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体量与地域建筑风格传承指引

2023-08-17 13:03
山西建筑 2023年17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体量公共性

袁 珏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随着城市化从量到质的转型,城市风貌成为发挥地域文化特征、提升城市形象、塑造魅力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厦门是座温馨、美丽的滨海城市,“山海交融、城在海中、海在城中”是其最大景观特色。厦门城市风貌规划从大山水格局着眼,不仅保护了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并将人工环境分为历史区域、特定风貌区域、滨水区域,临山区域,一般风貌区域等。各个片区建筑功能类型多样,建筑高度参差错落,建筑体量大小不一。如何控制引导片区的建筑风格?

1 建筑风格控制引导的困惑

在当前城市风貌管控中,对不同片区整体建筑风格做出定位,往往过于宽泛,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管理。以厦门火车北站片区来说,在历史风貌的延续方面划分为“新闽南风格”,在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中将其描述为:总体样式,运用闽南石材、红砖,结合现代材料,穿插传统符号与现代元素,体现闽南建筑韵味;材料细部,“出砖入石”等其他传统建筑细部的现代符号。开窗局部构件可采用传统材质和色彩,细部设计可运用山花、线脚、拱券等传统形式;建筑色彩,墙身色调除砖红色外,其他宜采用淡雅、柔和的暖白或淡黄为主色调[1]。

该准则所描述“新闽南风格”适用范围应该是低层或多层建筑。闽南传统建筑一般是1层—3层,红砖在十几米高绿树前景、背景的辉映下,显得红绿相映得彰,而对于百米高层,绿树从“主角”变成“配角”,墙身应用红砖显然不合适。同理,山花、线脚、拱券等传统形式应用也存在建筑体量及尺度的挑战。

2 建筑风格传承的体量挑战

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了新的建筑功能类型产生,厦门火车北站片区除了居住区及其中小学配套外,还有站前广场的商务中心,宾馆酒店、会展以及商贸大街的商业、办公、专业市场等。这些建筑性格特征不同,体量也不同,“新闽南风格”如何在不同功能类型建筑中体现?

亚热带气候是影响闽南地域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贯穿在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中。为适应亚热带气温高、潮湿、闷热的气候特征,建筑风格应通透、轻盈;滨海的地理环境不仅造就色彩强烈的红砖文化区,也形成了反射强烈太阳光的灰白色建筑,在地域建筑色彩的传承上,应选择色彩明快、淡雅作为主色调。总体来说,建筑风格的传承可以从三方面体现:闽南地域建筑的“形”、亚热带气候的“透”、滨海的“色”。

建筑体量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2]。一般可以从建筑横向、竖向尺寸的绝对性和研究对象与周边建筑尺度对比的相对性来理解。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当代建筑体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体量的差异是对地域建筑传承的重要影响因素。首先,形式美的规律不同。千百年来,闽南人依据生活环境、就地取材营造房屋,逐渐发展出的形式美规律,与当代新功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审美取向存在较大差异;其次,火车站、展览馆等多层大体量建筑,高耸的住宅、商务办公与传统地域建筑体量、比例尺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后,不同功能类型的建筑公共性不同,比如商务办公强调公共性、居住区强调私密性,同时沿街也强调公共性、学校具有公共建筑的特征。较大的体量及高度落差,风格的传承有什么差异?

3 建筑风格与建筑体量感知

建筑总是以一定的体量存在,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建筑风格。在城市意象中,建筑体量与建筑风格哪个感知更能引起大众的意象?

室外视觉研究表明:视距3 km~8 km范围内既能够看到城市跌宕起伏的整体轮廓线,又能够欣赏城市内重要的地标建筑群;600 m~1 400 m范围内可以清晰看见城市中心景观和标志性建筑错落的组合关系;100 m~130 m范围内可以清晰看见跌宕起伏的轮廓、凹凸的体量变化和细致的立面[3]。

在行进过程中,视觉画面可以分为3个层次。当视觉聚焦远景时,视野深远、宽阔,看到的是城市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大格局,感受到的是城市风貌特色,对建筑感知是建筑群体量叠合的天际线,建筑风格感受不到。当视觉聚焦中景时,对建筑风貌的感知建立在不同层次体量组合的建筑轮廓线和色彩上,对建筑风格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建筑的顶部造型及高层建筑的主体。当视觉聚焦近景时,视线所及空间范围有限,高层主体所处的环境空间几乎被排除出画面以外,对建筑风格的感受主要来自建筑底部形成的街道空间、建筑体量变化和立面构成,甚至材料的质感。随着城市中人的运动,三个视距画面不断转换,建筑风格越来越清晰,对城市意象、建筑意象也逐渐清晰明朗、丰富、厚重起来。

也就是说,建筑体量和建筑风格认知具有层次性,在视距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中,建筑体量表现为叠合的轮廓线、多层次的轮廓线,到凹凸的体量变化;而建筑风格则是远景无法感知、中景感知高层顶部的风格,到近距离是具体建筑风格的感受。

从视距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建筑体量的感知空间距离上大于建筑风格。因此,在建筑风貌控制引导中,首先是体量问题,其次才是风格问题,建筑体量决定建筑风格,并不是所有的建筑体量都可以用一种风格概括。

