液携氧能力的较为直观有效的指标。统计显示,队员的血红蛋白从平原的(158±2)GL 上升至亚高原训练的(170±5)GL,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低压缺氧引起红细胞增生所致,是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代偿性反应。

血尿素(BU)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氨物质分解的产物,与运动负荷强度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运动员的BU 值平原训练时为(5.3±1.2) mol/dl,亚高原训练期间为(6.3±1.2) mol/d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白细胞(WBC) 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运动员刚上亚高原(1~2 周)其WBC 会呈下降趋势,所以要控制好训练强度和负荷量,做好监控。

3 训练成效

2016 年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分别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国内选拔赛和全国锦标赛,从比赛全程数据来看,男子双人单桨项目后程1 000 m 竞速具备相对优势,竞赛能力呈上升趋势 。

4 建立赛艇项目亚高原训练雏形框架 (表 4)

在累计204 天的亚高原训练中发现负荷训练规律,将冬训期间亚高原训练跨度大概分为3 个阶段。

表4 亚高原训练模式框架分类

一是前期平原准备阶段(4~6 周),帮助队员积极恢复,达到个体能力最佳状况。

二是亚高原储备期(8~10 周),其中含10 天左右的机体适应期,负荷心率在155 次/min 以内,此阶段采用少人艇、低桨频、高功率的长距离稳态负荷划,以重复式训练方法为主,以低强度有氧负荷为主导,逐步递增负荷量,平均每周达到180~200 km,改善队员的有氧耐力。

三是亚高原发展期(6~8 周),在巩固个体有氧耐力的前提下递增高桨频高功率训练课时,加大无氧阈、氧运输训练强度负荷比,采用间歇式训练方法,每周四、周六安排2 000 m、4 000 m 专项控频强度负荷训练。

与此同时,根据赛艇项目特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力量耐力是指肌肉在静态或动态工作时长时间保持肌肉涨力而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能力[3]。亚高原训练期间加大力量负荷比例,每周不低于4 节力量课(循环耐力力量、功能性稳定力量、速度力量),保持专项动作的速度力量。

5 亚高原训练对运动员机体的改变

长时间的亚高原训练使队员的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相对摄氧量和肺通气量得到提高,有氧能力明显增强。血液运输氧的能力提高,减轻了组织细胞的缺氧程度[4],降低了血乳酸,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水平。血乳酸浓度主要由生成和消除乳酸的能力所决定,血乳酸浓度下降可能是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使相同负荷运动后血乳酸的生成减少、消除速度加快所致。从上亚高原前1 周和下亚高原第1 周的测功仪多级负荷测试数据看出,在功率、桨频、阻力负荷相同的前提下,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明显下降,参数坐标向右移动。

6 亚高原训练与平原比赛衔接及收获

亚高原训练后队伍累计参加全国性比赛和测试共6 次,分别是2016 年全国室内赛艇锦标赛暨里约奥运会落选赛国内选拔赛、全国春季锦标赛、赛艇锦标赛、2017 年全运会预赛及决赛。比赛数据反映双人单桨运动员(含年轻队员)后程速度耐力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发现,2 次亚高原训练结束后1 周内比赛训练效益尤为显著,亚高原至平原后的最佳效应期为第7 天和第21 天。

7 建议

在亚高原训练不同时期依据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变化拟定科学的训练方案,提高亚高原训练效益。科学地利用亚高原环境进行训练可有效提高运动成绩,亚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易操作、风险小的训练手段,有其独到的训练效果。在亚高原训练前,做好从平原到亚高原的训练计划(多级负荷测试)、机能监控等准备工作。运动员须具备一定的有氧能力基础,年轻运动员或有氧能力较差的运动员一般不建议进行亚高原训练。体能类有氧耐力型竞赛项目在冬训储备期和赛前专项期(6~18 周)进行亚高原训练效果尤为明显。

猜你喜欢
赛艇有氧耐力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54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1:18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车迷(2017年10期)2018-01-18 02:10:57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探析赛艇运动的体能训练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