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色舞台艺术的人民性探索
——以音乐剧《血色湘江》为例

2023-08-22 04:27裘文雁
名家名作 2023年6期
关键词:血色舞台艺术湘江

裘文雁

音乐剧《血色湘江》以1934年的湘江战役为历史背景,通过红军战士陈湘等人物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民族大义的不怕艰险、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大无畏精神。

一、人民性

(一)人民性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了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三个关键词——大时代观、人民立场、德艺双馨始终贯穿其中。“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文艺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①刘明:《坚守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光明日报》2022年6月29日。。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源泉、目的,表明了我们的文艺需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进行创作。

红色舞台艺术中的人民性体现在艺术创作者围绕人民群众为源泉进行艺术创作,歌颂人民、赞赏人民,是人民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同时融入更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民族情怀,以唤醒公众集体记忆,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借助剧目,以体现创作主体对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推崇。

(二)个人形象的表现

个人形象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个体的形象认知,在红色舞台艺术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英雄人物形象。

在以往的红色舞台艺术创作中,对于英雄人物设定呈现出单一、扁平、模式化,人物形象纯朴简单、意志坚强。如今,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逐渐摒弃了刻板、形象扁平化处理的传统英雄人物处理手法,形象逐渐变得多元、立体化,通过内在情感与精神张力的体现,更好地表达其所体现的革命理想与信念。

在音乐剧《血色湘江》中,以不同事件和人物关系,赋予主人公陈湘多重身份。在面对黄复兴时,昔日的同窗因为信仰的不同再相见变为敌我关系时,陈湘作为红军的一分子,仍然坚定革命信仰。在最后,即使战败,断肠取义,但信仰仍坚决不动摇。也许是这份对于革命坚定的感召力最终感化了黄复兴。在面对战友赖老石头时,有着作为指挥员本身的坚毅与刚正,同时又以一个亲人、兄长的身份和口吻来关爱自己的战友们,使战友们感受到的不只是革命之情的温暖,同样也有亲情的温暖。陈湘在剧目中不仅仅拥有革命线、亲情线、军民线,同样也拥有爱情线。在前期,与凤鸣从相识到相恋,在民族大义与爱情面前,他们勇敢地选择了前者,先有大家才有小家,现在的奋斗都是为了美好的革命未来。通过强化戏剧冲突,刻画出陈湘具有多重情感的形象,多重人物关系使其形象更饱满、鲜明,具有多层次性,使观者在欣赏时能更好地代入,去感受、沉浸历史的悲壮与残酷,体味革命的信念与人性的光辉。

(三)团体形象的表现

在新时代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中,往往一个瞬间在视觉呈现上会有大面积人物充实,也就是让人民群众逐渐成为舞台的主角。不只是普通民众,同时也有大量英勇战士的存在。这是传统舞台向现代舞台的转变,以此进一步体现人民的力量。在音乐剧《血色湘江》中,有两类人群的大场面化,一类是以瑶民为主的,另一类则是红军战士。瑶民的出现,主要凸显革命的胜利是与人民紧密相连的。多民族的融合、人民的团结,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其中一个场景,红军战士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匍匐着拿着枪支,下方的红军战士们互相扶持着,用担架扛着伤员,表明我们不会放弃每一个战士,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每个人,以此突出红军是一个整体。在上层一面红旗不断飘扬,预示着红军精神、革命信念长存,永远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红军战士群像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伟大的革命者,通过故事的展现、剧情的推动,塑造出为了信仰敢于拼搏、无怨无悔、充满热血和义勇的红军战士群像。在这种特意突出团体形象的创新下,红色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主体发生改变,人民群众渐渐变为主体,这也体现了舞台艺术逐渐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二、红色题材作品传统与现代的编创差异性

在早期的红色文艺作品中叙事角度比较宏观,剧情单线发展,主要体现革命理想精神。如今,对于红色题材的描述不再是仅仅宏观阐述历史事实,还加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渲染,两者差异主要表现在作品编创方面是否融入了更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民族情怀。下面以陈力执导的电影版《血战湘江》和音乐剧《血色湘江》作对比。

(一)淡化领导人形象

在电影《血战湘江》中,着重表现的是红军领导人的形象,他们做好表率,敢拼敢搏,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从而使更多的红军战士更加顽强拼搏,以不屈的意识成就了湘江战役的最终胜利。虽然表现了林裁缝和三个儿子等普通红军战士的形象,但纵观全剧,更多的是凸显领导人形象。

而在音乐剧《血色湘江》中,主创人员将视线转向一个个为了革命胜利顽强奋斗的红军战士、普通民众身上。从一个个小人物汇聚,以此来显现一场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剧中的陈湘可以说是一个英雄形象,但他同样也是千千万万为了革命流血牺牲的一分子,音乐剧《血色湘江》以一个拥有多重情感、性格的人物形象为入手点,窥探小人物在战火纷飞中的爱恨情仇、身不由己的矛盾和挣扎,更多地揭示了深刻的人民性,做到文艺作品与民同心、与民同在、与民共情。