4 建筑风格传承的差异化选择

建筑风格是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形象特征,具有多重属性。从认知心理学上说,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建立在视觉系统的关系上,通过视觉感知建筑立面的变化,体块的凹凸、色彩等;从文化上看,建筑风格是内在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外在的、可触摸、可感知的;从美学上看,建筑风格是不同尺寸的建筑构件按一定形式美规律组成。它既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具有时代性特征;从建筑学看,“新闽南风格”表现出“风格服从功能、体量”还是“体量、功能服从风格”的选择;从经济性上看,现代建筑追求简洁的美学特征使其具有经济上的优势,这也解释了城市中现代主义风格占主流;从空间的公共属性看,建筑风格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这些不同角度对建筑风格的认识,说明了建筑风格决定因素的多重性。从建筑风格感知分析可以看出,视觉由远及近,从建筑体量的感受逐步转化成建筑风格的感受,近景是人受到建筑风格视觉刺激最强烈、最丰富的地方。基于人对于建筑环境感知与接触部位强弱的考虑,强调风格刻画的有取有舍、不均用力,塑造城市风貌不同尺度的丰富性[4]。综合视觉感知、建筑功能类型的公共性、城市空间的公共产品的特征、经济性,以及传统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尺度差异,可以对不同建筑体量、功能类型的地域建筑风格传承做个差异化、方向性引导。

从体量上看,传统建筑高度低,建筑体量较小,与火车站、展览馆等多层横向大体量,高层的高度大体量,相似性、可比性也越少。体量差异越大,可借鉴传统的原型越少、创作也越难。现代各功能类型建筑,体量从小变大的过程中,对地域建筑风格的传承从“形似”“神似”并举逐步转向“神似”。高层建筑建筑底部与人最接近,是感受建筑风格最强烈的地方,因此是传承地域风格的主体,也是重点;高层的顶部是中景的视觉焦点,也是需要重点处理的,由于体量的差异,应该以“神似”为主。

从建筑功能类型的公共性来看,文教体卫这类公共服务、交通设施,商业类建筑人流量比较大,是形成建筑意象的重要节点;商务中心以高层建筑群为主是城市片区的经济实力的体现,更强调以现代风格为主,追求“神似”,街道接近人的尺度局部可以是“形似”。对于量大面广的居住区来说,应强调沿街立面(特别是人接近的低层部分)对地域风格的传承。

以上不同角度的分类存在交集,交集部分恰恰说明了该建筑(群)是建筑意象的焦点、重点。在这个交集由多到少的建筑风格谱系中,对风格的选择逐渐由强制性转向引导性。

5 建筑风格传承的表达

常见对风格传承的控制引导存在3种倾向:一种是给片区建筑风格定位,忽视了片区建筑功能类型、体量的多样性,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管理。第二种是过于具体,比如在地块出让时对建筑窗墙比、开窗尺寸模数、建筑材质等以地块设计导则的形式固定下来[5]。这种做法过于具体,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约束了建筑师创作的可能性。还有一种是受理性思维影响,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区位,对不同影响要素分值设置和权重叠加,从而确定区域内建筑风格意向,这种做法以理性的方式掩盖了建筑风格感性的认知。

5.1 建筑风格的类型

缺乏建筑风格控制引导,容易形成建筑风貌总体“千城一面”与局部“杂乱无章”并存的局面。对建筑风格的控制,应该明晰什么风格应该鼓励,什么可以选择,什么应禁止。为了便于形成共识,将北站的片区可能出现的建筑风格分为5种类型:1)地域建筑现代化,以闽南传统地域建筑原型为基础,代表作有“嘉庚风格”,适用于学校类建筑、多层建筑以及视觉感受强烈的街道空间。2)现代建筑地域化,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为基调,造型上运用抽象、提炼的手法对闽南传统地域建筑原型创造性的运用,使其具有地域的可识别性特征,类似的风格有新中式风格,代表作有厦门高崎机场。3)现代主义风格,应用量大面广,但也是城市缺乏特色风貌的缘由。应避免在近景视野中公共性强的街道空间、中景视野中体现地域特色街区的高层顶部使用。4)简约丰富的“新折衷主义”,通过线条丰富了现代建筑,又大大简化欧式建筑复杂的线条。由于闽南有中西合璧的“穿西装,戴斗笠”的历史建筑,新时代的“新折衷主义”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5)欧式风格,应避免采用,特别是行政办公类建筑。

5.2 图示语言

建筑是一种图示语言。在对厦门火车北站建筑风格的控制引导中,采用建筑风格类型加图示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不同功能类型、不同体量、建筑高度的建筑风格提供一种方向性的控制引导,并与规范术语表达接轨,采用“鼓励、宜、不宜、禁止”表达建筑风格采用的排序(见表1,表2)。

表1 建筑体量与风格控制

表2 建筑功能类型、公共性与风格控制

6 结语

建筑风格是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形象特征,是建筑风貌的主体,也是城市风貌中可感知的文化意象。对城市中建筑风格的控制引导是彰显地域特征、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建筑风格的传承应结合建筑体量、建筑功能及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对地域建筑传承方式做出差异化选择。风格的选择由强制性逐渐转向引导性,这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对闽南地域建筑创新性解读、创造性地应用到不同功能类型、体量建筑中,不仅丰富“新闽南风格”谱系,也是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源泉。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体量公共性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超长无缝钢结构在超大体量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