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七夕节”的由来,感受我国古代民间的浪漫。
有关“牵牛”和“织女”的描写,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每天随着时间不停移动的织女星,虽然如此勤劳,却不能织出一匹布;而那明亮闪闪的牵牛星,也不能驾着车运载货物。这里的“牵牛”与“织女”虽然只是两颗星辰,但从人们对它们的咏叹中,不难发现其中所寄托的深厚情感,这为后来“牛郎织女”传说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到了《古诗十九首》中,“牽牛”与“织女”开始拟人化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说:离着人间万里之遥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将皎洁明亮的光芒洒在夜晚的大地上。织女纤细修长的手指在织机上日日夜夜忙碌着,却因为心头的思念,终日泪如雨下,始终织不成一匹布。那浅浅而清澈的银河能有多宽呢?然而两颗星只能在天河两岸,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彼此,默默无语。这首诗将“牵牛”与“织女”描绘成一对被银河阻断、饱受相思之苦的恋人,用爱情把两颗遥远的星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代人民浪漫的想象力。
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到了东汉时期,便有了“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较为完整的故事雏形了。
在汉朝,织女被传颂为一个心灵手巧、聪慧伶俐的仙女。当时的女子会在七夕节的晚上摆上供桌,朝天祭拜,向织女祈求智慧和巧艺,还有那令人向往的美好姻缘。甚至有些痴情男子也会在七夕之时默默望着星空,祈祷求得窈窕佳人,共结美满姻缘。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
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其规模和盛况远超前朝。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
时至今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