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鹏 沈梦智 周欣然 梁丽婵 边玉芳
摘 要 基于以个体为中心的视角,使用潜剖面分析的方法考察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的亚类型及其与儿童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以2557名五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暖教养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发现: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模式可以分为亲子感知一致高、父母双方感知高、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三种亚类型;在三种家庭中,处于更高SES水平的家庭更有可能为亲子感知一致高的家庭,其儿童在两个时间点均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
关键词 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情绪适应;潜剖面分析
分类号 B844.1; G78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3.08.001
1 引言
情绪适应是个体对所处环境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是个体对情绪进行积极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衡量个体适应环境能力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Sekar & Lawrence, 2016)。情绪适应体现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高水平的情绪适应对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以往研究多倾向于从一个侧面考察个体的情绪适应,如消极方面的抑郁和焦虑(张文新等, 2009)等,或积极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彭顺等, 2021)等。消极情绪适应对个体生存十分重要,同时积极情绪适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彭顺等, 2021)。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同时纳入了主观幸福感和精神病理学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指标(Greenspoon & Saklofske, 2001)。因此,同时探究情绪适应的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情绪适应的意义,对解决儿童青少年发展相关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通过自己的教養方式影响儿童,这对儿童情绪适应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众多教养方式中,温暖教养作为一种常见且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Lippold et al., 2018),高水平的温暖教养能够缓解儿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Quach et al., 2015),促进其更好的情绪适应。值得关注的是,亲子双方对于教养方式的感知不是完全一致的(Korelitz & Garber, 2016)。代际利益假说认为,相比子女,父母会更加乐观地感知自己的积极教养行为。研究发现父母在温暖教养和说理等积极教养方式上的感知比孩子高(de Haan et al., 2018)。而以往研究主要依据亲子一方的报告结果进行(Chen et al., 2000),忽视了亲子双方感知差异的影响。
这种亲子感知差异对于预测儿童的发展(Hou et al., 2017),尤其是情绪适应(Janssen et al., 2021)有重要意义。“发散三元模型”(De Los Reyes & Ohannessian, 2016)指出,当亲子在积极教养方式上有较高的认同时,儿童更少表现出适应不良。如当亲子感知的父母接纳都很高时,青少年表现出更低的抑郁水平(Laird & De Los Reyes, 2013);当亲子在积极教养方式的感知上产生差异时,儿童更多表现出适应不良。如亲子对自主支持的感知差异越大,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越多,自我价值感越低(Sher-Censor et al., 2011)。Janssen等(2021)采用生态瞬时评估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80组家庭在温暖教养上的亲子感知差异,并探讨其与儿童日常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母子温暖教养感知差异和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相关程度更高,当母亲和儿童感知一致时,双方感知到的温暖水平越高,儿童的积极情绪越多,消极情绪越少。当母亲和儿童感知不一致时,母亲对温暖教养的感知水平更高时,儿童的积极情绪越少,消极情绪越多。而父亲与儿童的感知差异只和消极情绪相关。
以往研究主要基于西方样本展开,对于我国文化背景的相关研究较少。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间并不经常进行情感表达,父母对子女爱的表达常常是内隐和克制的。跨文化研究也指出,我国父母温暖教养水平显著低于西方国家的父母(Rothenberg et al., 2020)。而推崇“严父慈母”和“以长为尊”的传统观念,也可能导致父母在温暖教养的表达上存在差异(Wang, 2001),其自认为的关怀支持与孩子的感受可能也存在差异。此外,以往多数研究仅以母亲为研究对象(殷锦绣等, 2022),缺乏对父亲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对于儿童情绪适应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并将父亲和母亲纳入同一个研究中,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为我国家庭教育实践及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以往关于感知差异的研究主要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Hou et al., 2020)。一方面,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忽略了父母与子女三元关系的异质性,缺乏整体性探讨。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成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不同家庭可能在亲子感知差异的方向和程度上有所不同,有必要以家庭为单位考察亲子感知差异的类型和影响。另一方面,常用的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如差异分数法)往往存在方法学上的弊端(Hou et al., 2020),影响对结果的解读。为避免这种弊端,要从家庭视角探究亲子感知差异对儿童情绪适应的影响,就有必要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视角。与变量中心分析方法相比,以个体为中心能够揭示“发散三元模型”(De Los Reyes & Ohannessian, 2016)所提出的不同感知模式的分布。潜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作为典型的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方法,能够基于亲子感知到的结果将家庭划分为不同的亚类型,从个体中心视角实现对父母子女三元关系异质性的分析。
