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卿,陈 曦,胡婷婷
(山西大同大学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我国的社区治理建设已进入到以民生福祉为导向的多元社区治理时期。面临全球化及后疫情时代的双重挑战和风险,如何寻找应对瞬息万变的大社会建设的突破点与创新点,引用韧性社会理论,脆弱度调试韧性是一个崭新的社区营造内涵。如何在双重挑战下建构一个遭遇外来动荡后仍可维持主要功能的社区。也就是通过社区营造的力量,提出社区营造与韧性社会连接的可能,以便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社区,极具当下意义和实践价值。经历了三年疫情大考之后,相信韧性社区建设的创新探索和实践进展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一)韧性 韧性这个概念最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指的是,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近年来,韧性概念被运用到不同学科和社会领域中。[1]从机械学到自然生态学,进而向人类生态学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韧性治理的理论观点在社区治理方面得到运用。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韧性可以应用在任何社区及任何类型的干扰方面,包括自然、人为或二者的混合。因此,韧性可以在个人、家庭、社区、城镇、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等不同尺度被参用。IPCC 在2007 年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将韧性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生态系统在保有相同的基础结构及运作方式、自我组织的能量、调试压力及变迁的能量之同时能承受扰动的能力”。面临后疫情时代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各地区,莫不以韧性社会、韧性城市及韧性社区为标杆,企图减少天灾人祸造成的影响。对于社区营造而言,如何应对脆弱度及恢复力的新议题,成为当下极为严峻的挑战。[2]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风险社会的全民启蒙课,今后我们毫无疑问还将会遭遇其他意想不到的灾害风险。正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防控,社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实践过程中暴露出韧性不足、应急滞后的弊端。在此背景下,社区营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推出一种新的理念,及时融合新的社区功能。本课题尤其提倡社区营造透过社区“她”力量建构韧性社会。即:当社区面临新的挑战,建构具有恢复力的可持续发展社区,从而可以在疫情灾难过后,快速恢复社区活力,并回到正常运作且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建设治理上来。
(二)“她力量”近年来,性别视角正在重塑公共文化。女性的潜能和智慧,话语权和决策权正在日益彰显其社会影响力。女性更善于体察了解居民的需求,能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富于人情味的建议。她们的情绪价值更高,在提供社区日常服务方面,女性比男性的优势在于,耐心与亲和力、善于表达诉求沟通,她们具备天然的柔性特质、细致谨慎的态度,长于规避风险、追求稳定。研究表明,“刚性”的管理方式易产生冲突,女性的参与可以淡化社区治理的“紧张空气”,彰显女性视角的和谐管理智慧。当然,冲破刻板性别印象的“她力量”也不乏雷厉风行敢于冒险快人快语的“女汉子”特征,从而使得女性兼具“刚之魅”“柔之美”“韧之坚”。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下,女性力量与女性声音活跃异常,女性逐渐摆脱历史的枷锁和生理的桎梏,有了更大的赋能力量和更多的话语权。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中已刮起了一股股引人注目、不可或缺的“她力量”“她旋风”“她风采”,无时无刻不激荡出性别调和的“乘数效应”。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自我成长、实现价值的路上,步履愈发坚定。这是一个新旧女性价值交替的时代,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女性在承担家庭责任、维护家庭和谐、缓解社会压力方面充当着“她”的独特角色。“她力量”是一种彰显性别文化,多向度多层面凝聚而成的多元综合软实力,成为赋能韧性社区的新型“女性公民资本”。
(三)韧性社区的内涵 与传统社区相比,在面对风险时维持安全稳定是韧性社区的重要表征。构建常态下的抗干扰降风险社区治理体系,非常态下的保障功能是后疫情时代的重中之重。有学者指出,衡量社区韧性的指标包括环境韧性、结构韧性、伦理韧性、单元韧性等等。理想的社区韧性结构是一种具有弹性扩展和合理冗余的风险治理结构,能够适应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带来的高峰值应急需要,是今后风险社会背景下韧性社区建设的目标追求。[1]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女性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基本单元,把人们带入一个新型的生活场域。这个场域的基本格局以女性为主。从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发生的历史性巨变看,城市的“女性化”带来社区的“女性化”,有学者提出“社区乃是女性化治理空间”观点。正如女性主义学者所言,女性作为城市社区空间的主体,为社区赋予了更多共同体上的意义:情绪价值和家园归属感。社区治理提倡情感参与导向,具有女性经验色彩;女性身兼弱势群体与社区主角双重角色,使得社区女性既是被关注对象又是治理主体。要而言之,女性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彰显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跻身于实现女性自身权益的重要场域。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山西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为我省社区治理提供中国特色理论支持,推行切实可行的地方特色实践方案。
韧性社区作为后疫情时代社区赋能的重要领域,作为个体公民生存的基本共同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区建设从政府向基层群众参与转变,这一治理观念上的变化,开拓了女性全面参与社区治理的新空间。[2](P39)在这种背景下,女性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另外,退休居家的女性转型到社区治理第二职场,不无“草根”参与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也是日常性的,甚至常常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看似无足轻重的日常事务,架设了社区韧性的桥梁,把私人家庭中的女性引向公共领域,以女性特有的柔韧方式介入社区治理当中,无疑会增值社区凝聚力,提升社区和谐度。[3]
