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域下茶具设计的用户体验及意境营造

2023-08-21 13:47王先昌韩卫国WangXianchangHanWeiguo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3年7期
关键词:茶具意境茶文化

■王先昌,韩卫国 Wang Xianchang & Han Weiguo

(广东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在体验经济盛行的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成为一种常态,如何让人“慢”下来、节奏缓下来却成了一个共性的话题。喝茶是一种精致的慢生活方式,它既是绿色的保健饮品,更是精神的调节剂。在一杯茶香中沉淀自己的思绪,静下心来,让精神在虚静中得以升华,是一件惬意悠然的事情。茶具作为茶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媒介,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用户对茶具所体现的文化性、情感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些能够带给用户诗意反应、构筑意境的茶具更受青睐。茶具超越了器物表层的形式美,赋予了更多内在的文化意蕴,它不仅能给用户带来物质层面的感官体验,还能上升到精神意义的传达与阐释。因此,在茶具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探索茶具的用户体验及其意境营造有助于从内涵上提升茶具的品质,为人们提供一种慢生活的品质。

1 茶文化与茶具的体验性概述

1.1 茶文化与茶具的内在关联性

中国茶文化传承历史悠久,茶叶最初作为解毒的药物或者果腹的食物,经过改良和多道制作工艺后,逐渐演变为以茶论道、以茶会友、以茶待客的一种生活礼仪。以茶为载体进行的烹、沏、赏、饮、品等过程,并由此产生的生理感受、心理活动以及情感投射和精神升华构筑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核心在于茶道,即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1]。就个体而言,这种精神世界是用户品茶时的体验和体悟,在超脱苦、涩、鲜、甜的生理体验后,逐渐升华到精神的享受和艺术的感知,达到自然、虚静、养性的人生境界。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的使用过程既是一次茶的品饮,又是对茶文化的一次鉴赏,还是对茶礼仪的一次展示和茶文化精神的领略。在品饮过程中,茶具是盛茶、煮茶、泡茶、喝茶的器具,是串联整个饮茶过程的重要纽带,是茶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不可或缺。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言:“茶滋于水,水籍乎器”,饮茶不仅需要好的茶叶和泡茶技术,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茶具,才能形成品饮结合的艺术。茶文化的兴起刺激了茶具需求,茶具的演变也折射了当时中国人的审美观、工艺水平和饮茶习俗。如今,喝茶成了时尚的潮流,很多茶店在空间营造、装修搭配上尽显古朴简约的文化情调,以烘托饮茶氛围,而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茶道意境的生成。茶叶消费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消费、体验消费,而茶具作为茶文化“整体浓缩”的物化形态[2],其存在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获得更高层次的用户体验。可见茶文化与茶具关联紧密,两者之间是相融相生的。

1.2 茶具设计的体验性研究现状

社会进步,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茶产业及其相关产品的消费屡攀新高,2022年全国茶叶销售额可达3210亿元[3],而作为饮茶器具和时尚礼品的茶具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在消费市场的驱动下,茶具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科技、时尚、便携、文化成了茶具设计的关键词,但是追求短期利润的噱头营销也充斥着茶具市场,其造型和功能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随着消费人群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茶具将越来越注重功能性、环保性、文化性、情感性等层面的表达。功能性和环保性可以借助科学技术和新材料去实现,但是文化性和情感性的植入却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精力去耕耘沉淀。金灶茶具、汉唐茶具、恒福茶具等知名品牌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性、体验性、故事性的植入,实用与艺术并重。景德镇陶瓷茶具、宜兴紫砂壶、禹州钧瓷茶具更是依靠文化性和工艺性提高了茶具的个性,细腻雅致,文化气息浓郁。为了提高竞争力,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情感性需求,回归茶文化本源,提高茶具体验性、情感性成了行业共识。

体验式的情感消费成为了当今消费的主流,对于有文化意蕴和意境体验的茶具更是饮茶者竞逐的目标,因而针对茶具的体验性设计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呙智强[4](2018)等论述了产品体验设计的三个层次,其中意境化的体验层次是对人的反思层的触动,也是产品设计的最高追求。张自强[5](2021)、蒋姗姗[6](2021)、闵光培[7](2017)等分别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情感化设计、体验性设计等角度研究了陶瓷茶具创新设计,主张茶具设计应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情感体验。王鹏[8](2022)则从感性需求、文化体验方面将茶具设计分为三个等级层次:初级用户(简约款)、中级用户(素雅款)、高级用户(意境款),并根据用户层次去进行茶具创新设计。殷艺铭[9](2018)提出将禅宗思想与茶具设计结合起来,让用户从最初的感官体验和使用体验过渡到精神层面的感悟,以获得象外的联想与情感认同。任心怡等[10](2020)认为意境营造是茶具设计最高的艺术境界,通过意象符号能够实现茶具的意境营造,并提升茶具的体验效果。当物质欲望得到极大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茶具的体验性是以人的情感化需求为目标,它是消费者通过茶具的视觉形象、操作使用、环境氛围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由表层的感官刺激逐渐上升到深层的情感体验。茶具的体验性不仅是茶文化内涵的物质呈现,更是茶具审美和个性化的价值体现。由此可见,基于用户体验的茶具设计将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突破口,能够为茶具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视角。

