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帅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民族的重要身份名片就是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强,首先需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人文历史纪录片的题材主要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对文化的认知、推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2年10月20日,人文历史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后简称《不止考古》)在哔哩哔哩开播,以考古人的视角,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别样魅力。该片一经播出就刷屏出圈,截止到2023年1月29日,3个月累计播放量7083万次,追剧人数达22.7万,弹幕互动近7万条,豆瓣评分9.0,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方向。
5G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深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传统媒体也开始了加速转型,逐步形成了“新媒体”传播生态。在“新媒体”传播生态中,立体化、社交化、移动化的传播方式影响着纪录片叙事策略的选择,一些传统人文历史纪录片内容单薄、题材单一、形式陈旧的灌输式叙事方式已难以得到观众的关注,其中的文化性也随之无法得到观众认同。
《不止考古》由中国网生代受众高度聚集的哔哩哔哩出品,对“新媒体”传播生态中“移动化、碎片化、娱乐化”的观众收视习惯十分了解,通过对叙事风格、呈现手法以及传播技巧的大胆创新,将叙事融入新媒体语境,使其中的蕴含的文化内容走进了观众内心,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推广开拓了新的道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每一段历史都有着根植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这些文化性如此深厚的题材,人文历史纪录片总是需要用宏大的叙事来进行讲述。传统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往往使用大视角,从宏观层面讲述历史,聚焦于题材的历史背景、地位与意义,这样的叙事方式确实能直观地展现深厚的文化内容,但说教式的叙事,却很难走进观众的内心。
面对历史文化底蕴如此丰厚,且兼具极强话题性的三星堆,《不仅考古》尝试突破传统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大视角宏观叙事,将主要内容聚焦于考古的过程,寻找三星堆考古人在工作过程中与一件件国宝发生的故事,使用微观的视角讲述文物被发掘、研究的过程,在细枝末节中融入文物内在的历史意义,让观众跟随着考古人一起认识、发现历史,这样的微末叙事,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更能让观众感受到国宝的文化内涵。例如在《不仅考古》第一集中,在展现黄金面具表面红斑问题解读的过程中,节目组并没有依照传统人文历史纪录片常用的设置悬念再进行解读的叙事方式,反而将主要篇幅用于考古研究员赵昊从发现到一步步验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跟随着研究员的视角,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难题,从红斑发现之初的疑问,到寻找问题过程中的困难重重,再到最后找到结果的高兴与喜悦,观众在微观视角下与考古人员一起探索,黄金面具的由来、古老文明的祭祀传统等文化内容自然的融入了求证的过程中。
在节目内容呈现的形式上,《不止考古》融合了很多综艺节目的表现方式,给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化知识融入娱乐性,让文化更加有趣,更好的阐述文化内涵。
在对文化内涵的直接表述上,本片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对文化内容本身进行叙述,而是借鉴了很多综艺节目的写作风格;在内容上寻找有趣有意思的角度,让很多看起来冷冰冰的文物,一下有了温度,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在形式上融合大量网络流行语及热搜词,如在表达K8祭祀坑的清理难度给负责人赵昊带来了很大的苦恼时,解说词将坑道的“坑”比作赵昊被“坑”,这种网络流行的谐音梗相比较直接说祭祀坑发掘难度大观众更容易接受,且会感兴趣。
在对文化内涵的间接表述上,《不止考古》借鉴了真人秀综艺节目中花字的包装形式,将很多考古过程中所包含的文物知识和考古知识,用与三星堆文化风格相对应的花子包装形式进行呈现,让这些小知识点有意思,增加了文化知识的观赏性。除了包装形式的综艺化,在镜头的设计和使用上,节目同样借鉴了很多综艺的创作手法进行文化内涵的间接表达;片中,大量的主观镜头、手持镜头与延时镜头相互穿插,营造出了真实的现场感,通过主观视角展现发掘细节,真实地展现了发掘现场,让观众仿佛真实的参与了发掘,这样的多样化的机位设置,给人文历史纪录片增加了综艺中的参与感,进一步地拉近了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弹幕作为用户在网络视听平台上的可操作互动功能,具有信息互动、休闲娱乐互动、社交互动等多个属性。[2]弹幕文化吸引了更多青年人,让他们在观看的同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并实时的进行交流互动,让影片内容不再局限于视频内容本身,其内容与弹幕的融合创造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话题交流场域,在这样的跨时空场域中,大家通过抒发自己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完成了对影片的再创造,这样的传播形式,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这种带强文化属性的影片类型而言,往往可以形成跨时空的文化场域,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B站作为《不止考古》的独播平台,充分地发挥了其作为综合性弹幕视频网站的优势,充分的调动弹幕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主动地在弹幕中“带节奏”,将影片中三星堆蕴含的文化知识作为话题点引发大家在弹幕中的讨论,创造了有良好文化氛围的跨时空交流场域。其在影片的拍摄和过程之中就充分考虑到弹幕的话题性融入,让影片中的人物在拍摄过程中就可以与观众形成弹幕互动,主动引起话题讨论,让观众在这样的跨时空文化场域中,不仅是被动地接受文化,更有了自己的文化观点与文化态度。
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问题思考的重要思想成果。既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禀赋、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的决心和信心。[3]从这段论述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我们从内心都坚信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可以被历史认可的。