此外,父母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对儿童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在不同性别上存在差异。子女性别是否会影响亲子对教养的感知尚未有一致结论(Chen & Liu, 2012; de Haan et al., 2018)。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子女往往会和同性父母更加亲近(俞国良, 2013),同性亲子间的感知差异可能相对更低。Ehrlich等(2016)发现,与父子相比,母子感知更一致。除教养方式的亲子感知差异外,儿童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一般而言,儿童在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王美芳等, 2015),但在消极情绪方面,女生抑郁程度高于男生(Boggiano & Barrett, 1992)。因此,感知差异对儿童抑郁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亲子组合之间很可能也存在差异。最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因素。一方面,SES会影响儿童的情绪适应,有元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张亚利等, 2022),而SES对儿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未有一致结论(王美芳等, 2015)。另一方面,SES也可能会影响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子感知差异(Pelton et al., 2001)。
基于以上研究局限和不足,本研究选取了抑郁和主观幸福感作为儿童情绪适应指标,使用LPA方法探究我国家庭在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上的潜在亚类型,探究不同亚类型家庭在家庭特征和儿童情绪适应上的差异,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来自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追踪研究项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23所小学3128名五年级(T1)学生及其父母参与完成的温暖教养问卷、儿童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同时获得了相关的人口学信息,一年后(T2)再次收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共有438人由于转学、生病等原因流失。删除父母与子女任意一方缺失、任一量表作答缺失超过10%、性别有缺失以及极端作答的被试,最终保留2557个样本。T1时,儿童年龄为11.14±1.71岁,其中男生1269名(49.63%)。
对流失样本与有效样本在温暖教养上进行统计检验发现,二者在孩子感知的父亲温暖差异显著(有效样本4.11±1.07,流失样本2.96±1.00,t=21.87,p<0.001),孩子感知的母亲温暖差异显著(有效样本4.43±0.90,流失样本3.35±0.75,t=27.22,p<0.001),父亲感知的温暖教养差异显著(有效样本4.21±0.77,流失样本3.03±0.66,t=33.55,p<0.001),母亲感知的温暖教养差异显著(有效样本4.30±0.70,流失样本3.18±0.59,t=35.81,p<0.001)。
2.2 研究工具
2.2.1 温暖教养量表
根据由Chen等(2000)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Q分类卡,采用其中“温暖”维度中的四道题目(如,“我喜欢和我的孩子/我的父/母亲喜欢和我在一起做一些事情”)。5点计分(“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均分越高表明父母的温暖教养得分越高。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2(孩子评父亲)、0.92(孩子评母亲)、0.87(父亲自评)、0.85(母亲自评)。
2.2.2 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Campbell编制,“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组改编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董奇, 林崇德, 2011)。共9道题目,分为2个维度:8道题目测量总体情感指数和1道题目测量生活满意度。量表采用7点计分,主观幸福感总得分由总体情感指数维度得分(权重1)与生活满意度维度得分(权重1.1)相加,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幸福感越高。两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0.95。
2.2.3 抑郁情绪量表
使用由“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组改编的儿童抑郁量表(董奇, 林崇德, 2011)。共10题(如:“最近两周:1我偶尔不高兴;2我经常不高兴;3我总是不高兴”),3点计分(选项1:没有症状,计0分;选项2:可能有症状,计1分;选项3:肯定有症状,计2分),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高。两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85。
2.2.4 人口学变量
通过问卷收集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借鉴OECD(2012)的计算方式,通过因素分析方法,将父母受教育程度均值、父母职业均值以及家庭拥有物合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SES =(β1*Z受教育程度 + β2*Z职业 + β3*Z家庭拥有物) ∕ εf,Z受教育程度,Z职业和Z家庭拥有物为各自变量的标准化值,β1至β3为因子载荷,εf为第一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前后27%分別为高SES和低SES组,其余为中等SES组。
