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2023-08-21 23:45:32唐宏
大众文艺 2023年9期
关键词:彝族艺人产业化

唐宏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四川都江堰 611830)

彝族服饰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彝族人民经过千百年社会历史发展,形成的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彝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服饰也可以说是形象的史书,它的形制与图案记述着彝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1]它们形式多样、造型丰富、特色鲜明,蕴含了彝族人民独特的精神崇拜、民族文化内涵、生活习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今仍然在彝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重大节日、活动中都会穿着佩戴,成了极具彝族特色的独特民族符号。在追求品质生活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彝族服饰及其所代表的彝族文化、民俗风情等也日益受到包括彝族人民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传统的彝族服装、服饰在形制、样式等方面沿袭传统而创新缺乏,保护和发展动力不足。笔者应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之邀专程参与凉山州彝族非遗项目考察,通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到,包括彝族同胞在内的很多中青年群体,普遍觉得传统的服饰过于繁复、样式古板、不适合新时代的审美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着装的需要,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存在认可度不高、接受性低等问题。由此造成了彝族服饰、银饰传统技艺传承难、创新开发难、市场认可难、产业化发展难、传统艺人脱贫增收难这“五难”问题。严重的制约的彝族服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不利于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无法满足包括彝族在内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非遗不是文物,也不是什么‘活态的文物’,文物是不能被再创造的,文物的再创造岂不成了造假?”[2]2。我们今天看到的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技艺和文化,正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演变发展的产物,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艺术、知识、技艺等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发展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能体现出当时文化的现状和风貌。可以说传统艺术、文化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在当今时代,“非遗”也应该既有传统技艺、艺术、文化的传承又能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然而目前包括彝族服饰、银器在内的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的“五难”问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突破这一观念瓶颈和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笔者认为解决目前彝族服饰非遗技艺弘扬传承的“五难”应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统筹规划协同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种渠道培养,引导彝族服饰传统艺人转变观念

传统手工艺产品要创新发展首先要转变艺人一些不适应时代的固有落后观念,如“手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传统样式和技艺不能改变”等,这些落后的观念被传统艺人视为不容置疑的祖训、行规,实际上是由于环境和思想长期封闭而形成的。这种基于艺人自我技艺保护的传统,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普遍存在,给传统技艺套上了自我束缚的无形枷锁,严重地制约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甚至造成很多优秀技艺的失传,实属痛心。而在现实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很多艺人家庭的子女不甘于现状,有自己的个人发展愿望,不愿意重复祖辈的道路。存在着子女不愿意学,而很多真正热爱这些技艺的“外人”想学又拜师无门的突出矛盾。长此以往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只能由于后继无人而逐渐凋零甚至消亡,我们很多优秀的传统技艺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这一固执的“传统”所造成。与此同时,很多传统艺人认为: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最正宗的,是一点也不能改变的。这种盲目的维护所谓的“正宗”,从根本上拒绝了技艺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审美甚至生活方式都在无时无刻地发生变化,如不能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而发展,其生命力必将减弱。我们看到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国外的很多传统技艺如苏州的核雕、玉雕、苏绣、日本的漆艺等,无不是破除陈旧传统观念、转变思维、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等手段,与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接轨,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对于彝族服饰,我们应该仍然坚持和注重我们自己的特色,要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提炼、加工、发展,融合时尚元素,使彝族服饰不仅穿着简便、舒适,而且款式更加美观大方又不失其原有特色。[3]同时技艺的创新发展又能够给传统艺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提升他们传承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传统技艺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形成传统技艺传承、创新、产业化、市场化的良性循环,使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单纯依靠传统艺人的自醒自觉是不现实的。凉山彝族服饰的传统艺人,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常年生活在偏远山区,甚至有的人一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只到过县城,对现代化的社会、市场经济、时代需求等的了解极度缺乏。因此应当通过外部资源和力量的主动介入,对这些优秀的传统艺人加以培训和引导,如由当地政府搭台,联合各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企业,设立国家和省级的非遗传承创新基地,开展创新设计培训,组织赴发达地区和优秀文创企业考察学习等,通过市场导向、成果项目示范带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并促使传统艺人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培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二、构建多方协作,创新彝族服饰非遗项目发展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4]在新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任何一个行业要靠单打独斗实现自身发展是难以实现的,要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利用市场化手段、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紧跟时代步伐才实现创新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彝族服饰、银器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解决彝族服饰非遗技艺弘扬传承的“五难”问题,单靠政府、传承人、专家某一方的努力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传承艺人技艺纯熟但不了解市场需求,创新动力缺乏;专家学者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创新开发能力,但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政府具有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而企业具有对市场的敏锐洞察、良好的市场资源配置和产品生产销售的组织能力。这四方各具优势但互有短板,因此如果能够创新机制体制,将政府、企业、传承人、高校这四方资源优势有机整合起来,必将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在这当中政府充分利用组织与资源整合优势,通过牵线搭桥、政策支持、产业引导、机制体制创新等手段,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打造技艺传承、非遗研究、创新开发、市场推广于一体的互利共赢开放平台。企业对市场需求具有极高的敏感度,能够准确把握市场最新需求,并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整理、组织生产,同时通过企业成熟和完善的市场运作与整合能力开展市场推广、名牌营销和产品销售。高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拥有丰富的人才与智力资源,是传统文化研究、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是非遗传承的主阵地。高校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学、科研资源,发挥专业人才的智力优势和年轻学子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动力,给“非遗”带来持续不断的创新源泉;通过将“非遗”融入人才培养、融入课程、融入项目开发等,在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培养“新时代的非遗传人”;利用人才培养优势为传统艺人进行现代艺术和创新设计的培训,使其掌握创新开发设计制作的方法。同时作为传统艺人与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创新传统技艺产品,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企业与传统艺人。传统艺人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创新开发的产品,通过自己精湛的技艺进行产品生产和制作,这样的产品必然具有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应,同时带动传统艺人的积极性,实现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的良性循环。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融合推进彝族服饰产业化发展