在《不止考古》中,我们看到一个个与传统匠人形象不同的新匠人形象,他们不再高大严肃,却又各个“身怀绝技”,他们不再沉默寡言,却又专注认真,与传统的匠人形象相比,这些新匠人形象更加平民化、个性化,在群像化的表现方式之下,观众看到了匠人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看到了民族的文化内涵在他们身上的不断发展,文化自信深深地根植在了每一位观众心中。
匠人形象常常出现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中,他们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很多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延续者,因此在传统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对于匠人形象的塑造总是严肃的,然而这样“高大全”的匠人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视作品的趣味性与人物的可看性,为了契合时代的节拍与观众对更高质量影视作品的期待,让匠人精神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好的走近观众,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匠人形象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匠人形象注重用普通人的视角平民化的展现匠人形象,以平凡视角见证不平凡的匠人匠艺,让匠人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不止考古》的聚焦了三星堆考古勘探、发掘、清理、文物修复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由于三星堆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地位,每一项考古工作的负责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在对他们形象的塑造上,观众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他们在专业领域的严谨与细致,更多地感受到了他们作为平凡人在工作中的执着与坚守。他们既是三星堆文化的探索者,也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人,会被父母催婚、会思念家人,在这样的平民化视角之下,匠人形象不再是刻板的,他们的故事也有了代入感,他们身上所带有的文化内涵也随着故事一起,与观众形成共情。
新匠人精神的核心是对工作的执着,纪录片在对这样的主题进行表达时常常容易专注于对这份执着的刻画,而忽略坚守着这份执着的主体的个性。作为新匠人精神的载体,各行各业之中的不同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性格,这些不同让他们有了个性,如果一部纪录片仅强调匠人精神中的执着而忽视了对于个性的表达,纪录片的故事性就难以完整。
《不止考古》强调了对新匠人精神的个性化表达,注重寻找匠人的个性,让观众不仅仅看到匠人的专注与认真,更看到了每一个匠人作为人的真感情。在本片中,观众除了能看到每一位三星堆文物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认真与专注,还能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这些新匠人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原来这些专注于文物发掘,努力探究文物内涵的新匠人们在回家后也会面临着被父母催婚的苦恼,也会有着与亲人异地分别的思念,甚至有时也会对工作有些小小的抱怨,这些真实的生活,让新匠人有了个性,也让他们所具有的新匠人精神真正地被观众接受。
在《不止考古》的创作过程中,在对主要人物从叙事策略和叙事方法进行个性化表达之外,对其他人物特征并不显或与主人公具有特点共性的其他人物也进行了群像化的刻画,让整个片子在故事整体上更加饱满,同时这样的群像化人物构建也让主人公的形象得到了升华,让新匠人面貌更加鲜活。
面貌是事物所呈现的景象与状态,作为一种共性的集中表达,它的表现往往需要众多人物的参与,由此在众多人物的表达中概括出面貌,群像化人物的书写正式这种表达的重要方式。《不止考古》在对新匠人面貌进行展现的过程中,除了选取了13位极具典型性的考古人之外,还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在祭祀坑内已经练就了圆规式起身的K8祭祀坑大师姐何晓歌,一脸稚气的最年轻坑长许丹阳,每分每秒都小心翼翼的辽宁大学考古学研究生杨庆霞,发誓与城墙“死磕”的傅悦,他们与13位主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了故事,推进故事的发展,更作为三星堆考古发掘的参与者,与13位主要人物一起,为中国的考古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在共同组成了《不止考古》的故事,相互链接、相互推动,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展现了新时代下的新匠人面貌。
2014年,百度、腾讯、优酷等多家互联网企业进驻电影业,互联网的黏合性、碎片化等特点,让中国的影视作品创作范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形成了网生代创作范式。纪录片创作也在网生代创作范式下不断变革,在制作模式、拍摄技术等多方面蓄力深耕,让纪录片产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加繁荣,成了在新时期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文化自强的重要载体。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指出,全网专题纪实内容进入“亿次级流量时代”,纪录片点击量31.2亿次。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在月活跃用户上大规模领先其他视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纪录片产能达到史无前例的新高度。[4]
制作主体的改变,带来的是更为多样化的制作模式,2015年腾讯成立了纪实工作室,优酷与土豆视频达成战略性合作,同时开启自制纪录片的商业化模式。在更多样的制作模式之下,纪录片的选题方向也变得更加丰富,以B站为例,其纪录片就根据不同的选题方向分成人文、历史、美食、宇宙、萌宠等18个类型,为不同人群打造不同的专属内容,形成了更为细化的纪录片类型体系,大大提升了纪录片产业的活力。
在制作模式变革的同时,纪录片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推动了纪录片呈现方式的改变。2008年9月,佳能发布了EOS 5DMarkII机型,凭借出色的影像处理能力与超高的便携性,成了很多微电影剧组的选择,也开启了影像设备小型化、便捷化的开端。此后,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商推出了兼具画质与便携的机型,这些机型的推出也同时带动了相关辅助设备在便携性方面的研发,这些设备在便携性方向上的进步,让原本很多在电影里才能实现的镜头效果可以轻松实现。
纪录片的制作流程不同于电影,其在影像的表达上更加追求纪实性,很多瞬间转瞬即逝,而影像设备的小型化与便携性给了纪录片记录事件时的多样性画面选择,创作者可以根据所处拍摄环境的不同特点、发生事件的不同类型、人物所处的不同状态,灵活地使用各种视听语言方式,增加影片的观赏性。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对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新的形式与新的社会环境,人文历史纪录片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之中,用更符合时代的方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