(一)韧性社区建设规划 山西作为内陆省份,乡土农耕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决定其城市化进程的滞后。解放前的晋商文化、计划经济时代的山药蛋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板块中的山西煤文化,其中贯穿始终的内陆文化基因,一直存在于山西人的行为方式,包括社区行为方式之中。乡土色彩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深厚浓重,家庭和邻里间仍保持着互帮互助的传统,远亲近邻和谐相处。城镇化时代的居民社区化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地域文化基础上,每个人对于自己居住的环境都有不同的见解和预期。而唯一不同的共性原则就是大家希望能够与邻里之间拥有良好的、友善的互动关系。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科技缩短了信息传递与物资交换的时间和距离;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信任和互动渐渐疏远。尤其在城市社区更为明显,离家最近的邻居反而成了最陌生的人。以山西第二大城市的大同为例,居民社区结构呈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点:一是“单位制”遗留产物依然存在,退休下岗低收入职工大多居住老城的本单位小区,社区空间的“公有”“共享”特点犹存;第二,拆迁房小区(如大同的棚户区)的居民混居,老城市民的现代化+外来农民工的城市化,均涉及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居民市民化、“现代化”问题。城市基层的社区建设要跟上山西总体的发展,需要把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居委会重组,组成一个个邻里合作的新社区,使社区既承担安居乐业的新场域功能,同时还具备基层自我管理的基础,既有“多元共处,和而不同”——共同的社区意识、共同的责任担当,又能保有小我的生活习性,自我空间。令人们在该社区生活感到舒适、安全、便捷、宽容而不单调不乏味不庸俗。
因而,韧性社区建设规划要以不同的角度阐述社交理念,在多元的讨论模式中提出对社区营造未来的规划与思考,给居民以解读的空间,以女性文化生活圈社区营造概念为出发点,规划构建女性文化驱动机制。
(二)韧性社区治理共同体 必须指出,韧性社区建设包含着地缘关系和互助合作关系。全球化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给奋起直追的山西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挑战和机遇。让在地居民真正参与韧性社区打造过程,提升在地福祉,增强社区自信与集体荣誉感,使人与人之间更有凝聚力,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福祉与获得感。在社区伦理、社区生态理念培养教育再传播的过程中,会创发出一种身心一体的家园意识,形成深厚扎实可靠的社区认同。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1993 年,大同市与雁北地区实现地市合并,大同市辖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4 区7 县。2018年,大同市区划调整后,又划分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新荣区、左云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伴随着“地方文化生活圈”不可避免的文化差异,不同区县体现出以生活方式为对象的文化认同也势在必行。在寻找社区认同基础时,社区治理机构须秉持中立立场,尊重社区主体地位。在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找到同一感;拓宽“拆迁”之后原有区域的观念、心理基础,让“陌生”居民在日常生活联系更全面、生活方式特点更鲜明,社区文化认同就更容易建立。同时,要以女性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基于静力学向动力量的转化原理,把女性的柔性转化为社区治理的韧性,女性的家庭纽带功能向社区纽带功能位移,让女性的性别潜能落地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资源。从自在自发的女性行动走向自觉自足的文化治理,实现社区文化治理体系与女性化治理范式的同构兼容,合力营造社区文化治理空间,最终形成社区命运共同体,达成两性互动与和谐、性别平等与共享。
(三)韧性社区文化培育 社区是家的延伸,是促进城市向前发展的动力。为了使居民重拾对邻里感情的信心,可以推出“社区是我家”计划、发展“到社区来学习”的新理念。通过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互相分享的过程,重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启动善的循环,提升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幸福感。
以此类推,还可以推出“社区幸福家”计划,激发企业回馈社会的正能量。凝聚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情感,形成点、线、面的网络平台。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播撒幸福,让居民居住的每一片、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每个人心中最值得拥有的美丽温馨的家园。例如凭借女性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的性别优势,成立妈妈工作室、挖掘培养妈妈运动员、妈妈歌唱家;运用居民草根智慧,激发学习火焰,让它持续不断燃烧;[4]成立哀伤辅导站,关爱社区空巢独居老人,为疫情期间失去亲人的家庭成员做心理疏导,对丧亲者施以心理照护,帮助他们应对哀伤。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庭给予心理、情感、社交和精神支持,实施安宁疗法、舒缓疗法和支持性护理等措施,使患者减少痛苦,提升其生存质量。再如,通过推举社区能人以轮流编辑的方式,自编社区报刊,记录社区活动史;通过艺术进社区活动,提升居民的审美水平、艺术素养和精神情操;举办社区老照片展,把社区居民压箱底的黑白照片找出来,按主题归类为旅行故事、家族故事、亲情友情、自然人文风光,编成故事或装订成册进行展览,收藏社区集体记忆,勾起居民共美好回忆,夯实社区认同基础。挖掘社区软实力引起多元回响,扩大拓宽社区居民参与渠道。
社区韧性是一种合力,动员吸引全部女性聚合一起互相赋能,将形成一个韧性场域。韧性社区文化营造的价值,通过“她力量”得以彰显,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多元包容,形成情绪价值智库,通过多元场域激发更多性别文化资源,让社区资源更加细化、更加丰富、更加多样、更加独特,使女性在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方面的优势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加强社区居民两性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使他们既独立又互动,既闪耀又互映,弱化差异与对立,强调融合共赢统合感,播撒同理心,共情心,让社区真正成为联系邻里的柔性纽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基本单元,把人们带入一个新型的生活场域。女性在这个场域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社区治理中,女性在回归日常生活场域、营造有温度有情趣的家园氛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性别优势,是柔化“国家—社会”刚性权力机构的情感纽带,是重构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人际关系的桥梁,在提升居民参与的主体性、增进社区认同和归属感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发挥社区文化营造中的“她力量”,理应成为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议题。这是一个新旧女性价值交替的时代,女性在承担家庭责任、维护家庭和谐、缓解社会压力方面充当着“她”的独特角色,把这样的性别动能势能引入社区治理当中,将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党的二十大以来,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同步推进韧性社区建设迫在眉睫,不断优化韧性社区结构,有效提升社区韧性水平,将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冲击。这也是社区营造在面对后疫情及全球变暖双重挑战时,全力以赴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