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功能成像分析

2023-08-17 02:56费宗茹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2期
关键词:基底节磁共振手法

唐 清,费宗茹(通信作者)

(1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1500)

(2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1500)

针灸属于传统中医理疗技术之一,在消化、神经等系统病变中有显著作用,此外,其止痛疗效显著,疼痛性病变患者运用针灸后,其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所以,探索中医针灸作用机制是全球医疗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20 世纪90年代,医学界经科学技术辨识针灸工作原理的研究量增加,且研究成果明显。磁共振功能成像为当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可以定位脑部活动区域,经动态扫描时可以追踪脑内信号,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无辐射性、无创伤性、可同时成像形态与功能等优点[2]。鉴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参与研究的150 例志愿者,讨论评价磁共振技术在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功能成像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参与研究的150 例志愿者,其中82 例男性,68 例女性,年龄25 ~38 岁,平均年龄(29.36±2.48)岁,根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 例。对照组中男40 例,女35 例;年龄25 ~37 岁,平均年龄(28.67±1.29)岁;体质量48.0 ~78.3 kg,平均(64.32±3.54)kg。实验组中男42 例,女33 例;年龄25 ~38 岁,平均年龄(28.79±1.36)岁;体质量48.0 ~77.5 kg,平均(65.18±3.27)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志愿者身体健康;②志愿者知悉并同意签署研究协议书;③参加研究前未采取镇静药物疗法;④参与研究前2 周内未实施针灸疗法。排除标准:①头部有外伤病史;②研究依从性低下;③精神或心理方面有严重障碍者;④局部皮肤损伤;⑤凝血功能异常、认知异常者;⑥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检查前指导志愿者安静休息30 min,叮嘱志愿者保持平和心态,缓解其情绪,以消除紧张心理,告知志愿者磁共振扫描期间,其身体需保持静止,闭目安神;于耳部塞入棉球,可以减轻外界的刺激程度,取海绵垫置于头部两侧,可以规避头部活动,调节扫描室光线,并行保暖干预,可以减轻光线、低温的刺激。

刺激方法:对照组、实验组均采取计划扫描三次,每次时长256 s,设定刺激模式,保证预扫时间达到16 s,直到4 min 时,以静息-刺激顺序进行操作,共6次循环,静息、刺激两项时长为20 s。

手法针灸足三里穴:实验组扫描前取直径0.25 mm、针长40 mm 的无磁性金属针对志愿者右足三里穴进行3 cm 深直刺,在此过程中,皮肤、针柄间处于垂直状态,有得气反应时行留针处理,而后以刺激方法为根据,结合MR 机显示情况决定停止捻针或者开始捻针。对照组不采取手法针灸足三里穴。

磁共振检查仪器型号为1.5T 超导MRI 成像系统,厂家:GE Optima360;针灸用针型号为0.25 mm×40 mm,品牌:华佗。以三维定位法对头部实施扫描,序列选择T2-FGRE,TE 及TR 设成最小参数,激励频率:1次,矩阵256×128,层间隔及层厚均为5.0 m m;扫描时间26 s。三维定位像法扫描解剖背景图,总计12 层,经自下而上方式行计划扫描三次,序列:SE 序列的T1WI-FLAIR,Inv 750 ms,TE 2 ms,TR 2 300 ms,F0V 24 c m×18 c m,激励频数1 次,矩阵320×224,层间距及层厚分别是1.5 m m 和7.0 m m,扫描时间为151 s。

功能成像:对解剖背景图定位进行拷贝,经序列Gradient echo-EPI 实施扫描,设定TR、TE、翻转角度、F0V、层厚、层间距、回波链参数分别为2 000 ms、50 ms、90 °、24 cm×18 cm、7.0 mm、1.5 mm、51, 进行一次采集,矩阵64×64,采集及激发方法是多相位,2 层/s,128 次/层,对颅顶-延髓水平间实施扫描,总计12 层,扫描方位即自下而上,每次计划扫描时间256 s,总计扫描768 s。

处理分析图像:经工作站GE 软件处理图像,剔除刺激时期、静息时期首次采集的信息,而后以student t 方式进行计算,以获取脑功能区成像图、感兴趣区成像图,观察ROI 信号曲线变化情况,以判断该曲线变化和刺激方法是否吻合,以此为根据,对剔除数据进行调整,以保障刺激方法、信号曲线间吻合,以获取调整之后的脑功能区域图,最后将该图叠加于T1WI 横断面上。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脑内效应激活成效:包括脑功能区、颞叶(双侧)、基底节区特异性,成效=激活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针灸足三里穴时脑内效应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内效应激活成效比较

实验组脑功能区、颞叶(双侧)、基底节区特异性激活成效分别为93.33%、97.33%、98.67%,均高于对照组的81.33%、84.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组间脑内效应激活成效[n(%)]