2 茶具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一个从物态化设计形式到自我实现设计普世价值的意境化设计过程[11]。而认知心理学家唐g 诺曼(Don Norman)更是从情感化的角度将设计分为了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三种层次[1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情感化设计都揭示了最终的产品设计形式是对受众思维活动的映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唐代诗人王昌龄从诗性的角度提出了诗的三种境界:物境、情境、意境。叶朗[13]从审美的角度认为物境归结于客观的物体形象,情境偏于情景交融,意境生于象外,超越具体的器物。而近代美学大师宗白华也认为意境是比写实、传神更高的艺术境界。无论是从认知心理学还是诗词文学、抑或是艺术美学的角度,意境都是用户体验的最高层次追求,是设计从物质形式上升到精神世界的高级形式。中国茶具是一个带有文化印记的产品,其造型语义、材质工艺、功能操作等都应该实现用户更好的体验为目标。用户体验是指在享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因而茶具设计注重与人的情感交流[14]。茶具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产品物质功能的实现,更多的是有着文化的积累和艺术的价值,满足现代人喝茶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上的追求。根据茶具的文化属性和情感化设计需求,茶具设计的用户体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物境体验层(本能水平)、情境体验层(行为水平)、意境体验层(反思水平),见图1。

图1 茶具设计中的用户体验层次

2.1 物境体验层——本能水平

物境体验是用户对茶具初级的认知体验,是表层的感官刺激和审美体验。茶具的物质形象对用户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系统的刺激,使用户在大脑里形成了对茶具的认知,是出于本能水平的直觉感受。用户对茶具的造型、色彩、肌理以及纹饰进行语义解读,从而获得茶具类别、品质、美感、名目、软硬等属性的认知,对于符合直觉思维和经验认知的形象,则会获得愉悦、好奇、喜欢等情感体验。物境体验层的认知往往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物质层面的刺激获得用户的认可后,用户才会进入下一步购买的环节。任何产品设计,包括茶具在内,都抛弃不了外观形态的创作,一个具有美好皮囊的事物,总会让人产生想深入了解和接触的想法。茶具是一种器物,具有感性的审美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视“意匠感”[15]。茶具外在形象应该符合用户的直觉思维,其科学合理的造型、简练稳重的形态、朴实而又内敛的质感能够让用户产生强烈的亲和感,并且和谐的融入周围环境,那么用户将在茶具的物境层获得积极的感官体验。在这种和谐氛围的熏陶中,喝茶也会变成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

2.2 情境体验层——行为水平

情境体验是在物境体验层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产品—环境之间的交互性体验,是用户对产品信息更深层次的解码。用户通过操作指令的输入—输出获得产品的效用性、使用乐趣等沉浸式体验,形成情境交融的场景。在情境营造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对产品造型语义的可读性、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与可用性、操作的便捷性进行全面解读,以获得对产品的进一步认知和评价,即交互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从情境体验层可以看出,茶具的操作方法和外观形态需要契合用户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符合用户端、握、倾的动作姿势,让用户使用茶具过程中获得舒适的体验。例如,茶壶的把手是否利于端起;壶嘴的形状是否有利于出水流畅,停止倒茶后水能否立即回落,不会沿着杯体外溢;出水口的位置与茶壶的距离是否符合倾倒的习惯。总之,在茶具结构及功能操作的设计构思中,任何细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境体验。

2.3 意境体验层——反思水平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审美标准,“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境化设计是人本主义更高层次的表现,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设计形式[16]。用户经过物境层和情境层的体验后,借助产品表层的物象符号或者使用情景,由情生“境”,超脱有形的象,体悟象外之象[17],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升华。意境体验不仅需要设计者将隐喻性的物象符号、内涵性的文化符号进行编码,融合到产品的表层特征之中,还需要用户的文化背景、审美认知、人生经历能帮助其进行联想、体悟等思维活动,进行解码和转换,从而深层次地理解产品营造的意境,实现象征性、隐喻性、回忆性等精神层面的解读。茶具营造的意境是用户体验的高级阶段,它由物质刺激产生的感官体验上升到主动性的思维活动,也是设计中最能打动人心、留住用户记忆的地方。用户在与茶具产生知觉的碰撞和交互时,喝茶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生理活动,品茶所营造的宁静氛围,寄托了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这也是对茶文化最好的阐释。