(二)重视民族性

湘江战役是发生在广西境内的一场气势宏大、可歌可泣的战役,它的胜利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在陈力执导的电影版《血战湘江》中,着重的是宏大的叙事;在音乐剧《血色湘江》中,叙述的不单单是血色湘江这一历史事件,同时作为辅线使瑶民登上舞台,配上民族服饰、民族音乐,从而使剧目更具有民族特色。

在故事情节上,主线是血色湘江历史事件的发展,加入辅线瑶族民众,在突出红军将士英勇战斗的同时,也体现了瑶族民众在战役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舞台的布置上,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的气息、风格浓厚。在音乐方面,瑶族民歌多次出现,这样的设置使瑶族女性凤鸣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她是众多瑶民的代表,正是有了当地民众的支持,才使得红军的革命更加成功。同时,民歌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凸显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战士们的顽强奋斗及瑶族民众对革命的支持。

三、广西艺术学院原创红色主题舞台艺术分析

笔者所在的广西艺术学院参与主创的原创话剧《少年黄大年》、民族音乐剧《拔哥》、话剧《百色一九二九》、话剧《邓小平与李明瑞》,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创作,同样也在积极探索当代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文艺发展道路,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文艺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借助剧目,以体现创作主体对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对广西优秀文化的推崇。

(一)坚持人民性

在新时代广西红色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中,人民性体现在创作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同时在作品表达思想方面体现人民性。下面以民族音乐剧《拔哥》为例进行分析。

1.创作动机方面

总导演曾诚在党校学习时被拔哥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与创作团队商量后遂将剧目内容定格为“拔哥的故事”。 在创作前期,创作团队带领师生前往韦拔群故里东兰列宁岩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学习韦拔群同志的英勇事迹。该剧执行导演、拔哥的饰演者仵威谈道,对韦拔群深入了解之后,更加坚定了做《拔哥》这部剧,因为韦拔群身上的“拔群精神就是广西人的精神”,希望将“拔哥精神”以歌剧的形式呈现并传承,也就是“以剧释史,融情于史,以情育人”。

2.音乐创作方面

《拔哥》剧中的音乐,来源于广西右江当地老百姓传唱的以韦拔群故事改编的山歌,将山歌曲调融入《拔哥》的音乐创作中。同时,其以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为主、民乐为辅,在过渡场景增加带有浓郁广西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和原生态民歌,在传统的、国际化的管弦乐队的交响乐中融入本土音乐,从而表现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以音乐的语言向历史致敬,向英雄致敬,为时代放歌。

3.人物形象表现方面

韦拔群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一心一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民众着想。在表现主人公韦拔群的同时,同样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也涌现到荧幕中间——秀梅、蓝老爹、蓝小勇等具有民族大义的群众形象①王雪松:《史诗性与民族性的同构与辉映——红色壮族歌剧《拔哥》的创演特征探略》,《戏剧文学》2022年第2期,第95-98页。。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逐渐让人民群众也成为舞台的主角,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人民的力量。

另外,在剧中讲述的不止韦拔群单个英雄形象的转变,同时也有普通民众的转变。蓝老爹作为该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剧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一开始一个老老实实的普通民众形象,深受地主压迫,到亲人牺牲后,身上的革命斗志愈发坚定,在韦拔群牺牲后,冒死将韦拔群背回。

(二)唤醒公众集体记忆 ,弘扬民族精神

英雄人物形象背后包含着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首先是让公众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了解,建构共同的历史记忆,英雄人物所代表的内涵,会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来以此引导人们的行为与方式②韩文婷:《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创作的四重进阶》,《当代电视》2021年第12期,第89-92页。。

在新时代红色题材舞台中公众集体记忆表现在紧跟时代,借舞台将已随时代淡忘的红色历史重新呈现,以唤醒公众的集体记忆,从而更好地传播与弘扬优秀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

1.壮乡百色赓续红色血脉

《百色一九二九》是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隆重推出的原创话剧。该剧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百色起义胜利90周年。通过对历史事件百色起义的还原,勾画出老一辈革命先烈不畏强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此唤起大众集体记忆,缅怀百色起义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从而更进一步呼吁大众继承发扬优秀的百色起义精神和革命时代光荣。

2.以剧释史传承红色精神

《拔哥》是由广西艺术学院创编演的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该剧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一部具有革命浪漫主义、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民族歌剧,展现了韦拔群同志的英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一大批为了革命事业赴汤蹈火的战士们和普通群众。《拔哥》所展现的大无畏精神、奉献精神等,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来凸显广西的民族精神,对于现当代产生了浓厚的社会价值③王雪松:《史诗性与民族性的同构与辉映——红色壮族歌剧《拔哥》的创演特征探略》,《戏剧文学》2022年第2期,第95-98页。。该剧以音乐的语言,体现革命者们“忧国为民、追求真理、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人物品质,以加强民众脑海中的印记,唤醒其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斗志与民族精神。

四、结语

音乐剧《血色湘江》在创作和宣传过程中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创作目的。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塑造和推动上,注重呈现人民的力量,以此构建公众集体记忆,弘扬民族精神。新时代广西红色题材舞台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得以创作出来。

猜你喜欢
血色舞台艺术湘江
船长的血色奇遇
湘江渡
悠然湘江上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血色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少女感“血色”气息来袭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