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华
鲁绣即山东绣,又称“衣线绣”,是古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是北方民间刺绣的代表。它最迟自春秋战国时期在齐鲁大地起源,传承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鲁绣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最初是用于服装上的装饰,为帝王公卿独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刺绣便由帝王公卿的章服发展到民间。当时齐鲁地区的织绣最为发达,素有“齐纨”“鲁缟”之说,可见这一地区妇女高超的刺绣技艺已闻名全国。汉代统治者在一些纺织、刺绣工艺高度发展的地区有所谓“服官”的设置。《汉书》记载:“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说明当时齐鲁地区已具备以鲁绣为主要装饰的官府服饰队伍,并且朝廷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在齐都三处“服官”的生产发展。
唐宋时期,北方战乱,桑地及刺绣生产都受到严重破坏,大量织绣工人迁徙南方,南方刺绣逐渐兴盛,而北方的鲁绣日渐低迷。这时的鲁绣罕见文献记载,亦未有典型传世的遗物,给今天研究这个古老的绣种带来一定的困难。
1975年,山东邹县发掘了一座元代至正十年(1350)的李裕庵墓。墓中出土的600年前绣制的绣衣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鲁绣文物。
到了明代,山东的“鲁绣”与江南上海的“顾绣”、东北的“辑线绣”及北京的“洒线绣”等,因不同的风格而闻名于世。从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鲁绣《文昌出行图》《芙蓉双鸭图》《荷花鸳鸯图》等数幅立轴中可见鲁绣区别于其他绣种的特有风格。
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专以传授工艺,改良土货为宗旨”的官辦工艺局在济南西门外创立。该局投资2万两,设铜铁、毛毯、织布、绣花、木器、人力车6厂,1905年改名工艺传习所。其中绣花工厂的绣品独具特色,并在当时的东洋赛会上获优等奖章。
新中国成立后,鲁绣再展新姿。1952年春天,在济南芙蓉街龙神庙内,张志强、刘云莲、王远胜等7位民间绣花艺人自发组织,自带工具,在当时的花纱布公司(后来的纺织品站)借来一匹白布,运用已有的鲁绣民间技艺,开始了小组化的刺绣生产。
从那时起鲁绣得到了济南市政府、市妇联的全力支持,在全国诞生了第一个绣花车间,开始规模化生产。从民间手工艺小组发展为国有集体企业,即济南刺绣厂。几十年间,济南刺绣厂对于发展和推动鲁绣工艺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山东及邻省城乡的刺绣集散地,刺绣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
1954年,老艺人王玉珍首创机绣长针绣针法,并在此基础上演变出几十种机绣针法。所谓机绣是人工操作家庭用脚踏式缝纫机手脚配合进行刺绣的一种方法,其针脚大小、图案的变化、线色的变幻、针法的应用完全靠人工进行操作,亦可称为手工机绣。1956年2月在全国刺绣工作会议上,王玉珍用脚踏式缝纫机绣制的《菩萨授经图》,由于与传统手绣不相上下,引起各方代表极大的兴趣。从此机绣长针绣自济南发展到全国各地,直至今日,仍是中国刺绣工艺的特色之一,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玉珍老人也因此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自接见,并被授予“全国老艺人”称号。
20世纪60年代初期,鲁绣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立了“发丝绣”。所谓发丝绣是以传统鲁绣的散套针法为主,吸收了齐针、打籽、纳纱、贴补等多种针法,形成特有的工艺体系,其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人发与生丝、蚕丝结合施绣。这一创举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发绣的表现能力,即从只能绣“白描”发展为“润色”“运墨”,为表现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笔墨效果寻到了恰当微妙的工艺手段。
在中国刺绣艺苑上,素有“南有苏绣、北有鲁绣”之称。与苏、湘、粤、蜀四大名绣相比,鲁绣毫不逊色。
无论是曲阜孔府旧藏平金龙纹蓝罗袍、绣双凤补赭红缎长袍,还是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明代鲁绣《文昌出行图》《芙蓉双鸭图》《荷花鸳鸯图》,以及在邹县发现的元至正十年(1350)李裕庵墓中出土的几件元代刺绣品,皆表现出山东民间特有的朴实健美风格。
现代鲁绣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除了创立了机绣长针绣、鲁绣发丝绣,还开发了泉城花边、雕绣以及绘绣结合、绒绣、烙绣,并引进了电脑绣花等工艺,使鲁绣工艺从题材到内容及表现手法上较传统鲁绣均有着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在题材上,宫廷绣品以绣工严谨精细、富丽堂皇、构图丰满、不惜工本而呈现出皇家气派。内容多寓意地位显赫、长寿如意、华丽富贵等非凡气派。绣制的种类一般是龙袍、朝服、霞帔、服饰配件、围帐、靠垫等。民间绣制的生活和民俗用品,则广泛采用吉祥纹样、鸟兽虫鱼、花卉果蔬、戏曲人物、民谣词意作为装饰题材,针针线线都表达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绣制的种类有门帘、轿衣、绣衣、枕顶,镜套、扇套、荷包、香囊、袜底、挑花裤边等。现代作品多表达人们的美好生活。绣制的种类有座屏、挂屏、台布、床罩、枕套、服装、室内装饰品、工艺礼品等。
在使用材质上,过去多使用暗花纹罗、丝绸、绫绢以及真丝缎为绣料,现在则多使用生丝、绸缎、麻布、棉布或化纤等多种材质为绣料。绣线也已发展为衣线、蚕丝、人发、生丝、人造丝、毛线等多种绣线。
在表现方式上,如今的鲁绣不仅保持了传统手绣技法,并且创造性地将手绣、机绣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作品的表现力。
