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晖
今天口语中的“讹诈”一词仍然保存了本来的语义,借故敲诈,既要“借故”,当然就要用嘴说出来,用语言来敲诈对方。
“ 讹”的本义即“ 伪言”,不真实的话。《诗经·沔水》中有这样的诗句:“民之讹言,宁莫之惩。”诗人感叹民间谣言乱飞,却没有人来制止。
“讹”还有更强悍的解释,即常常跟“妖”联系在一起:“世以妖言为讹。”“妖讹横兴。”在这样的例子中,“讹”的语感就更加重了。
有趣的是,“讹”还是一种神奇的野兽。在托名西汉著名博物学家东方朔所著《神异经》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兔,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就像《山海经》中的许多神兽一样,“讹”这种人面兔身的神兽也早已灭绝了。按照东方朔的说法,讹诈之徒大概都是吃了“讹”的肉才变得借故敲诈起来的。
看来人类非常聪明,把种种人性中本来就是恶的成分转嫁到了动物身上,如同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一样。人借此脱罪,种种神兽因此灭绝。
顺便说一句,“讹”这种怪兽还有一个名字叫“诞”,因此“诞”的本义同样是说大话,荒诞、怪诞、诞妄等用“诞”字組合而成的词汇都是由“诞”的这个本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