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1~3题。
1.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 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 拥有优良港口
③ 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 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3.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① 新鲜程度 ② 出口关税
③ 出口数量 ④ 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① 工业 ② 农业 ③ 内河运输 ④ 公路运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A.河流水比例上升 B.河流水用量减少
C.地下水比例上升 D.地下水用量最多
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6~8题。
图1
6.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7.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8.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图2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9~11题。
图2
9.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
10.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
11.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图3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图3
(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6分)
(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4分)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4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5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图4
图5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6分)
(2)指出图5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8分)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6分)
(4)提出图5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4分)
1.[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甘肃省平凉市养牛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窑洞养牛(图6)不仅实现了废弃窑洞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户增收,而且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某地理研学小组为设计与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产品,计划开展调研活动。
图6
简述该小组需要调查的内容。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要求:材料与原理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