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效率

2023-08-18 05:22王瑞瑞
幸福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情感

文/王瑞瑞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提升。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强调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品质。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相对简单,同时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通过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段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词汇和积累语言,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教师的教育组织和引导下,小学生可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口语、演讲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阅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这是情商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应该从每个人开始广泛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分析语句问题、有感情朗读课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一要求注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它是学习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的质量。

在小学低年段的教育中,首先应按照以下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拼音帮助学生准确地读出每个字的字音,确保课文的顺畅、流畅和正确。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时加入感情。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对每个语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文《青蛙写诗》中,可以先对每个小节进行分析和讲解。例如,第一小节中出现了“下雨啦,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这时可以问孩子们:“淅沥沥和沙啦啦是形容什么呢?”能理解的孩子们都会说是雨点的声音。这样的互动也可以激发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参与。

利用这种方法长期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良好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想情感的熏陶,在以后的写作中对篇章样式的积累。

基于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利用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写景类的文章,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可以用风景美来引发学生的心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由于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这些地方,抽象思维也不够完善,即使在优美的辞藻下,也难以将美丽的风景真实呈现给学生。而课文中的绘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而生动的视频放映,配合文字描述,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会大自然的景色之美。在二年级教学中,对于课文《落花生》《桂花雨》等,可以让学生用带有感情的朗读方式进行表达。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课文的含义,例如,《落花生》这篇课文主要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要成为一个不慕虚名,对他人有用的人。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才能更加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真实的视频素材,配合文字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帮助学生不断加深阅读中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阅读文章都蕴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我们应该重视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对阅读感受和体验的要求如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一要求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旨在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环节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阅读的质量水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例如,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感投射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情感共鸣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培养对文学作品和人文精神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和艺术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拓宽自己的人文视野。

通过语句分析进行提问题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段语文更要逐渐培养学生理解关键词语、难懂词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

互动引导,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小学生在低年级的阅读内容虽然简单,但是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同样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哲理教育,将文章中的精气神传递给学生。而小学生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太多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因此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的细致讲解,带领他们感知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例如在课文《父亲、树林和鸟》的教学中,文章中描写了一副极其美好的场景,父亲一生最喜欢森林和歌唱的鸟,他带着儿子小心的去寻觅,静静地等待,无比欢愉地听着鸟儿唱歌,他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对待树林和鸟儿的情感是真挚的,他苦苦追寻但又不会将鸟儿拘禁化为己有,因为他知道鸟儿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歌唱才会是最动听的,最后父亲还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教师转变自己角色,从“主演”变为“导演”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要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转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当主演,自己则是导演,这样的教学模式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并且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桂花雨》这一课中,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个题目的看法、对文章主题的看法、对作者情感的看法,教师过早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可能会变得不敢思考,文章借景生情,借着写“摇花乐”反映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追忆,有浓浓的情感,顺着这个思路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巧用评价与激励性语言

低段的孩子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巧妙的评价,激励学生赏读、品析课文,为学生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其真正的魅力,让被评价的学生得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便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小学时期是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低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旺盛的表达欲望,迫切的希望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分享,但是很多时候因为自身的表达能力不够,自己的需求以及想法不能还好的表述。

总之,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实践、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