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 静 吉 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由于贫困幼儿的出现,随之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贫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刻不容缓。但是,目前针对贫困幼儿的心理辅导较为缺乏。本文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贫困幼儿心理辅导与家庭指导的有效策略。
传统的个案辅导对象主要是针对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幼儿。目前,个案辅导的对象包括全体儿童、教师和家长,但是针对贫困幼儿的心理辅导较为缺乏。一般情况下,幼儿会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手势、声音以及肢体动作,表达他们的情绪。当他们玩了有趣的游戏,就会开心地大笑;当他们没有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愤怒地噘着嘴。但是,贫困幼儿由于家庭原因,情绪较为敏感,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我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水平较低。教师如果能时刻细心关注贫困幼儿的情绪反应,将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会对其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让他们通过体验与感受,保持愉快的情绪,从而积极、快乐地生活。因此,教师要随时依据贫困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及时给予适宜的心理支持和介入。
贫困幼儿的社会交往就是不断感受他人、学习他人的过程。贫困幼儿心理活动不断变化,无论是在家庭、社区或是幼儿园,他们都在不断感受情绪,尝试调节和表达,逐渐形成亲密而安全的人际关系。贫困幼儿在与家长、教师和其他幼儿的友好相处中,通过不同活动体会自己的存在感和充实感,发展社会性行为。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幼儿园里经常发生冲突,幼儿之间经常出现争吵和打架的情况。家长面对这两种情况,采用了各种不正确的应对方式:把幼儿带回家,不让自家孩子和那些“调皮”的幼儿一起玩;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自家孩子;要求自家孩子予以还击。因此,教师在辅导时要注意引导贫困幼儿感知和分辨同伴间互动的多样性。人际交往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感知这种同伴间交往、学习的快乐,更要引导幼儿正确面对问题,例如,教师先安抚贫困幼儿,待其平复情绪后,再引导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最后引导贫困幼儿理解对方,明白争吵或打架都解决不了问题。教师要以正确、开放的心态,给贫困幼儿提供有效支持:一是成人的榜样作用,用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感染和影响幼儿。二是正向引领和指导幼儿,让幼儿懂得尊重,学会合作。三是关注幼儿的心灵需要,及时提供帮助。贫困幼儿的成长面临诸多挑战,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陪伴他们感受快乐,一路同行,静待花开。
陶行知先生强调“知情意合一的教育”,其内涵是“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为目标,知、情、意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教育。贫困幼儿心理辅导要有针对性,注重与家庭指导相结合。同时,制定方案,分阶段进行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估和后续辅导。
教育方面的人员,包括特教教师、心理教师、资源教师等,主要承担教育专业方面的责任,负责推进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和整合;对贫困幼儿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辅导,提高贫困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管理方面的人员,包括行政人员、幼儿园管理者等,主要负责幼儿园管理。家园联动机制的人员,包括贫困幼儿教师、班主任、家长等,共同发力,携手促进贫困幼儿成长。
贫困幼儿心理辅导与家庭指导要紧密结合,为贫困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援服务,向贫困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心理专业咨询和服务。同时,教师用访谈、家访等方式向贫困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对幼儿的心理问题做好测评和矫正工作。
多方结合主要是促进贫困幼儿、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为贫困幼儿提供全面支持。例如,对贫困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政策咨询和援助服务;处理贫困幼儿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融合问题;有效利用各项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资助贫困幼儿和家庭。
总之,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只有将贫困幼儿的心理辅导与家庭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贫困幼儿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和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贫困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