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治理视域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创新教学的思考

2023-08-22 06:59赵杭飞
关键词:语言文字外语思政

赵杭飞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外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从语言治理内涵看,语言与国家政治、国防、经济、科技以及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资源密切相关,国家治理离不开语言知识的支持。美国公民教育、新加坡价值观教育、日本个人素质教育和英国的学科渗透性教育等[1-4]都将语言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从全球语言治理看,联合国根据不同语言其特定的节奏、处理和思考事物的方式提出2022年的工作要点:世界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不同语种并存,人类要学会如何利用技术促进语言学习,迎接挑战和机遇。[5]

教育有政治属性[6],语言治理的中国特色应注重教育的政治属性。习近平强调,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7]。语言教育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自己的国家和制度服务。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爱国者,政治立场坚定,能为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做贡献,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服务[6]。课堂是学校实行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教学内容要关注教育适应性,与时俱进,对接产业,对应职业以及对接“十四五”规划,按照《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围绕各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目标,面向2035年作前瞻性布局。所以,将课程思政融入学校教育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教育部于2022年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强调高校要分专业大类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课程思政的意识、综合专业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愈发重要[8];另一方面,鉴于语言治理包括语言文字的本体治理和语言文字使用时各类现象和问题的治理应用,本研究拟围绕外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知识传授并将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融入教学内容的问题,从语言文字的本体治理与高校外语课程、语言文字的应用治理与高校外语课程以及语言治理视域下的高校外语课程教研组织形态建设方面作些思考。

一、语言文字本体治理视域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创新

语言文字的本体治理研究,国内最早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主要开展如文字简化等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涉及语言本体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等构成的语言文字子系统。[9]

本质上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流、互动的过程,语言的交流促成教育基本目标的达成[10],但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任何言语行为和交流的背后实则是符号权力的斗争,[11]因此,各种教育行动体现的正是符号权力运作的过程[12],可以说,语言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语言本体的治理视域下提升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并培养课程思政能力,可以从教学中语言习得的特有规律即语言习得的整体式融合原则运用中能找到相应突破口。

在探讨语言习得的整体性问题时,心理学理论的内化(internalization)观认为,人们习惯于把存在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并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心理活动。[13]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类知识以整体性形式发生,兼有主观和客观性,具有嵌入性、能动性、具身性和延展性。认知是周围环境和身体有机融合的“整体”。嵌入性方式体现了这种融合与“整体”,换言之,这是一种将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的整体式融合。课程思政是一种政治认同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始于知识,内化于情感,终于行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构建,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其在“初级知识获得(introductory knowledge acquisition)”基础上进阶到“高级知识获得(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进而内化为情感和自发的行动[14]。就外语习得的整体性而言,其表现为语言意义不仅体现在语言本体结构中,也体现在社会整体文化中。语言习得必定会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相联系。语言作为社会产物,是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汉字的演变就与中华文化和历史密不可分。另外,人口稠密的地区,语言可能会形成更为复杂的语音和语法结构。与此同时,语言会因为与外界交流的需要而不断演化。在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快速发展下,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和广泛,因而新兴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层出不穷。此外,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也会遭到异化或受到压制。因此,思政元素融入外语教学中,能实现语言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式教学,符合语言习得的整体性本质,有助于抓住语言习得本质,反映新时代的特点与要求,从而推动思政教育。

如前所述,语言和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对于外语课程思政,亦是如此。西方的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存在被西方文化所影响的可能性。因此,外语课程思政应该抵御外来文化的过度影响,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其文化的自信。以英语课程为例,课堂上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传统节日、节气文化、非遗故事、诗词歌赋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此同时,借助专业学习,对比中外媒体、文学作品、政策文件中的思想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当英语课堂上面对一些敏感和有主观色彩的话题,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在进行讨论或阅读文献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总之,通过语言实现在文明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抵御不良西方文化的渗透。

二、语言文字应用治理视域下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

语言文字的应用治理,即针对语言文字在应用中产生的各类现象和问题进行治理,比如语言文字的地位问题、领域语言问题(比如教育语言、语言服务、网络语言等)、语言的传播等[15]。

外语教育和教学实践中,西方理论和模式主导外语学术的生产和人才的培养实践,加之国家意识淡薄,引发了不少教育领域的语言问题。[16]众所周知,早些年外语课程教学在围绕本国思想文化的相关教育上并不太理想,对本土文化教学内容重视也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文化失语”。所谓中国文化失语,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和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而出现“中国文学失语症”一说。后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主要指英文水平高的中国学者,缺失来自自身文化古国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文化风范。因此,近些年一些学者从语言、文学、文化、翻译、国情、教育六个领域,强调从国家意识视野如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资源、中国智慧等视域下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研究。[17]此外,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实践的“轴心”,是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新型外语人才的关键。[18]针对以上在高校师生语言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外语课程+中文课程+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外语和中文两类课放在一起讨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外语和中文同属语言类课程;二是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讲述者具有更宽的视野、胸襟、学识、文化知识,在语言叙述综合修养能力等方面更强;三是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外语课程,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从之前单一语言技能人才的培养到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再到现在“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一些高校走在了前列。这些高校语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顺应了国家时代发展战略的需求。[19]

