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习勤
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数据集合。由于远远超出常规软件获取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范围与能力,因此需要创新处理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超强洞察力、判断力及流程优化能力的内在价值。然而,科技的两面性决定了技术不可避免会给管理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因此,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迫切需要就潜在风险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方案与策略。这不仅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应用技术过程中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基于技术创新引领管理全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机遇
一、提升管理全面性与有效性
从有关大数据的定义可知,巨量数据集合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技术手段才能发挥异乎寻常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同理,当大数据技术叠加财务管理工作时,其带给事业单位最直接也最直观的机遇就是提升管理的全面性与有效性。譬如资金预算管理。对大多数事业单位而言,管理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且数量较为固定,也就是以政府划拨为主的财政资金。因此事业单位格外强调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然而,传统模式下不少事业单位受制于管理机制陈旧与模式落后的束缚,在资金预算管理中始终不同程度存在相对简单、片面、粗放等各种问题。这不仅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品质与效率,也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常态化管理与服务。
但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可以切实做到全面与有效。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所有财务与业务数据的整体核算与分析。这将从根本上避免数据抽样化核算潜在的管理盲区与空白点,也就是保障了财务管理实现全覆盖、无遗漏。这必然有助于资金预算实现面面俱到,进而从根本上杜绝管理缺陷与漏洞。另一方面,大數据技术能够助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全程化控制,也就是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监管。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事后监管模式潜在的各种风险隐患。而全程控制显然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始终保持针对性与有效性,也可从资金运行的每个环节做到系统性与规范化。
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在更加全面与有效管理的基础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将使有限资金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分配。即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又一重要机遇就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譬如,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开展资金预算管理,财务人员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精准、精确的核算结果。这将从根本上杜绝预算低效、无效的风险隐患,也能从中发现预算规划阶段存在的缺陷与弊端。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可以将更多资金集中在更加重要、紧迫的项目任务上,真正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管理目标。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
一、重视程度不足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大数据技术正在成为加快财务管理优化创新的驱动力量。不过,是否选择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至何种程度则必须由事业单位战略决策最终确定。而一些事业单位恰恰在管理意识的层面对技术的重大作用缺乏足够重视。在某些事业单位决策者眼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仅仅局限在改良财务管理形式的表层,也就是将简单稽核与统计交由大数据技术替代完成。而大数据在优化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方面的作用则被忽略。另一些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大数据的认知停留在财务内部,却没有意识到大数据超大体量与覆盖范围本质上应当涵盖单位全局。这种局部性、分散化的认知定位导致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极其狭隘,且人为制造了数据壁垒的重大阻隔。
总而言之,思想上对大数据缺乏应有关注、理念上没有给予前沿科技以正确定位。这些观念与意识层面的缺陷都在制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实践,都是由于主观层面的认知缺位导致客观层面技术应用失灵。
二、制度供给有限
由于管理思想上缺乏应有重视,一些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应用大数据方面出现了制度供给有限的问题。譬如,财务数据标准体系构建相对粗放,有关数据标准细化程度不足,导致内容不清、责任不明。这不仅会在数据获取过程中产生程度不同的错误或遗漏,也会对统计分析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与干扰。同时,由于很难将财务数据与具体岗位或职务建立起直接相关关系,因此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无法落实考核评价结论,也就无法针对现有管理架构的缺陷及时予以弥补。更为不利的是,由于制度层面存在供给有限、架构不全的短板与漏洞,一些事业单位内部逐渐形成了对财务管理整体性忽视的不良氛围。更有个别科室、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配合、积极协助的自觉意识。这些情况都会进一步加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于大数据应用不力、效果不佳的情况。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对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