努力实现传承非遗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提升年轻一代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非遗传承活力与后劲,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遗工作的重要目标。[2]3传统的彝族服饰等都是采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运行,这样的自发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虽然保持了彝族服饰的“原汁原味”,但生产力低下,存在着产量低、设计样式老套、缺乏产品创新、销路狭窄单一、艺人收入低、生产积极性不高等瓶颈,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物质需要,也不利于彝族服饰非遗项目的传承。要增强彝族服饰传承的活力与后劲,实现产业化则是必由之路。彝族服饰要实现产业化,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带动生产、创新、销售、推广和传统艺人增收。通过“企业+艺人”“企业+合作社”“手艺人进企业”等模式,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产品设计、创新开发和制定生产标准;根据传统艺人相对聚集的特点成立编织、刺绣、银饰等合作社或生产小组,由合作社和生产小组在企业承接生产任务并组织农户按照企业标准开展生产,或是企业根据生产开发需要以艺术指导、产业工人等形式招聘手艺人进企业开展生产;然后再由企业按照市场化手段进行品牌推广、宣传营销和产品销售,根据产品销售效益建立效益分配机制,构建各方共赢的产业化链条,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背景下,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互相融合才能实现协同创新发展。将“非遗”与旅游、文创等相关产业相融合,依托凉山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旅游拉动消费、以非遗产品推广促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内涵发展,这既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必将有利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协同发展。以彝族服饰为例,通过在旅游人员相对集中的“传统文化商品一条街”“文创商品广场”等地方建设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在传承人和手工艺人相对集中的县、乡、村、街道等地设立非遗制作体验工坊;开展非遗文化体验的主题活动等措施,有机地将非遗文化体验与旅游将结合;将非遗产品推广销售与非遗成果展示相结合;将产品生产与体验旅游相结合,即丰富了旅游内涵又使消费者对以彝族服饰非遗为代表的彝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促进产品的推广和非遗产业化发展。

四、实施品牌战略,多渠道打造“彝族非遗品牌”

品牌形象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文化内涵、品牌产品认同、情感满足等,是基于消费者综合感知的整体形象。作为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之一的彝族相较于藏、蒙、维等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其“民族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模糊、单一,对彝族文化认知缺乏甚至偏差。这一现状不论是对彝族服饰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弘扬还是彝族服饰非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都是极大的障碍。因此以产业化为龙头,深入挖掘优秀彝族民族文化并与新时代特色紧密结合,创新彝族服饰非遗产品,整体策划设计彝族服饰非遗品牌形象、地理标识等,以政府打造、企业推广、学术研究、整体设计等综合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新媒体,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时尚机构、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实行走“出去战略”打造“彝族非遗品牌”。深入研究并规划制定系统的彝族服饰文化品牌战略,通过挖掘整合文化内涵、制定质量标准、统一视觉形象符号等打造彝族服饰品牌整体形象,使之成为一张四川独特的文化名片、产业名片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有力推动彝族服饰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

结语

非遗汇聚传统文化精髓,我们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有机统一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性的传承弘扬。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应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彝族服饰,我们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需求,转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思维观念。通过多方协作构建彝族服饰非遗传承发展平台、彝族服饰创新发展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协同推进产业化发展,多种模式构建各方共赢的产业化链条、促进产业互融、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彝族非遗品牌”,将彝族服饰的保护传承与产品创新开发、产业化发展、文化传承、传统艺人脱贫增收紧密结合,实现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创新良性循环。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必将为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非遗项目探索出一条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彝族艺人产业化
彝族海菜腔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2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学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34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老艺人的匠心
学生天地(2018年32期)2018-11-07 12:19:32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海峡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 07:58:48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