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与外语学习强相关。中文水平的高低对外语学习影响比较大,有关调查表明,一些学生普遍存在“失语”情况。比如,缺乏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的能力;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不高,[20]不善于用语言文字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有依赖互联网上文章的写作心理和习惯;学术规范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等[20]。借鉴上述语言习得的整体式融合主张,课程思政教学中要注意引发学生“了解汉语、学好汉语”的知识共鸣,激发情感共鸣,培育价值共鸣。语言和社会、语言和世界相联系。学生通过语言熟悉社会、解读世界,有助于提升“外语学科课程+中文课程+课程思政”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效应,促进培养学生勤于学习的积极态度、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以及从事语言治理下的传承和推广汉语工作。[21]因此,汉语言文字的娴熟运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技能,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帮助学生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时,不断强化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接受[22],增强国家意识和母语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

基于语言文字应用治理视域,若要实现“外语学科课程+中文课程+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目标,外语学科、中文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当相互融合,在深度融合中达到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更好地培养拥有“中国心”,具备多语技能、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学目标的统一:要达到整合的目标,外语学科、中文课程和课程思政应该建立共同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第二,课程的重构和整合:外语学科、中文课程和课程思政应该进行整合和重构,确定层次、内容与方式,相互区别、相互补充,既保留各自的特点又协调一致,以达到课程的深度融合。第三,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教师的思想和观念是重要的保证,大学教师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和培训增强“双语、双文化”和思政能力,了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培养自身的教育能力,更好地促进外语教育的深度发展。第四,教学资源的整合:整合外语学科、中文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编写新的教材和整合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完成达成“外语学科课程+中文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最终,通过三者有机整合,可以促进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这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探索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语言治理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群

课程群作为高职院校近些年专业调整的重要成果,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下课程体系的提升改造。即在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增加不同的先进教育技术平台,将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课程统一规划到一起,构建新的课程群。[23]近年来,四川大学等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群思政示范团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实践,建构了三维一体(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课程群。育人目标明确,思政教育融合点清晰。[24]

高校外语课堂语言生活的实践中,“外语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基于教研组织活动提升语言治理的意识,通过不同教研组织形态的互补加以深化。一方面,当前外语教师视野过窄,从国家语言战略的高度就如何为国家战略服务等方面思考问题不多,面对外语人才培养多元化和国家急需复合型人才等培养问题,外语教师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都亟待提升;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固化和个性化教学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也不强,教师需要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结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内容在新形态教研组织中开展教学设计、归纳、提炼相关思政元素。

以“专业外语课程+课程思政”为例,“融合”需要考虑学科教育的全局,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然后结合学科的特点,将思政内容融入到整体教育。有了思政元素内容主题,其深度、广度等方面与时俱进。[25]“外语专业+课程”在体现“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跨学科属性过程中,其内在知识体系以语言、文学、文化等交融交叉建构起来,具有学科交叉性;外在知识体系在哲学和语言、历史、教育、心理等社会科学及生物、数学、化学、计算机、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之中,[26]同样具有跨学科性。跨学科属性使思政元素融入成为必然,具有协同效应的特点。[27]目前,“外语课程+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启动比较晚,探索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的逻辑梳理也还不够清晰,[28]还缺乏系统探讨如何有效将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融合课程思政理论的系统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课程+课程思政”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基于课程思政目标,语言治理视域下外语课程群建设就是在各课程中融合外语学科、中文课程和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其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此外,外语课程群的建设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强相关课程进行语言治理,如矫正语言歧视、信息滥用等问题,以便帮助学生学习正确切换母语和外语的语言表达,坚决避免语义歧义产生的政治站位错误,同时促进良好的社交互动和文化交流。以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文学与文化课程群虚拟教研室”[29]为例,英语系“英美文学与文化”教学团队以其深耕多年建设的英语文学与文化课程群“文学通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西方思想经典”和“中国思想经典”为基础,联合其他高校通过虚拟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从语言治理视角来看,该课程群通过纳入中国哲学类课程,在中外思想融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辨力,促进学生深刻认识到语言的影响力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语言治理视角的外语课程思政,除了可以从“外语课程+”切入,还可以从教师专业业务[30]、水平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及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或课程内容角度拓展研究。外语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深度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探究性、以多学科视角进行学习以及提高思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1]语言治理作为语言规划的核心内容具有跨界、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性质等特点,外语教师在语言本体治理和语言运用治理的指导下,要强化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外语课程+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能力,积极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跨学科“外语课程+课程思政”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群体系,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等有机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增长才干,成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化视野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外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