茶具体验中的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次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用户对茶具表层形态、符号语义、意义象征进行解读,获得由表及里、由物象到象外的渐进式心理反馈和评价,实现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体验过程。一般情况下,物境层和情境层的体验较为容易实现,而能让用户获得意境层的体验却殊为不易,这需要设计师植入能打动心弦的情感符号,以获得共情式的理解。

3 基于意境体验的茶具设计研究

3.1 基于体验性的茶具设计发展趋势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逐层递进式发展的。从本能水平的物境体验层到行为水平的情境体验层,再到反思水平的意境体验层,茶具从功能的实现、审美的追求、操作的舒适性,逐渐向以形寓意、以器载道的层次发展。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茶具本身的物质属性,而是更在意茶具所体现的功能延伸和文化意蕴能否满足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喝茶不仅是为了健康和养生,更多的是寻求内心深处的宁静,让生活“慢”下来,给心灵一个独处的“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茶具设计不再单纯依靠技术和功能的叠加作为突破口,而是更关注个性化、文化性、情感性的表达,形、情、意兼具,以引导用户获得更高层次的意境体验,最终在于创造“人化”的器具[18]。饮茶过程中,茶具所带来的意境体验才是用户的终极追求,也是茶具回归茶文化本源的一种趋势,更是解决茶具产品同质化的创意手段。因此,探索基于意境体验的现代茶具创意方法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3.2 茶具设计中的意境传达

唐代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有“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的精神领悟,他把品茶的审美升华到精神领域,进入超凡脱俗之境。明代的书画家徐渭被世人称为“茶痴”,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茶之饮,在于饮茶境界中人的思绪和体悟。一杯在手,满室清香,在静的氛围中淡化了时间的维度,在境的营造中突出了空间维度,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静心养性[19]。中国人喝茶不拘于时间的约束,可以全天任何时候,喝茶主要在意的是茶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环境之雅。品茶过程中思想的升华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茶道意境中的情感共鸣。茶具是茶文化物质化的呈现,是茶道意境形成的点睛之笔。中国茶具是茶文化物质化的表现形式,不仅造型考究、语义丰富、美观精致,还有着隐喻的精神意义。中国人喝茶讲究一个“品”字,但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导致很多茶具制造商忽视了传统茶文化元素,偏离了茶具承载茶文化的“初心”[20],让茶具成为了失去温度与内涵的道具。作为能被感知的物态化形式,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实用品,还隐藏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能够引导用户将思绪、感触寄情于品茶的意境之中,由物及境,寓情于茶。茶具的意境体验是用户通过茶具的形象符号与意象符号,进行联想和想象,超越具象的感知,获得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可以是对生命的感悟、情感的回忆、场景的再现,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感受意境之美。茶具所传达的意境是一种审美性的精神活动,观象得意,它能给用户带来情感或情绪上的真情流露与思考,以营造更加广阔的情感诗意空间[21]。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生活中,饮茶所带来的体验性弥补了人们满足感上的缺失,而茶具的意境体验强化了这种情感体验,为繁忙生活注入惊喜与温度,引导人们静下心来,放缓自己的节奏。如今,茶具种类多样,造型丰富,其设计越来越注重情感的植入和意境的营造,以体现茶文化“静”和“境”的真味。

3.3 基于意境体验的现代茶具创意方法

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功能与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如何让茶具紧跟时代的发展又不丢失文化内涵,同时又能够营造出一种文化意境,从而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这都是现代茶具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基于体验性的茶具设计以“人”的需求为原则,从形式到功能,设计师需运用设计方法将道德精神和价值观念以形态、色彩等符号化的语言再现在茶具上,以具象的形式表达抽象思想,引导消费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从最初对具象的感知一步步走向对意境的感悟[22]。因此,笔者根据茶具的文化属性以及用户的体验层次,从模拟法、叙事法等两个方向去探索茶具设计中的意境营造,见图2。