2.2 影像图像分析

对右侧足三里穴进行补法针灸后,患者基底节区两侧尾状核头被激活,可见图1(a)、图1(b),针灸时间曲线与信号变化间存在相关性,可见图1(c)。

图1 基底节区两侧尾状核头影像表现

对右侧足三里穴进行补法针灸后,激活了患者两侧岛叶,可见图2(a)、图2(b),针灸时间曲线与信号变化有关,可见图2(c)。

图2 患者两侧岛叶影像表现

对右侧足三里穴进行补法针灸后,患者对侧颞叶激活区范围比同侧大,见图3a,针灸时间曲线与信号变化有关,采取捻针法刺激后,信号明显提升,见图3b。

图3 患者对侧颞叶激活区影像表现

3 讨论

当前,和针灸疗效相关的理论多记载于传统著作中,虽然记载详细准确,但是不具有可视性实验数据,且描述的心神内容理解难度很高,导致医务人员认知脑部功能的程度不足,除此之外,有关不同器官、疾病等方面与脑部功能之间联系的内容并不全面;现代西医解剖学以为脑部主职各器官、神经中枢功能,可知中医与西医在脑部功能方面的医学理论存在不协调性,为针灸发展带来阻碍[3-4]。截至目前,我国医学界为提高传统医学内经络理论知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促使中医理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展开多项研究,取得的研究进展较突出,明确针灸穴位和神经之间的关系较密切,尤其是关于大脑特定皮层功能方面。

功能磁共振成像有弥散张量技术、动脉质子标记技术、皮层定位技术、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血流灌注成像、MR 弥散加权成像等,以上均是以平面回波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广义方面的划分;从狭义角度,脑功能成像即脑功能区活动期间的部分血流量与静止时期相比显著增多,此外,该阶段的耗氧量提升。然而,相关研究显示,耗氧量提升幅度低于血流量增多幅度,继而导致部分血液循环中氧合血红蛋白量提升,脱氧血红蛋白量降低,最终造成此区域的磁化率出现改变,T2加权像上方的部分信号因而增多[5-6]。在研究针灸作用机制方面运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时可以取得成效,该成像技术有扫描时间短、无创伤、高分辨率等优势,且可以通过定量计算方式了解脑内效应,包含记忆、音乐、语言、味觉、听觉、感觉、运动、视觉等方面[7]。近些年来,运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分析针灸疗法的研究较多,即经针灸方式刺激合谷穴、足三里穴后,能够使抗疼痛通路被激活,继而抑制疼痛,由此可知,该成像技术可以对针灸效果进行系统、全面、实时研究[8]。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脑内效应激活成效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针灸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激活区域、信号变化与针灸时间曲线关系。说明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针灸疗效相关研究中的可行性很高,能够充分显现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针灸脑内效应研究中使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时需注意以下内容:①控制针灸手法,电针、手捻针均为针灸手法,二者之间均有优缺点,需结合研究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其中,电针是以电刺激方式完成,电源对人体电生理活动现象会构成影响,但很难将脑功能的变化情况真实显现;手捻针可以模拟传统针灸操作,不会受到电源带来的影响,但是,实施针灸手法的医师不同,因此捻针手法存在差异,且同一名医师采取针灸的快慢、强弱等很难维持一致性[9]。除此之外,捻针手法还包括平法、泻法、补法等,不同手法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电针只可采取平法,导致人体内的电生理活动无法真实、全面显现。②检查室环境,包括温度、声音、光线等,检查室室温恒定,并于检查过程中行保暖措施,同时控制室内音量,确保检查过程中除机器声音之外再无其他声音,并提供棉球,进一步减小外界声音带来的影响;调整室内光线,保障光线柔和,并以黑布覆盖双眼,可以使听觉、视觉处于封闭状态[10]。③情绪方面,实施检查之前,提供30 min 休息时间,并行情绪辅导工作,可以消除负性心理带来的影响,并在检查过程中,静心闭目、静息身体,以减少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实施手法针灸足三里穴时,以磁共振技术观察脑内效应功能成像发现,颞叶、基底节等脑功能区域被激活,这与中医经络理论知识相一致,且和现代西医解剖理论知识相通,由此可知,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能够使脑功能区域双侧激活,这对于改善消化系统病患者、精神系统病患者的病情有积极影响[11]。

综上所述,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手法针灸足三里穴脑内效应时成效显著,颞叶区、基底节特异性等被激活,与我国传统医学论著中记载的经络理论知识、西医理论知识均相通;针灸疗效特征是双向,既可以发挥抑制疗效,也能够产生兴奋作用,在医疗工作中运用时,取得的临床效果突出。

猜你喜欢
基底节磁共振手法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层递手法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