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芳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和承担者,增强两支队伍育人工作的协同性,形成协同育人工作模式具有必要性。目前,高校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工作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机制障碍,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协同工作沟通交流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高校必须创新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建设以班级为单位的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团队,加强两支队伍直接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健全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思政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增强高校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教师 辅导员 协同工作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者和承担者,思政课教师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辅导员则主要是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两者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形成“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必须增强两支队伍育人工作的协同性,形成协同工作模式。
一、两支队伍协同工作的必要性
(一)形成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始终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巩固其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我国越来越重视并逐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1]。全员育人即高等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学校的领导到一线的教职工,从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到后勤各岗位人员,都肩负着育人职责,都要参与育人工作;全过程育人即育人工作要贯穿高校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学生教育培养的整个过程;全方位育人即育人工作要覆盖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生活服务、心理辅导等各个领域。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作为思政育人的主要力量,必然要参与“三全育人”的全过程,发挥好各自的优势,为“三全育人”工作贡献力量。为此,两支队伍更需要形成理念共识,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发力,推动高校形成“三全育人”
格局。
(二)提高高校思政育人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思政育人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思政课教学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就要学生既能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深信理论,又能在实践中化理论为信念,始终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但在思政育人的实践中,思政课日益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这种学科化的发展一方面使得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日益理论化、专业化,使学生越来越觉得思政课枯燥乏味,学习兴趣越来越淡薄;另一方面使得思政课教师日益重视思政理论的研究而忽视课堂教学环节,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无法深入学生实际触及学生心灵深处,也无法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致思政课堂越来越无法吸引学生,造成“两高一低”的现象,即迟到率高、早退率高、抬头率低。
辅导员工作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2017年8月31日教育部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此可见,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辅导员不仅要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还要成为大学生的“管理员”“消防员”等,可谓身兼数职。也正因如此,辅导员疲于在数个角色和职务之间转化,无形之中弱化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辅导员无法更好地发挥其思政育人的作用。为此,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更需要相互交流,协同工作,优势互补,提高高校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思政教师队伍育人能力的必要抓手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两支骨干力量,育人能力各有所长。众所周知,思政课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能够通过深入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坚定理论信念。但思政课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得不将更多精力用在課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上,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及思想动态。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相比,学历较低,专业背景也比较复杂,很多都与思政教育无关,因而辅导员队伍的思政理论功底相对薄弱,在思政育人工作中无法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学生,影响思政育人的实效性。辅导员的日常事务都围绕着学生开展,如管理课堂、监督学习、查寝、主持班会、心理疏导、谈话交流、协调矛盾等,每天都要与学生接触、交流,因此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很容易建立深厚情感。可以说,在高校中最了解学生的是辅导员,而学生最信任最喜爱的也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思政育人工作中达到以情入理的效果。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思政育人能力各有优劣,二者只有协同合作、相互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各自思政育人的能力。
二、协同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协同工作模式势在必行,但从目前现实来看,两支队伍的协同工作仍然存在着管理结构二元化、协同意识淡薄、交流平台匮乏、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一)管理体制机制障碍
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学院。思政课教师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职务分配、日常教学管理,监督检查,工作例会、交流培训、绩效考核等都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而辅导员队伍则由学工部和各个二级学院双重管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培训学习、检查考核也由学工部和二级学院负责,这就使得两支队伍形成了相对分离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2]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二元结构导致两支队伍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学习,在育人工作上相对独立,学生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基本脱节,无法形成育人合力,从而严重削弱了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二)协同育人意识淡薄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工作中的一大障碍就是协同育人意识淡薄。