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学生问卷由主试在指定学校的班级发放,开始前宣读知情同意书,让学生确认后填写同意书和问卷,父母问卷采取线上的方式收集。采用SPSS 26.0和Mplus 8.3分析数据。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7个,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的31.8%,小于40%,故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
3.1 父母温暖教养的水平及相关关系
如表1所示,儿童感知的温暖教养和父母感知的温暖教养呈显著正相关,儿童感知的温暖教养和父母感知的温暖教养均与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与儿童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3.2 亲子感知温暖教养的水平和特点
对亲子感知到的温暖教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亲子感知到的温暖教养存在显著差异[F(3, 2557)=64.25,p<0.001,η2p=0.19]。孩子感知到的父亲温暖教养水平最低,孩子感知到的母亲温暖教养水平最高,不同报告者之间的差异均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
3.3 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的亚类型
为基于家庭视角考察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的不同模式,将亲子感知的温暖教养作为指标变量放入潜剖面模型。同时为更好地考察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将男生和女生分为两个样本进行分析。模型拟合结果见表2。
男生家庭中2剖面和3剖面的BLRT显著,且3剖面的AIC、BIC更小,Entropy值较高,表明三个剖面模型拟合最佳(Jung & Wickrama, 2008)。同理,考虑到显著的BLRT、更小的AIC和BIC以及较大的Entropy值,女生家庭中也是3剖面模型拟合最佳。
图1和图2分别展示了男生和女生家庭中3剖面的结果以及各类别的人数和比例。根据其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亚类型:(1)亲子感知一致高的家庭;(2)父母双方感知高的家庭;(3)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的家庭。
进一步探究不同亚类型家庭SES的特征和差异。以家庭亚类型为结果变量(亲子感知一致高的家庭为参照),以SES(高SES为参照)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男生家庭中,家庭SES显著影响家庭亚类型的分布。处于高SES水平的家庭,更有可能为亲子感知一致高的亚类型家庭。女生家庭中,家庭SES显著影响家庭亚类型的分布。处于中等及以上SES水平的家庭,更有可能为亲子感知一致高的亚类型家庭。
3.4 不同潜在类别家庭儿童情绪适应的差异
进一步对比不同潜在类别家庭T1和T2时间点儿童情绪适应的差异,结果见表4。
男生家庭中不同潜在类别家庭儿童T1和T2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均存在显著差异。T1时,亲子感知一致高家庭的孩子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家庭的儿童比父母双方感知高家庭的儿童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间隔一年后,依旧是亲子感知一致高家庭的孩子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但父母双方感知高和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家庭中孩子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家庭中不同潜在类别家庭儿童T1和T2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与男生家庭一样,也是亲子感知一致高家庭的孩子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家庭的儿童比父母双方感知高家庭的儿童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
4 讨论
4.1 温暖教养亲子感知的特点及亚类型特征
本研究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方法,发现家庭层面的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存在三种亚类型,并且这种亲子感知的差异模式在不同儿童性别的家庭中保持一致,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Hou et al., 2020)。在男生家庭和女生家庭中,占比最多的亚类型均为亲子感知一致高的家庭。这表明在大多数家庭中,亲子在温暖教养的感知上没有明显分歧。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对儿童的科学养育,也更加注重自身的教养方式。在对子女进行温暖教养和爱的表达上更加明显,更多流露和展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进而使得子女更加容易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对父母温暖教养的感知更加敏感和强烈,进而表现为亲子双方感知一致高的模式。
占比第二多的是父母双方感知高的家庭。在这类家庭中,父母报告的温暖教养水平均高于子女,这一结果符合代际利益假说。为实现基因传递,父母会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投入更多关注,倾向于积极看待自身的积极教养行为(Bengtson & Kuypers, 1971)。最后一类是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的家庭。这类家庭表现出明显的父亲-子女感知差异大,而母亲-子女感知差异较小的特点,在女生群体中占比更多。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严父慈母”的理想家庭形象,使得父亲在温暖教养上的表达更为克制,以避免表露过多的温暖而损自身的权威形象(Wang, 2001),進而子女较少感知到来自父亲表露的温暖。此外,子女往往会和同性父母更加亲近(俞国良, 2013),与男生相比,女生与父亲的亲近程度较低,因此这类家庭在女生群体中更多。这启示我们,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要认识到亲子感知上的差异,父母不仅要关注自身的行为,更应当注意到孩子的真实感受,及时调整行为,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4.2 不同亚类型家庭中儿童情绪适应发展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亲子感知一致高家庭的儿童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均表现出了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Chen et al., 2000),支持了“发散三元模型”中的“一致-适应”假说。亲子在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养方式上有较高的认同时会预测更低水平的儿童适应不良。温暖教养作为一种儿童发展保护性因素的积极教养方式(Caspi et al., 2004),当亲子双方都感知到较高水平的温暖教养时,儿童会表现出更高的主观幸福观和更低的抑郁水平。
