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美景,融情蕴

2023-08-18 19:05兰勇平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23年8期
关键词:换景高级教师乐山

组稿团队:“层级·微点”作文研究团队

领衔人:韦存和(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陈玉剑(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名师简介

兰勇平,高级教师,云南省绥江县城关中学教科室主任。

技法指点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写游记。游记就是记叙游览中的经历和感受的文章。游记应该怎样写?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

交代游踪,确定所至。游踪,就是出游的行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确定自己所至。观察角度可以是移步换景,也可以是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就是指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出新的画面,这能清楚地交代游踪。定点观察是指作者在某个固定的立足点上,游目四顾,变换视角描写景物,这也叫“定点换景”。

取舍材料,描绘所见。写游记,要讲究材料的取舍。我们要选择那些具有地标性的、最富有特色或者最能打动你的景物来进行较详细的描写。描写景物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呈现其独特之处。比如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写景,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景,为文章增色。

契合景物,抒发所感。写游记还要抒发情感,这能使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可以更好地发挥游记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抒发情感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水到渠成,感想源于游览的具体内容,是自己的肺腑之言;二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

原  文  呈  现

游乐山

去年12月,我来到了听闻已久的乐山。

早晨,我们从东门购票进入。踏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拱桥,台阶早已没有当年的棱角了,似乎岁月曾经一步一台阶地从这里走过。桥下的河水不同于其他地方河水的颜色,是绿得发青的。远处还有几只鹅在玩耍着。这个场景有点马致远笔下“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佛像。经过一个比较大的山洞时,我们走了进去,发现两壁排列的都是佛像,它们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姿势。千佛千面,居中的佛像眼神坚定,面容严肃。你注视它,仿佛它也在注视你,一种敬畏感不禁油然而生。我们沿着大佛方向继续向前,途中还看到大小不一的山洞供奉着不同的佛像。

在我们去看大佛的路上,看到许多大石头下面插有或粗或细的树枝。看起来这些树枝就像是在支撑着石头。但是用树枝来支撑石头,明显就是螳臂当车,着实令人费解。后来,导游解释说,这叫“支山腰”。一说腰疼的人折根树枝架在石头底下,腰就不疼了;二说支山可以让男人在家里挺直腰杆过日子。后来支山这一行为就逐渐演变为在山岩下支一根木棍,或放一个树枝,以木棍代替烧香的登山祈福习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听到这样的事,算是长见识了。

来到二次购票处购完票,我们便直奔乐山大佛方向。走了一路,我的腿早已感到酸软。这时,耳畔人声鼎沸,说明乐山大佛就在不远处了。我的情绪随之振奋起来,脚下也有了力量。不久,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的上方。从上往下看,下面是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水汽弥漫。

据说,这尊弥勒佛历时90多年才修建而成。因为此地沿江,在古代雨季多发洪水,修建大佛的目的是镇压洪水,造福于民。大佛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风雨不动安如山”,正襟危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这已不仅是一尊大佛,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暮色将至,自北门出,回首便都是回忆。

综合点评

作为一篇游记,本文初具雏形,但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游览路线除了介绍从东门入,北门出,中间的路线介绍就不够明显。二是乐山大佛应是本文重点描写对象,小作者却没有对它进行详细介绍,而把笔墨集中在沿途景物上,主次不分。三是没有写出自己的独特情感,文章缺乏温度。

升格指津

1.交代清楚用什么方式游,游的具体路线。

2.对材料进行增删。乐山大佛应作为重点详写,其他佛像可以略写。可增设与大佛相关的历史及传说以丰富文章内容。

3.开头交代一下自己的心情更佳;叙事写景时尽量融入感情;结尾处可以更抒情一些,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让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佳  作  出  炉

乐山大佛游记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说的就是闻名遐迩、让我心驰神往的乐山大佛。百闻不如一见,终于,在去年12月,我如愿目睹其真面目,零距离感受这座名山的伟大!

一大早,我们一家怀着雀跃的心情从酒店出发,来到期盼已久的景区。踏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拱桥,台阶早已没有当年的棱角了,似乎岁月曾经一步一台阶地从这里走过。桥下的河水不同于其他地方河水的颜色,是绿得发青的。远处还有几只鹅在玩耍着。这个场景有点马致远笔下“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佛像。经过一个比较大的山洞时,我们走了进去,发现两壁排列的都是佛像,它们各自展现出独特的姿势。千佛千面,居中的佛像眼神坚定,面容严肃。你注视它,仿佛它也在注视你,一种敬畏感不禁油然而生。

来到二次购票处购完票,我们便直奔乐山大佛方向。走了一路,我的腿早已感到酸软。这时,耳畔人声鼎沸,说明乐山大佛就在不远处了。我的情绪随之振奋起来,脚下也有了力量。不久,我們来到了乐山大佛的上方。从上往下看,后背起鸡皮疙瘩。下面是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水汽弥漫。站在崖上,看着笔直的崖面,感觉自己要掉进万丈深渊。

要看大佛,得向下行。随着如潮的人流,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下行。

真的很高!只见大佛头与山齐,足临大江,双手抚膝,临江危坐。人站在它面前,显得那么矮小。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它神情自若,不为所动。

据说,这尊弥勒佛历时90多年才修建而成。因为此地沿江,在古代雨季多发洪水,修建大佛的目的是镇压洪水,造福于民。大佛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风雨不动安如山”,正襟危坐于滔滔岷江之畔,看世事沧桑,历风云变化,悲悯天下,护佑苍生。传说它曾流过几次泪,闭过几次眼。我不禁被大佛的灵性震撼。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该怀有悲悯之心?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这已不仅是一尊大佛,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参观完大佛,再看大佛左右两侧的崖壁,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成百上千尊石刻造像,这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暮色将至,沿上行栈道返程,自北门出。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尊佛,守护了一方人;这座山,惠泽了一座城。佛,是人为所造;佛,是为人而造。乐山大佛仅仅是尊佛抑或只是座山吗?这趟乐山之行,给我的灵魂灌注了更多的思考!

综合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游踪交代得更清楚,层次更分明;选材也更精当,重点突出,详写了乐山大佛。感情上,小作者用“雀跃的心情”“期盼已久”表达了自己对乐山的向往。尤其是文末增加的一段文字,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让文章更有深度。

猜你喜欢
换景高级教师乐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任意”“存在”型双变量问题分类辨析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