在针法上,山东民间刺绣中常见的绣法和针法有散套、拉锁、补绣、齐绣、挑花、纳纱、平绣、打籽等几种针法,后逐步演变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针法。尤其是“发丝绣”,更是将鲁绣技艺推向了一个更高更广的天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济南鲁绣创作了多幅大型的、优秀的鲁绣作品。
1959年由山东省著名画家于希宁、王小古创作的六扇屏《百蝶图》《百菊图》,在人民大会堂陈列18年之久,作品中群蝶起舞、百菊争艳,反映着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
1964年绣制毛泽东手书诗词《采桑子·重阳》,作品纵140厘米、横250厘米,其针法主要采用“散套针”,曾获周恩来的赞誉。
由32名优秀鲁绣艺人共同绣制作品《六亿神州尽舜尧》,从1965年5月至1966年4月,历时近1年,用工6000多个,采用了70多种针法,终于完成了这幅横370厘米、纵166厘米的传世名作。绣制中第一次利用了人发和生丝结合,创造性地将手绣和机绣融为一体,开创了鲁绣发丝绣制作大型作品的先河,成为参与人员最多、针法最多的鲁绣杰作。
发丝绣《六骏图》,选自著名画家徐悲鸿作品。首幅于1972年完全采用人发绣制,耗费900多个工时,其发似马鬃、质感逼真,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给人以稳重秀丽、雅洁苍润的艺术情趣,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显示了发绣的独特魅力。1973年参加全国第一届工艺美术展览会,震惊了工艺美术界同行,作品被北京农业展览馆收藏。
1978年绣制的著名画家黄胄作品《任重而道远》,作品运用机绣与手绣发丝绣工艺,将鲁绣的粗犷与细腻有机结合,画面气势恢宏、寓意深刻,曾参加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
发丝绣《周总理关怀山东绣》是高级工艺师張培明根据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看到《采桑子·重阳》座屏后,对于山东绣予以高度评价这一时刻为背景创作的佳作。
1986年,当代杰出画家范曾先生专门为济南刺绣厂创作的经典之作《黔娄之俦》,由8位绣工共同绣制,采用11种颜色,150多个色线,历时半年。在1986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优秀设计创新一等奖。
1987年以范曾先生的杰作《竹林七贤图》印刷品作为蓝本,由9名鲁绣艺人耗时13个月,绣制的发丝绣《竹林七贤图》,刻画出魏晋时期的7位名士隐身遁世,常于竹林聚会、酣歌纵酒、抚琴吟诗的生活画面。1987年6月14日,范曾对落稿的成功和工艺上的创新极为赞赏,欣然题词“乾坤金针里,神韵彩线中”。该作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珍品(金杯)奖。
2004年,鲁绣在传统的设计方面又有创新,绣制大型手绣作品《远瞩》,系设计师张巧玲设计并改编、由5名绣工历时9个月绣制而成。作品面宏大、气势磅礴,表现出雄鹰横空出世、气吞云梦的雄浑和气概。该作品于2008年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二等奖。
近十几年来,由于山东的轻纺行业一度低迷,多种现代化绣花机器正在取代传统手工刺绣,最具特色的手工鲁绣工艺难以为继;传统刺绣工艺导致劳动效率较低,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刺绣艺人的老龄化以及培养新生力量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后继乏人等因素,鲁绣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鲁绣艺术的研究及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和挫折。
2009年8月,近2000件鲁绣作品被山东博物馆收藏,为鲁绣技艺的保护与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出版《山东博物馆藏鲁绣精粹》,收录了百余件鲁绣经典佳作。每一件鲁绣精品都凝结着书法绘画艺术家、鲁绣老艺人的智慧和汗水,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折射出山东人特有的人文气质、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
如今,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的鲁绣艺术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齐鲁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鲁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则更为重要,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中,深入研究挖掘和弘扬鲁绣的地域文化及特色,使鲁绣在齐鲁大地上绽放出更加艳丽的光彩。
Lu embroidery, also known as Shandong embroidery or Yixian embroidery, is one of the oldest embroideries recorded in ancient texts, and a represent of folk embroidering art in Northern China. Originated from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t the latest, Lu embroidery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600 years. This embroidering art, as an internal par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ndong province, wa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CH list i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