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2023-08-19 17:33:09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0期
关键词:河流流域成果

苏 彬

(利辛县第一中学 安徽亳州 236700)

引言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正确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科学思想和自主意识。教育部门在新课改中强调对高中地理等学科进行改革,使用大概念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将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纳入教学过程,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作用。

一、项目式学习和单元教学概述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真实的问题作为探究目标,应用学科知识、技能来完成通往目的地的阶段性问题,最终将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掌握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项目式学习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是指一种以单元为视角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模式,能改善传统重视单课时教学模式带来的学生知识体系碎片化问题,促使学生从单元整体的高度来审视所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塑造学生的学科核心思维和素养。古人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明地理与自然、与人类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单纯剖析地理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教师应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去阐述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三)项目式学习与单元教学的关系

项目式学习和单元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即都需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都需要重视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都需要教师去设计探究问题,都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都重视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充分重视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与地理学科的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结构,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知识缺乏系统性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对知识内容缺乏深层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按照教材单元、课时呈固定的团块状,相互之间缺少联通和综合,本质上并未真正掌握地理知识,也未能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在教师没有明确点出不同单元、不同课时之间知识的联系性时,多数学生就会忽视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在遇到综合性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

学生在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并未贴合学生所在地区的现实情况,也未能跟上国家提出的有关地理的热点观念、政策、战略,导致学生不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遇到综合性问题、热点问题时抓不住重点。比如学生通过新闻了解到“一带一路”,却不了解“一带一路”与地理学科有什么关系,课堂上教师没有提及,学生自己也未思考过,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自然茫然无措。

(三)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弱

在与学生接触时发现,不少高中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知识很感兴趣,但却不能很好地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释或解决。这说明他们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与新课改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不少学生对自己不能很好解释、解决生活地理问题的情况并不在意,因为他们认为学习地理就是为了考试拿分,为以后上大学、就业做准备,因而能解决试题即可。

(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低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仅有少部分学生愿意发言,大部分学生仅在自己感兴趣或有把握的内容上发言,说明学生群体在参与地理课堂活动上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与之相关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同样只有少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次小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偶尔参与讨论,还有少部分学生几乎不参与讨论,说明学生对于地理课堂上的活动整体缺乏积极性,需要引起重视。

三、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真实的情境主题

情境主题是单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都需要的一环,教师应重视对真实情境主题的构建,以一个环节的建设完成两个教学模式的融合。真实情境主题的构建关键在于知识内容、情境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教师需要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与地理课堂相结合,让地理回归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城市规划等教学中组织学生为家乡的景区设计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旅游路线,并做好城市相关部分的规划。这样的情境主题不仅能锻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人地和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理观念。

(二)构建高中地理大概念

高中地理大概念并不限于具体的地理概念知识,还包括一些跨越时间、跨越区域、跨越情境进行迁移应用的地理规律,比如物质循环演变规律、地理在时间演变上体现出的规律等。教师应重视地理大概念,围绕大概念进行跨课时、跨单元甚至跨年级、跨教材版本的教学,真正将有关联的内容结合在一个单元中,促使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进行应用。比如在有关地理事物时间演变上的规律,可综合昼夜长短变化、气压带移动、风带移动、洋流变化、太阳高度角等内容,集中体现地理事物以年为单位的变化规律,使高中地理核心大概念深入学生心中。

(三)以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认知提高

在项目式学习和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设置,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认知发展,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信息资料采集、组织能力属于低阶认知,对事物现象进行比较、分类等分析推理活动属于中阶认知,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设计实验等活动属于高阶认知。以大气污染为例,教师可先组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所在地区近一个季度、一个月或一个星期的大气指数并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感受来探讨影响大气指数波动的原因。最初学生仅能就数据变化讨论,分析出大气指数波动趋势是上扬还是下降,随着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提出夏季来临住宅区和商业区空调使用量提升、本地燃煤发电厂燃煤量上升,可能是引起大气指数波动的原因;夏季夜宵路边摊数量增加,可能引起大气指数波动;夏季温度高,近期降雨量少,地表水分大部分蒸发导致灰尘量高,可能引起大气指数波动……在这个项目中,搜集、分析信息参数是比较低阶的认知内容,探讨影响参数变化的因素是比较高阶的认知内容,教师用一系列问题可引导学生的认知程度逐步提高,因而是比较合理的课堂问题设置方式。

(四)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大概念的探究学习,最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表达对项目内容、项目学习过程的深层次了解,点明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的真实指向,让学生的思想过程得到具象化呈现,让本次学习所涉及的知识、技能都难以忘记。比如在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平台,由学生自己设置具体情境来表述清楚城郊和城市气温上的变化趋势及原因。这样的展示要求有明显的真实性和指向性,学生不仅是在展示自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还在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知识应用过程呈现给同学和老师,从而获得成就感。

(五)应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多样化评价。首先,为学生制作项目式学习量化评价表和档案袋,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项目式学习目标的达成、项目问题的解决进行量化记录。其次,在完成学习成果展示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正确看待同小组同伴的表现,取长补短。最后,将过程评价与项目式学习成果评分进行综合,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成果。在评价过程中,评价重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同伴进行评价,学生评价通常无固定标准、受主观情绪影响大,且容易在自评和互评中产生双重标准。教师可考虑对自评和互评制定相应的量化表,以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可靠性。

四、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河流和流域”是高二地理中的内容,属于高中地理中较大的一个板块,适合应用单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设计如下:

学习目标:在“河流和流域”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流域等基本概念,需要掌握河流与地表的关系,需要掌握地表河流水系的常见补给方式,需要掌握河流水文常见特征,需要掌握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策略等,这也是单元学习的重要目标。

学习要求:(1)对本省的河流特征进行描述;(2)阐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3)提出促进河流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学习过程:“河流和流域”信息采集;图表分析;特征总结;建设性方案提出;小组成果展示。

小组学习效果:(1)水平较弱的学生需根据教材信息解释才能确定流域的基本概念及本省内河流的特征,在教师的指点下简单描述河流的水源补给,简单阐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简单提出一些对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见。(2)水平中间的学生可通过查询资料来确定流域的基本概念及本省内河流的特征,自己提取信息描述河流的水源补给,根据示意图阐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提出一些对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3)水平较强的学生可通过分析流域图、观察河流剖面来总结流域的基本概念及本省内河流的特征,并通过查询资料进行补充。小组讨论后总结河流补给特征和具体的形式分类,以省内河流流域的自然背景总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由来,形成比较完整的流域治理和开发建设性方案。

小组成果展示:在最终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学生能够顺畅讲述学习成果,属于合格;能够对学习成果及其中的思考过程进行阐述,能够解答来自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属于良好;能够用专业用语展示学习成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让人眼前一亮,属于优秀。如果学生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存在思维混乱、成果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应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或存在知识点上的错误,说明项目式学习过程还不够成熟,要相应扣除量化分数。

学习拓展:在学生小组完成对“河流和流域”的学习成果展示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如“从都江堰看河流对地貌的侵蚀和堆积”“长江污染流域治理理念”等,要求学生应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来解释地理现象,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结语

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单元的核心大概念和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创设情境主题;根据情境主题和单元教学重难点进行问题设置,以问题驱动学生认知发展;丰富单元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逐步接近大概念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项目式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发展。

猜你喜欢
河流流域成果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工大成果
河流
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流放自己的河流
散文诗(2018年20期)2018-05-06 08:03:44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