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科技举国体制方略研究

2023-08-22 06:59孙长贵刘宝杰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发展

孙长贵,刘宝杰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682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1]集中力量办大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独特经验,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尤其要将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科技发展的举国体制方略,深刻回答了在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初步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在毛泽东科技举国体制方略的指导下,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发展了科技事业,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总体框架。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刻把握毛泽东发展科技的举国体制方略,为在新时代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协调统一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历史镜鉴。

一、毛泽东科技举国体制方略的生成逻辑

(一)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过程中思考科技举国体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并没有直接明确系统地提出科技举国体制方略,但在其著作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意识到举国之力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价值,为毛泽东提出科技举国体制方略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薄弱,只有举全国之力才能应对面临的风险挑战。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52他们认为,将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改变所有制关系,是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应该采取的必要举措。换言之,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无产阶级的带领下,集中生产、组织和管理,集中全国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财力,广泛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生产力,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俄国是在经济科技落后的情况下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挑战,能否举全国之力战胜内外敌人关乎新生政权的生死存亡。对此,列宁指出:“一个弄得精疲力竭的又弱又落后的国家竟战胜了世界上几个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想一想出现这种历史奇迹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根本原因就在于集中、纪律和空前的自我牺牲精神。”[3]113在集中全国力量赢得革命的胜利后,苏维埃开始举全国之力提高经济水平,“现在的任务是要把无产阶级所能集中的一切力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统一的力量都投到经济建设这一和平任务上去,都投到恢复被破坏了的生产这一任务上去。”[3]121苏联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经济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将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关键领域,鼓励全民参与,凝聚全国力量,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势构建举国体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正是在举国之力发展生产这一基础上,苏联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实现了重大科技创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

(二)在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构思科技举国体制

将各种力量和资源集中起来,统筹规划、整体调配,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积极效应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重令》中有言:“众寡同力,则战可胜,而守可固。”军队不论人数多寡,只要把每个人把力量汇聚起来,同心协力,战斗必然能胜利,守城则能固若金汤,正是强调了“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魏源在《默觚·治篇八》中写道:“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合则强,独则弱,只靠自己的薄弱力量举起重物是艰难的,而众人一同结伴而行能提高速度,依靠群体的力量同舟共济,则能克服困难、提高效率。这就要求举全国之力办大事必须先充分调动办大事各方面的积极性,摒弃零和思维,坚定向共同目标出发,增强全国上下的创新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运用集体智慧和力量贯彻执行好决策部署、完成目标任务。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举全国之力推动重大工程建设的优秀传统。古代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时期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以及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都是规模巨大的工程,在当时条件极其艰苦的状况下,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确保了各大工程的顺利修筑,巩固了边防和国家安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举全国之力建设重大工程的经验,证明了它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巩固国防和国家安全等大事提供条件。

(三)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探索科技举国体制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我们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新纪元。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仍然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以及国内经济和科技落后的制约与束缚,如何恢复国民经济,改变一穷二白的局面,实现国富民强,使国家步入正轨成为了当务之急。“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毛泽东清醒意识到这一基本国情,并以此为依据,强调“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24统筹规划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好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发展合力,努力突破困境实现工业化以及现代化,在经济和科技上赶超世界发达水平。

首先,在科技领域注重计划性和组织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原有的科研机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统筹领导全国科技事业发展,改善了当时科学技术研究混乱的局面。其次,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科技事业。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科学技术,观大势,谋大局,成为学识渊博能领导好科学和技术的内行人。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学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再次,集中力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处在西方大国的战争威胁和核讹诈之中,因此,构建举国体制保障原子能为核心的尖端高科技的钻研应成为全国人民的重要任务。最后,通过战略计划引领科技事业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赶超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统筹国家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未来战略。在“两个规划”实施期间,我国依靠举国力量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形下,取得了“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形成了系统的科技发展模式,建立起了基本的科学技术体系。

毛泽东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探索构建科技举国体制,将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从而快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实现了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二、毛泽东科技举国体制方略的基本架构

如何举全国之力使中国由经济凋敝、科技基础薄弱的落后农业国变为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是毛泽东科技思想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探索和思考总结,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主张,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科技举国体制方略。

(一)以自力更生为首要前提

构建科技举国体制,以自力更生为首要前提。之所以强调构建科技举国体制以自力更生为前提,是从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必须将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进行科技创新上,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受别国威胁,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有立足之处。在推进本国科技发展和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这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和坚持的,也是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所长期遵循的。

首先,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自力更生,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力,这是构建科技举国体制的着力点。“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4]64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孤立政策,加之苏联终止与中国的合作,撤走在华的所有专家后,毛泽东更是深刻意识到发展科技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方针,他指出,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集中突破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尤其是作为国家安全重要保障的尖端国防科技领域,把发展科技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能因为尝到直接引进国外技术的甜头,而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就依赖别国,跟在别人后面盲目照抄、机械搬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凭借本国的力量创造了一系列破解发展和安全困境的科技成果,逐步建立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其次,科技举国体制可以在开放和交流的状态下运行。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对外开放以及与他国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相反,科技工作者们应该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动态,积极与各国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此加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进程。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的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学。”[4]4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方面较为落后,基于此,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借鉴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验并积极改造创新为我所用,对于外国错误的经验教训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并引以为戒。

(二)以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为强力支撑

构建科技举国体制,需要汇聚人力作为强力支撑,需要吸引人才作为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发展归根到底所依靠的是人才,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是在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取得突破的智力基础、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毛泽东鼓励人们认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科学技术教育,着力提高科技人才的研发能力,并且一再强调建设一支先进的工人阶级科技人才队伍对于民族独立以及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1956年1月,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一文提出,要使我国奋起直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4]2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4]309因此,培养科技人才应该成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强调,应当“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教授、讲师、助教、研究人员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服务”,[4]464并提出要信任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积极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以有效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人才观,结合中国实际为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积极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使中国拥有了一批世界级的科学技术专家,在当时整体科技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实现了尖端科技如“两弹一星”的突破,整体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三)以“百家争鸣”为重要驱动