财务管理是强调系统性与规范化的专业工作。但要达到系统且规范的管理目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因此,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对潜在风险首先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
比如,单位内部需针对长久以来形成的认知偏见或成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单位领导及高层管理人员需做好表率,要利用一切时机与场合讲解、阐释大数据技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与重要作用。要通过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内部成员树立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自觉意识,要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化操作对于每个岗位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引导每个员工不断提高节俭办公、杜绝浪费的意识与能力等。意识决定行动。大数据技术固然能够帮助财务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最终决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核心要素仍然是人。只有每个员工都切实履行各自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协同配合的职责义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在全员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的良好环境中不断提升管理成效。
又如,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需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包括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在内,事业单位内部所有机构、科室、岗位、职务都负有一定管理责任。即使日常工作中并不直接产生财务数据,但业务数据也终将对财务管理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形成一套覆盖每个节点与端口的数据标准体系。这不仅是预防数据壁垒风险的关键举措,也是防止大数据分析结果失真、失实的先决条件。同时,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也有助于提升大数据分析的精确性、精准性。而分析结果的精确与精准则左右着战略决策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换言之,只有预先构建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巨量数据集合超强洞察力与判断力。
再如,构建全过程数据分析机制。大数据技术赋予财务管理以全过程数据分析的架构及能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于大数据支持可以建立健全全过程数据分析的机制与模式。即从管理任务或项目启动之际,大数据分析技术便可以充分介入监督与控制的每个步骤、流程。
二、落实岗位责任,加强监督考核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于落实岗位责任,通过加强监督考核让大数据分析结论从计划照进现实。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围绕财务管理相关责任关系完善基本架构。
比如,细分岗位责任,确保责任一一对应。事业单位内部各岗位或职位都对资金运作或使用负有一定管理责任,财务管理需全面梳理每个岗位或职位具体职责范围、形式、内容,进而为其匹配恰当、适宜的考核评价措施。此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则是确保责任一一对应。即各岗位或职位负有的管理责任有且仅有唯一,不同岗位或职位之间不得穿插或重叠。只有形成一一对应的责任关系,财务管理才能借助大数据分析得到高度清晰、明确、透彻的责任分析结果。这也是财务管理能够履行监督考核职能的前提与根本。
又如,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系统构建。在细分岗位责任基础上,通过考核评价完成奖惩激励才是财务管理形成闭环的完整过程。因此,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系统则是与细分岗位责任相配套的系统架构。一方面,绩效考核系统需包括全面、完整的可量化考核指标,也就是所有适用于定量考核的数据类型与内容。另一方面,少数只能定性无法定量考核的指标应结合實际情况采取定性结合定量考察的形式,最终以得出公正客观的结论为准。
三、加强安全管理,保持动态优化
与其他信息技术类似,大数据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最重大的安全隐患之一也是安全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对风险的又一类根本举措就是要加强安全管理,要通过保持动态优化始终确保风险可防可控。
比如落实分级授权管理。事业单位是负有大量公共服务责任的特殊机构,因此财务管理不同程度面临数据保密任务。但保密数据也有类型、程度等差异。按照数据重要性、保密程度等分级别授予责任人管理权限非常必要。譬如,普通、非保密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浏览,而保密级别的数据只能由主管及以上职位的干部查询。若有绝密级别的重要数据则只限高层领导、核心决策层干部才能使用。同时,为兼顾成本控制与安全管理等综合目标,事业单位财务数据存贮也应有所分类分级。譬如普通、非保密数据可以采用云存贮方式减少对本地硬件设施的占用。而保密与绝密级数据则需使用本地服务器或同时使用U盘或光盘等载体备份存贮等。
又如,多种安防技术综合应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既要坚持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前沿手段。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在内,多种生物安全管理手段都可应用于数据处理与存储管理层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当建立在更加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之上。只有通过更加精益求精的源头治理,财务管理大数据技术才能始终沿着系统、规范且科学的道路前进。而这不仅是技术手段层面的改良或调整,更需要依靠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精准控制。换言之,人的因素才是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技术创新的前提与关键。只有兼顾技术升级与人才培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实现软硬件层面的双轮驱动,才能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这不仅是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防控风险的根本方法,也是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基于技术支持推动财务管理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时代化路径与策略。(作者单位: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