一是校级领导层的协同育人意识淡薄。虽然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政策文件,但受到传统思维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科研及学生的专业技术教育,在思政育人方面则是“雷声大、雨点小”“嘴上重视、心理轻视、行动迟滞”,严重影响了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推进和育人效果的提升。二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角色认同缺失。由于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两支队伍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两支队伍之间形成了互不信任、互不认同、互相轻视的局面。思政课教师认为辅导员学历水平不高、思政理论基础较差,因而只适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成为学生的“管理员”,不可能很好地胜任思政育人工作;辅导员认为思政课教师只懂理论,不了解学生实际,上课空洞乏味,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根本吸引不了学生,以致学生抬头率低、逃课率高。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这种认同缺失导致两支队伍协同意识淡薄,无法形成协同育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严重阻碍了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沟通不畅、交流不足
沟通不畅、交流不足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工作的又一阻碍因素。[3]导致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沟通不畅、交流不足的原因很多,除了两支队伍归属不同部门管理及协同育人意识淡薄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作任务繁重,沟通交流的时间、精力不足。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普遍存在着工作繁重、压力较大、待遇偏低等情况。思政课采取的是大班授课模式,每个班的学生少则80多,多则上百人,教师每周课时往往是专业课教师的两倍甚至更多,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由于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外还要参加比专业课教师更多的培训、讲座和会议。而辅导员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更是繁杂,辅导员不但要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安全,除此之外,辅导员往往还要兼职学校的其他行政事务,如党团建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学生实习实践等。[4]也正因如此,两支队伍因时间和精力的严重不足而无法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二是沟通交流平台欠缺。平台是建立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沟通不畅、交流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平台。高校领导层的不重视及两支队伍管理二元结构问题,必然导致两支队伍之间无法建立有效沟通平台。
(四)考核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考评主要是依据其“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如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其教学工作、科研教研工作、试卷评阅整理工作及其他教学行政工作的完成情况,而辅导员考核主要是依据辅导员对日常管理、班团组织建设、学生心理疏导及就业指导等工作的完成情况。[5]可见,两支队伍的考核体系相对独立,考核标准均未将协同育人指标纳入其中。在这种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必然将工作重心放在本职工作上,忽视甚至无视协同育人工作。
三、两支队伍协同工作的路径探索
高校要想突破上述困境,增强两支队伍育人工作的协同性,构建协同工作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
打破现有的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部门管理模式,创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高校可在校级层面建立服从党委统一领导的大思政协同育人部门,任命校级主管领导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在中级管理层面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对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进行统一管理。
(二)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协同育人团队
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基本每学期都会更换授课班级,这必然导致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了解不深入。[6]因此各高校需要打破这种授课模式,让思政课教师可以采取跟班模式进行教学,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强与学生的情感,實现师生双向互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与辅导员的协同育人团队,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三)建立线下线上多渠道协同育人平台
高校应拓宽线下沟通途径,通过组建团队办公室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建立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召开思政育人交流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两支队伍的沟通与交流,并组织相关培训,以提升两支队伍的思政育人能力;建立线上沟通交流平台,通过QQ、微信、微博、学习通、App(小程序)等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协同育人平台,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四)构建双向兼岗的育人机制
通过建立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岗育人机制,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优势互补,提升整体育人效果。[7]辅导员可以通过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思政课实践活动,提升其理论水平及实践教学水平,开阔视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创新竞赛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五)健全协同育人考核激励机制
在考评制度方面,各高校需要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开展的日常思政教育管理纳入教师考评工作体系中。高校应为思政课教师规定合理的课堂教学课时量,每周课时不宜过多,限定周课时上限,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同时将思政教师课外兼任的职务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如社团活动、班会、心理辅导、文明修身辅导等,对具体工作加以量化并记录在册,在职称评定、教师评优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让思政教师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对辅导员的考核也需要加入协同育人考核指标,如辅导员需要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交流会,进入思政课堂听课,参加思政科研教研项目等。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于协同育人工作表现突出的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高校应该给予表彰奖项,并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平台从多渠道进行宣传和表彰,所获奖励纳入职称晋级和评定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 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2] 张瑞琴.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 教育观察,2020(45):17-19.
[3] 佘双好. 关于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22-26,43.
[4] 李秀芳,王鑫.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协同机制研究[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4):46-50.
[5] 李江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7.
[6]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2015(5):48-52.
[7] 张宝强.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8):73-74.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协同工作模式研究” (21Z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