本研究还发现,T1时间点时,父母双方感知高模式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低的主观幸福感和更高的抑郁水平。这一结果支持了“发散三元模型”中的“分歧-不适”假说,亲子感知差异反映了儿童青少年的适应不良。父母对自身温暖教养水平的认知过于乐观可能是源于缺乏对儿童的了解和理解(Goodman et al., 2010),进而造成亲子双方在温暖教养上的感知差异。同时,家长如果看待自身的教养方式过于乐观,就可能无法及时感知和识别儿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就难以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最终导致儿童适应不良。
此外,不同亚类型女生家庭的儿童情绪适应在两个时间点具有稳定性,均是亲子感知一致高家庭的孩子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的抑郁水平。而不同亚类型的男生家庭在间隔一年后,父母双方感知高和父亲孩子感知差异大家庭中孩子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变得独立,对情感支持的需求减少,即使在寻求情感支持时也倾向于从母亲处获得(Deater-Deckard et al., 2006)。因此在这类家庭中,即使男生与父亲在温暖教养上存在较大的感知差异,也可以通过母亲的温暖进行补偿,进而表现出较好的情绪适应。
不同亚类型家庭儿童情绪适应的结果启示我们,要认识到孩子在感知父母温暖时存在性别差异,同时父母温暖和支持存在一定的补偿作用,所以父母不仅要重视自己的温暖教养水平,也应当关注伴侣的表现。为了促进孩子的情绪适应发展,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亲子双方均能够感知到高水平温暖的家庭环境。
4.3 家庭SES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SES能够显著影响家庭亚类型的分布,具体表现为处于较高SES水平的家庭,更有可能为亲子感知一致高的亚类型家庭。一般而言,处于较高SES水平的家庭,父母拥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社会声望的工作以及更高水平的经济收入。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的父母更有可能重视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更加注重自身的教养方式,在对子女进行温暖教养和爱的表达上更加明显,使得子女更加容易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对父母温暖教养的感知更加敏感和强烈,进而表现为亲子双方感知一致高的模式。另一方面,具有良好工作和高收入水平的家庭,父母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孩子的培养上,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更有可能拥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互动,有更多的机会和孩子沟通。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够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Coyne et al., 2014),不容易产生亲子感知上的分歧。
4.4 不足與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仅关注单一时间点下的亲子感知差异。亲子感知差异可能存在独特的发展轨迹,且目前相关研究的结论尚不一致。未来可以考虑进行青春期阶段的追踪研究,厘清其变化以及发展轨迹。第二,家庭中存在多种教养方式,亲子对不同教养方式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且不同教养方式的亲子感知差异也可能存在不同。未来可以考虑纳入其他的教养方式,如心理控制等消极教养方式,更加全面地探究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亲子感知差异的特点和影响。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家庭层面的温暖教养亲子感知差异存在三种亚类型,不同亚类型家庭中儿童的情绪适应以及家庭SES存在显著差异,亲子感知一致高家庭的儿童情绪适应状况最好,家庭SES越高,亲子感知一致高的可能性越大。
参考文献
董奇, 林崇德(2011).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数据库手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彭顺, 牛更枫, 汪夏, 张红坡, 胡祥恩(2021). 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积极情绪适应的影响: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2), 240-248.
王美芳, 孟庆晓, 刘莉, 肖堃(2015). 家庭社经地位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母亲自主支持和控制的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5), 778-781, 777.
殷锦绣, 蔺秀云, 刘伟, 王玉龙, 彭勃(2022). 教养方式的母子感知差异与儿童抑郁的关系: 母子依恋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8(4), 556-565.
俞国良(2013). 社会性发展(第2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文新, 陈亮, 纪林芹, 张玲玲, 陈光辉, 王姝琼(2009). 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 心理学报, 41(5), 433-443.
张亚利, 张建根, 李红霞, 姜永志(2022). 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的关系: 系统综述和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30(12), 2650-2665.
Bengtson, V. L., & Kuypers, J. A. (1971). Generational diff-erence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2(4), 249-260.