构建科技举国体制,要坚持以“百家争鸣”这一基本方针为重要驱动。科技领域中不同学派之间存在争论是正常现象,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科技欣欣向荣的内生动力。之所以要坚持好和贯彻好“百家争鸣”方针是由它能够营造良好的科技研究氛围、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观点切磋、丰富和发展科学知识和理论以及推动科学研究深化的显著作用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教条主义等问题,破坏了学术民主性,降低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为了克服种种矛盾,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文艺和科技事业繁荣发展,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方针,并强调“这种学术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4]54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又阐述了这一方针,在他看来,用行政手段干涉科技研究是不正确的,科技领域中的不同学派应当允许展开自由讨论,要通过自由讨论的办法解决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在亲身实践中检验科学真理。百家争鸣是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创新的必然选择,是使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各个学术部门是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积极交流和讨论的。正是由于“百家争鸣”方针的驱动,科技工作者们突破了思想束缚,能够勇敢的对错误理论进行批判和质疑,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新的观念和见解,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四)以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战略抓手

构建科技举国体制,以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战略抓手。在缺乏科技发展经验的中国,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将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理想协调统一,坚持全局与局部、远期与近期发展统筹兼顾,形成办大事的合力,循序渐进攻克难关,实现各个目标。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汲取苏联经验,坚持战略谋划部署,高度重视制定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分阶段的向科学进军。1956年,毛泽东强调:“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5]718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制定了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一规划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发展方针,明确了中国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和中心问题、科技发展总体方向、科研体制机制、科技人才管理、联合攻关等事项,对于新中国尽快将科技力量凝聚在统一目标下,形成全国性有组织性的科技力量具有重要作用。1963年,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进一步统一规划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布局,确保了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新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探索性的制度安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自此,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有了整体规划,就能够提纲挈领的系统的全面展开进行。

(五)以聚焦核心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关键内核

构建科技举国体制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内核。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统筹协调,立足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围绕国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有效集中各种科技资源和力量,着力推进前沿科技领域攻关和重大科技工程建设,引领国家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领域的工程建设一般规模大、投资高、周期长,如果不举全国之力进行建设,将会影响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进而抑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1963年,毛泽东强调:“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6]35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国内经济科技落后的局面,毛泽东主张,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构建强大的发展引擎,想方设法改变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他瞄准国家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聚焦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要求大力协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尖端科技攻关,提高国防科技水平,积极应对威胁与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高度,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基础薄弱的严峻形势下,研制“两弹一星”必须集中全国力量。首先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这项工程专门成立了“中央专门委员会”领导攻关小组,由周恩来挂帅,加强对原子弹研制工作的领导,由聂荣臻、陈云和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协调原子能研制事业问题,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保证了决策的准确以及有力的贯彻和执行。其次,“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集中了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高校以及研究所的精兵强将,共同从事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关。再次,由于这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集中了国家大量的物力、财力为支撑,保障了资源的有效供给。“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既保障了国家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是在新中国筚路蓝缕,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见证。

三、“两个大局”背景下毛泽东科技举国体制方略的价值意蕴

毛泽东提出的科技发展举国体制方略,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各个方面,有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形成科技发展的合力,破解了科技领域一盘散沙的困局,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风险挑战,威胁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卡脖子”等问题凸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任务紧迫,科技领域成为国际间博弈的主战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新征程的当下,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不竭动力

在科技举国体制方略中,毛泽东确定了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科技发展道路,强调了关键核心科技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6]341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仍然是一个关键变量,只有举全国之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战略引领、统筹规划、协同研究、集成攻关,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才能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站稳脚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稳定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7]12这一观点是对毛泽东自力更生发展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情况下做出的判断。面对中美贸易战的挑战、其他国家对中国高端科技企业的打压以及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等,我国面临的外部风险与日俱增,科技自立自强正是我国面对两个大局的“定海神针”,唯有科技自立自强、补齐科技短板、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才能突破外国的技术封锁以及“卡脖子”技术障碍等。时至今日,在科技领域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这既是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推进的根本出路,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奋进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关键所在。

(二)为新时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毛泽东的科技举国体制方略的构建,一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一方面要求科技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要义指归,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又强调科技发展要依靠各个领域的人民群众,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科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维度,提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发展价值导向。一方面,科技发展要服务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民生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实践中增强人民群众的科技安全感和幸福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国上下一盘棋,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各尽其责,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共同研发,为疫情提供科学技术手段和决策,在控制传染、疾病救治、疫苗研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打赢科技抗疫战。同时,依靠科技举国方略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全党、政府、科研人员和人民群众共同发力,推动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了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加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依靠人民。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院士是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建立健全院士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和科研环境。人才是大国竞争的核心资源要素,新时代必须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抓好科技和创新教育,重视培养和利用好本国的科技人才,发挥院士等科技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解决好关键原创科学问题。同时创造条件吸引世界高层次人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使其各展其能、各尽其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三)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行动指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尖端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竞争的成败,成为了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依靠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办大事仍是新时代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制胜法宝。毛泽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将科技事业发展上升到举国体制的高度,号召全国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立志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之列。我国之所以能在短短7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500年的科技历程并且迎头赶上,也正是得益于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这一方略。对此,习近平也强调,要将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作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方向,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他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8]26毋庸置疑,正是基于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发展科技的显著优势,我国已经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这表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一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期,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国家创新的整体效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型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支持创新的全面制度,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真正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技发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