图2 茶具的意境体验设计方法

3.3.1 模拟法——以形寓意

模拟法是借用自然界中有生命力或者有内涵的原型事物,对其造型、色彩、图案进行抽象化处理,变成视觉性的符号语言融合到茶具产品上,使用户对茶具产生移情性的解读。这种方法能够将原型事物的情感投射到茶具上,借物表意,让用户获得茶具本体以外的情感体验。把茶具作为一种与用户沟通的媒介,通过寓意的设计手法将设计师的主题思想、世界观隐喻在茶具的形态里面,让用户通过欣赏与使用实现情绪的传递,引导和启发用户领悟其中内隐的思想内涵。此类茶具设计不再聚焦于客观的物质形象,而是寓情于物,通过表层形态的某些特征触动用户的内心,传达象外的精神诉求,并借此给欣赏者传递“画外之意”[23]。首先根据茶具属性选定原型事物,分析原型事物具有典型性和寓意性的特征,根据设计目标进行抽象和提炼,删除多余的装饰部分,浓缩成具有辨识度视觉符号,与茶具的功能属性、结构属性进行匹配,创造出新的茶具形式。模拟法的设计是茶具意境营造中较为常用的方法,设计出来的茶具不仅形态美观,还具有实际的使用意义,满足人对茶具物质性和情感性的双重需求。这种对原型事物的模拟并不是简单的移植复制,而是茶具与原型事物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形态上的,也可以是结构功能上的。白石葫芦(一壶一杯)创意茶具(图3)是广州无界创异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商业化的茶具,圆润玲珑,便携而实用,是该公司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该设计由葫芦造型和“如意”符号演绎而来,观物取象,其形超越了茶具本体价值而上升到精神上的慰藉,寄托了吉祥、福禄之寓意。茶具整体呈现白玉之色,亚光釉面精心处理,温润柔和;茶盘采用高质竹木精心打磨,承其宁折不弯的品质,清奇典雅,纳水有度。壶与杯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成一个葫芦整体,配上“如意”形状的把手,点缀竹制壶顶,使人睹物知意,在祥和静谧中感受中国千年福文化。在快捷奏的生活中,充满了热闹和喧嚣,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做些什么?该茶具为独饮者提供了一款纯手工的匠心之作,一壶一杯的设计是希望表达对“自在”的态度,在袅袅茶香中享受一份属于自我的宁静,以空灵意境描绘内心独白,在品茶中回归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图3 白石葫芦(一壶一杯)创意茶具

3.3.2 叙事法——借景生情

叙事法是指通过描述的方式,给产品搭建一个有感染力的故事背景,并通过这段故事激发用户的各种情绪和情感[24]。叙事是实现意境体验的一种设计方法,能通过隐性的沟通实现流畅的情感体验,充实设计的内容并提升设计价值。设计者需要把产品作为一个故事,通过“讲”的方式让用户达到“听”的效果,这样的故事才会有更强的渲染力和感染力,并以此去激发用户想要了解或者购买茶具的欲望。叙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茶具产品让用户产生联想,并关联到相关的故事背景中,由此引发用户的沉浸式体验。故事内容要易感知,并且有触景生情式的场景,例如能引发大众产生想象的诗歌画面、传统绘画、生活中的情境等内容。这类设计通过提取故事中的相关片段,进行抽象和模仿,转化成造型语言应用于茶具设计中,写意而传神,以实现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互动,进入叙事创造的境界之中。蔡展铨设计的作品《恒山水》(图4)是一套将“奉茶”和“山水”的理念进行融合的茶具,是对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画作《溪山行旅图》(图5)的重新演绎,是精神层面从美学到文学的扩张延伸。设计者首先用高低不一的茶杯来隐喻现实生活中层峦耸翠的山峰,用沉香垂直落下来的烟雾模拟飘飘渺渺的云雾,营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山水画面,诉说着生命的永恒。利用此种设计手法,设计师将名画生动形象地改造成了拥有幽静清新、脱俗意境的茶具产品,通过茶具为媒介讲述了自己50年的人生追求和对生活的领悟。整套作品画面感强,意境天成,能够让用户在品茗之余,随着设计师一起品味生活[25-26]。

图4 恒山水

图5 溪山行旅图

4 结语

中国茶文化传承历史悠久,饮茶不仅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保健饮品,还能帮助人们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卸下欲望繁杂,获得心灵的休憩和精神愉悦。茶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茶具的繁荣,而茶具的发展又提升了茶文化的品味和审美,双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器以茶道,物以传情,茶具是品茗必不可少的道具,更是茶文化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器上的再现。茶具设计的最高追求是将用户从物质形象的感官体验和功能操作的情境体验上,逐渐升华到象外的精神世界,引导用户“慢”下来、静下来,品味生活。茶具意境的营造不仅要求美观性与功能性的统一结合,更在于对情的渲染、对静的烘托,是文化与时代的结合,是古人煮茶文化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猜你喜欢
茶具意境茶文化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美轮美奂的茶具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