Boggiano, A. K., & Barrett, M. (1992).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s a function of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Sex Roles, 26(1), 11-17.
Caspi, A., Moffitt, T. E., Morgan, J., Rutter, M., Taylor, A., Arseneault, L., ... & PoloTomas, M. (2004). Maternal expressed emotion predicts children's antisocial behavior problems: Using monozygotic-twin differences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behavior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2), 149-161.
Chen, J. L., & Liu, X. (2012).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parental warmth and parental punishment i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07(3), 483-508.
Chen, X., Liu, M., & Li, D. (2000). Parental warmth, control, and indulgence and their relations to adjust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4(3), 401-419.
Coyne, S. M., Padilla-Walker, L. M., Day, R. D., Harper, J., & Stockdale, L. (2014). A friend request from dear old dad: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child social networking and adolescent outco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7(1), 8-13.
Deater-Deckard, K., Ivy, L., & Petrill, S. A. (2006). Maternal warmth moderates the link between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chil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 parent-offspring behavior genetic analysis.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6(1), 59-78.
de Haan, A., Prinzie P., Sentse M., Jongerling J.. (2018). Latent difference score modeling: A flexible approach for studying informant discrepancie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30(3), 358-369.
De Los Reyes, A., & Ohannessian, C. M. (2016).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Discrepancies in adolescent-parent perceptions of the family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5(10), 1957-1972.
Ehrlich, K. B., Richards, J. M., Lejuez, C. W., & Cassidy, J. (2016). When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disagree about disagreeing: Observed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predicts informant discrepancies about confli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6(3), 380-389.
Goodman, K. L., Reyes, A., & Bradshaw, C. P. (2010).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informants' reporting disc-repancies of youth victimization: A conceptual model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Clinical Child &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3(4), 366-383.
Greenspoon, P. J., & Saklofske, D. H. (2001).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patholog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4(1), 81-108.
Hou, Y., Benner, A. D., Kim, S. Y., Chen, S., Spitz, S., Shi, Y., & Beretvas, T. (2020). Discordance in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reports of parenting: A meta-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review.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3), 329-348.
Hou, Y., Kim, S. Y., & Benner, A. D. (2017). Parent-adolescent discrepancies in repor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outcomes in Mexican immigrant famili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7(2), 430-444.
Janssen, L. H. C., Verkuil, B., Houtum, L. A. E. M. V., Wever, M. C. M., & Elzinga, B. M. (2021).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in daily life: Adolescent-parent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adolescent affec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50(12), 2427-2443.
Jung, T., & Wickrama, K. A. S.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latent class growth analysis and growth mixture modeling.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1), 302-317.
Korelitz, K. E., & Garber, J. (2016). Congruence of parents' and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5, 1973-1995.
Laird, R. D., & De Los Reyes, A. (2013). Testing informant discrepancies as predictors of early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Why difference scores cannot tell you what you want to know and how polynomial regression ma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1(1), 1-14.
Lippold, M. A., Hussong, A., Fosco, G. M., & Ram, N. (2018). Lability in the parents hostility and warmth toward their adolescent: Linkages to youth delinquency and substance us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4(2), 348-361.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12). PISA 2009 technical report. Paris: OECD.
Pelton, J., Steele, R. G., Chance, M. W., & Forehand, R. (2001). Discrepancy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 II.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consider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ternal physical illnes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6(1), 17-35.
Quach, A. S., Epstein, N. B., Riley, P. J., Falconier, M. K., & Fang, X. (2015). Effects of parental warmth and academic pressure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4(1), 106-116.
Rothenberg, W. A., Lansford, J. E., Bornstein, M. H., Chang, L., Deater-Deckard, K., Di Giunta, L., ... & Bacchini, D. (2020). Effects of parental warmth and behavioral control on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trajectories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30(4), 835-855.
Sekar, J., & Lawrence, A.S. (2016). Emotional, social, educational adjustment of high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1), 29-35.
Sher-Censor, E., Parke, R. D., & Coltrane, S. (2011). Perceptions of Mex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nd par-ents regarding parental autonomy promoting: Divergent views and adolescents adjustment.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31(5), 671-693.
Wang, Q. (2001). “Did you have fun?” American and Chin-ese mother-child conversations about shared emotional experiences. Cognitive Development, 16(2), 69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