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在“文”外,如何解答?

2023-08-20 04:02王朝辉方仁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莱辛诗画考题

王朝辉 方仁

按照以往的传统命题形式,语文高考都是“依文出题”,也就是先选定命题材料(选文),而后以选文为依据拟制考试试题。既然“题在文内”,“依文答题”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答题原则。也就是说,答题的秘诀在于反复研读选文,只要将选文吃透了,答题也就不难了;因为,考题的答案大都隐藏在选文的字里行间。

但是,上述情形在最近两三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从2020年开始使用的“全国新高考卷”(考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出现了“题在文外”的考题。粗粗看去,这些考题与试卷的选文似乎并无关联,因为考题的发问(包括用来设问的语言材料)是外于选文的。这些考题从目前看来还只是“蓓蕾初绽”,却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议论。笔者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本文拟以近两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的几道试题为例,谈谈如何来应对、解答这一类“题在文外”的试题。

真题题例一(见2022年新高考Ⅰ卷)(节选)

材料一:

①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②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③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④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⑤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⑥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⑦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學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①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②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③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此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上列两道试题,一为选择题,一为简答题。其共同特点是具体内容均出自命题材料之外,且仅与考题的“材料一”发生关联。既然是要选出“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和“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那我们还是应首先对“材料一”进行研读。“材料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文,对于整道考题而言,它具有“立主脑”亦即确立观点的作用。而整则材料的核心内容,就是材料第一段的第③④⑤⑥句,其核心观点,是“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弘扬其当代价值,达到材料第二段所说的用中华民族智慧“解决世界性问题”的目的。以此观点与第3题所列的四则名言相对照,可以发现韩愈和冯桂芬的言论都是主张“复古”的(“宜师古圣贤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根本未涉及创新发展的话题;而季羡林所言,也仅是涉及了中西方文化轮替流行(“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表象,却未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唯有C项所列鲁迅名言,主张文化发展应“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也就是既要固守自身文化之本质,又追随“世界之思潮”,与时俱进。所以,唯有C项所列与材料一的观点最为吻合。

再看第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考题推出了一个传统文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正面例子(“材料二”所引著名诗人、诗评家郑敏对当代中国新诗“食洋不化的积食病”的批评,则是一个反面例证)。考题提出的“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自然就是要阐释、剖析能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这就仍然需要到“材料一”核心观点的阐述中去找答案。命题人为这道题目拟写的答案是: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体现出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它具有当代价值;

(2)它超越国界,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将这个答案与“材料一”的核心论述相互参看就能发现,答案除了点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来源、出处之外,其余文字都可以从材料一原文中找到依据。(相关文字,已用粗体字在第4题答案和“材料一”原文中做了标示)如果设计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过程,推理的大前提肯定源自“材料一”的核心论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流行于世(成为“黄金准则”)则是一个例证,它的成功,正是因为遵循了,或者说吻合了“材料一”的原则或前提。如此看来,解答看似新奇的“题在文外”的试题,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要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题)和精要的解答(简答题),精研原文,尤其是把握、吃透其核心观点,仍是答题的不二法门。

下面再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题的例子。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答题,其难度都大于2022年的考题。

真题题例二(见2021年新高考Ⅰ卷)

材料一(有删节)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关于特洛伊木马和典祭官拉奥孔的故事,是)①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莱辛……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觀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吗?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注①:此处括号内的仿宋体文字为本文作者所添加,目的在于使作了删节的考题原文仍可相互勾连。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这里也选摘了两则材料。材料一编自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其核心内容,是以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和雕塑《拉奥孔》的异点比较为例,来介绍、解说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诗画异质说”;材料二摘编自钱锺书先生的《读〈拉奥孔〉》,文章也对莱辛的重要著作《拉奥孔》及其“诗画异质说”进行了解释、评说,并在评价时引入了若干中国古代诗画作品及艺术论的例子。第一段中,引用了陆机的文和邵雍的诗;第二段中,引述了唐代关于《按乐图》的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诗。对于莱辛的“诗画异质说”,朱光潜和钱锺书二位先生都是赞成的,但解说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朱文侧重对莱辛著作和观点本身的评说,并结合日常生活中“桌子”和“打狗”的例子,使其通俗化;钱文则侧重中西方艺术的相互参看与比较。对于考生来说,只要懂得什么是“诗画异质说”、持其论有何理由依据,也就够了。“诗画异质”,简单地说,就是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也各有其的长处和短处。诗(语言)的长处在时间方面,能表现连续的“动作”(过程)或“情事”,短处是不善表现诉诸空间的静物;图画则长于表现空间静物,而很难表现连续时间上的“动作”(过程)。两者的长处及短处正好相反,所以说“诗画异质”。有了对原文的基本认知,解题就会容易得多。

第3题要求找出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材料(论据)。四个选项中,A项只说了“诗”(“入画之诗”也仍是诗),而未论及诗与画的区别高下;B项说文与画“异迹而同趣”,强调的是诗(文)画之同;C项强调“诗和画的圆满结合”,也是强调二者的联系而非区别。唯有D项,于比较之中指明了图画的长处在画面(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的长处在描绘过程(“寫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说的是二者的不同,正好可以拿来做“书画异质”的论据。

第5题恰是我们所说的“题在文外”的典型题例。和2022年考题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例子一样,嵇康诗中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以及顾恺之说的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都是两则材料中没有说及,更没有分析讨论过的,为什么可以拿来设题?这是因为,它其实和“材料二”中《按乐图》的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诗一样,都是可拿来充当“诗画异质说”的论据的。反过来说,“诗画异质”的观点,正是答题最根本的理论依据。此题要求“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实际就是要求考生运用文本信息或理论,去阐释文本之外的材料。画出“手挥五弦”(手指弹奏五弦琴)的情景容易,而要画出“目送归鸿”(注目远送向远方飞去的大雁)的情景却很难。无疑,此处的“理解”并非指理解其表面意思,而是指向事件原因的深层含义。为何“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因为“手挥五弦”是“时间上的某一点”,亦即“最小限度上的时间”,可以为一个静态的画面所容纳,所以画起来容易;而“目送归鸿”是一个过程,“在时间上相承续”,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适合于诗文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却恰是绘画艺术的短处,所以要画出“目送归鸿难”。

命题人为此题拟制的参考答案为: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

②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

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按照时下流行的新理论,以上重点分析解说的几道“题在文外”的新考题,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具体情境”;题目要求考生的,也不仅是解答试题,而是要“完成特定情境下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解答试题”与“完成任务”之间并无截然的鸿沟;所谓“具体情境”,也仍然是由命题材料(选文)和试题共同构建完成的一个考查空间,只不过这个空间的范围较之以往的确有所扩大,设问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文化积累都是一种挑战。增强试题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情境的创新性,体现了高考强调学科素养考查的发展趋势;但“万变不离其宗”,考题仍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表达能力,故而考生也可“以不变应万变”。一是注重素养,丰富学识积累;二是使自己具备读懂考题材料、读懂试题的理解能力;三是于日常学习中培养分析思考的习惯,能准确把握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考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善于提炼概括,能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倘能如此,解答“题在文外”的新考题亦可应付裕如,大可不必将其视为畏途。

猜你喜欢
莱辛诗画考题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特别的考题
诗画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诗画话
诗画话
诗画话 丁聪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