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张洪嘉
脑梗死即脑卒中, 其属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重症疾病。而由于年龄的增长, 人体机能不断退化, 加之慢性疾病增多等因素, 中老年人群成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脑梗死一旦发病, 病情急切, 病程进展与变化迅速, 若救治不及时不仅会造成患者脑神经以及身体机能不可逆的损伤, 稍有不慎更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给其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3]。经多年研究证实, 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类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而其中临床公认以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治疗难度最高[4]。对于该类型脑梗死目前一线临床治疗中多早期运用抗血小板聚集、消除自由基等措施予以控制病情,但效果局限较大[5]。故为探讨更为有效的临床用药,本院特就2021 年10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74 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 评估双重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对该类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0 月~2022 年5 月本院收治的74 例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SPSS22.0 软件生成的随机分组序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7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 女18 例;年龄40~80 岁, 平均年龄(68.12±17.68)岁。观察组中男20 例, 女17 例;年龄39~81 岁, 平均年龄(69.67±15.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初, 成立专项研究小组, 特委任组内责任医师针对患者及其家属予以积极沟通, 详细诠释治疗(干预)过程、目的、预期效果等研究内容。基于对象自愿原则签订同意书, 且研究内容也申报于院内(医学伦理会)审核。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 ±s)
注:两组对比, 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 平均年龄(岁)男女对照组 37 19 18 68.12±17.68观察组 37 20 17 69.67±15.68 χ2/t 0.054 0.399 P 0.816 0.69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及影像学检测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拟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脑梗死标准;②无合并意识障碍;③发病时间在72 h 内。排除标准:①有脑梗死病史且严重后遗症;②生命体征不稳定, 合并器官性及系统性病症;③家属不接受研究治疗。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支持治疗, 涵盖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78, 规格:100 mg×片)每日早餐后服用1 次, 100 mg/次, 长期服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0041, 规格:100 ml∶25 mg∶0.9 g/瓶)100 ml, 行静脉滴注, 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则予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 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026, 规格:500 ml∶羟乙基淀粉200/0.5 30 g与氯化钠4.5 g)500 ml, 行静脉滴注, 1次/d;同时给予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115, 规格:25 mg×21 片), 每日早餐后服用1 次,首次剂量为300 mg 嚼服, 之后口服75 mg/d, 连续服用3 周后停药改为单独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治疗前后血脂指标, 临床疗效。①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判定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依据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赋分, 具体分为:0 分为正常,1~4 分为轻度, 5~15 分为中度, 16~20 分为中-重度,21~42 分为重度, 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②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 量表细分为:完全自理(100 分)、轻度依赖(61~99 分)、中度依赖(41~60 分)以及重度依赖(0~40 分)4 个级别, 总分为100 分, 得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理想。③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 其中涉及TC、TG、HDL-C 3 项。④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具体细分为3 个等级,显效:神经功能恢复幅度≥46%;有效:神经功能恢复幅度为18%~45%;无效:神经功能恢复幅度<1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a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照组 37 治疗前 16.13±2.22 43.02±3.15治疗后 8.53±1.78 69.87±3.92观察组 37 治疗前 16.15±2.24 42.91±3.17治疗后 4.69±1.26a 80.16±4.81a t组间治疗前 -0.039 0.150 P组间治疗前 0.969 0.881 t组间治疗后 10.711 -10.087 P组间治疗后 0.000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治疗前, 两组TC、TG、HDL-C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 均低于对照组, 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s,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s, mmol/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a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TC TG HDL-C对照组 37 治疗前 5.69±0.91 2.58±0.48 0.77±0.20治疗后 4.31±0.89 1.90±0.35 1.13±0.24观察组 37 治疗前 5.72±0.92 2.56±0.47 0.78±0.21治疗后 3.12±0.76a 1.09±0.26a 1.78±0.29a t组间治疗前 -0.141 0.181 -0.210 P组间治疗前 0.888 0.857 0.834 t组间治疗后 6.185 11.300 -10.503 P组间治疗后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 高于对照组的70.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n(%)]
随着我国社会人群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例数与日俱增, 脑梗死的患病例数也随之逐年攀升。临床经验提示, 脑梗死拥有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 体感障碍、偏瘫、麻木以及失语均属于典型的症状表现[6]。而伴随病程的进展, 患者会发生脑水肿、昏迷、颅内压异常等严重情况, 对其生命质量及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且该症不同于其他脑血管病症,急性脑梗死的病情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及变化性质,从发病开始的空窗期十分短暂, 病情进展非常迅速, 若未采取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患者极易发生严重后果乃至失去生命[7]。而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作为典型的脑梗死类型, 其发生原因多由于穿支动脉的供血区域出现急性孤立梗死病灶, 具体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临近动脉开口处蔓延并阻塞血管, 或是穿支动脉本身直接发生脂质透明样变性[8]。伴随目前医学影像技术的逐渐成熟, 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检出几率不断增加。其主要病灶位于脑桥内、囊基底节等部位, 而患者发病早期就会发生神经性功能退化。由于该症特殊的病理因素, 被临床视为治疗难度最大的脑梗死类型, 患者于发病初期极易发生运动障碍, 且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的预后仍较差。针对该症临床多予以常规治疗手段控制病情, 诸如抗凝、保护脑代谢等, 但效果不理想[9]。
据一线研究证实, 针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 早期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 可通过增强患者神经及机体血循环质量达到改善疗效及预后的目的[10]。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氢氯吡格雷片, 两种药物均属于目前较为典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其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及机体血液指标。联合扩容药物(羟乙基淀粉)则能进一步扩大改善效果, 在增强疗效的同时保障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1,12]。而本研究结果提示, 治疗前,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4.69±1.26)分低于对照组的(8.53±1.78)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0.16±4.81)分高于对照组的(69.87±3.9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 两组TC、TG、HDL-C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TC(3.12±0.76)mmol/L、TG(1.09±0.26)m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4.31±0.89)、(1.90±0.35)mmol/L, HDL-C(1.78±0.29)mmol/L 高于对照组的(1.13±0.24)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 高于对照组的70.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提示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扩容治疗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 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运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效果优异, 其能积极调节患者神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脂指标, 大幅度提升疗效及预后, 故该方法具有明显推广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