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凌寒
摘 要:黄宗羲手稿《敕封郑母施恭人六十寿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写于康熙十三年,是黄宗羲为其门人郑梁之母六十寿诞而作,1975 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黄宗羲存世不多的手稿之一。本文拟从寿序的写作缘起、黄宗羲与郑氏家族的关系、寿序的文本内涵等多方面揭示此件文物的价值。
关键词:黄宗羲 郑梁 半浦郑氏 寿序
黄宗羲(1610 ~ 1695),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明“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的长子。黄宗羲是明末清初大儒,学问博洽,在经学、史学、地理学、天文历算等方面均有建树。十六至十九岁的青少年黄宗羲最刻骨的经历,是父亲深陷党争,在狱中受酷刑而逝,他袖长锥,怀奏疏,入京替父诉讼,最终使其沉冤得雪。经此一役,黄宗羲被明思宗叹为“忠臣孤子”。父亲冤情得雪后,宗羲遵父遗训,师从刘宗周,得蕺山之学;同时参加复社活动,组织“世忠营”,起兵抗清。明亡后,专注于著书讲学。康熙二年(1663)至十八年(1679),于多地设馆,开创浙东学派,后学有万斯同、万斯大、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仇兆鳌等。终生不仕,著述宏富,多至50 余种,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等。
一、四百余年前的祝寿文:寿序之现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黄宗羲《敕封郑母施恭人六十寿序》,国家一级文物,行书,纸本墨迹,乌丝栏,计两叶,每叶十八行,行二十至二十六字不等,字迹凡三十行。内有墨笔涂改、圈点,朱笔涂抹,应是这篇寿序在行文过程中的修改稿。
这篇寿序写于康熙十三年(1674),黄宗羲时年六十五岁。寿序内容收录于《南雷文案· 外卷》,题为《施恭人六十寿序》,文字有多处出入,可校史料之缺。《南雷文案》是康熙十九年(1680)黄宗羲自选所作而成,寿序别为外集。由门人郑梁1 作序,万斯大2 校勘付刻。
寿序内容释文如下:
敕封郑母施恭人3 六十寿序自挚仲洽撰《文章流别集》,其中诸体唯序为最寡,见之《文选》者止九篇耳。唐宋而下,序集、序书,加之以4 送行、宴集,稍稍烦矣,未有因寿年而作者也。至元程雪楼、5 柳道传、6 陈众仲、7虞伯生、8 欧阳原功、9 俞希鲁10 之11 集皆有寿序,亦文体之一变也。归震川12 所作寿序不下百篇,然终以其变体不古,置之外集。近日古文道熄,而应酬之所不能免者,大概有三,则皆序也。其一升迁贺序,假时贵之官阶,多门客为之。其一时文序,则经生为之。其一寿序,所谓横目二足之徒,皆可为之。盖今之号为古文者,未有多于序者也。序之多,亦未有多于寿序者也。其多之所以至于如此者,求文之家不识古文词为何物,无所差择,不过以为夸多斗靡之资,又何怪其然乎?13 南州李太虚14 云:“吾大索海内,但15 得四君子之言,为吾亲寿,于愿足矣。其人则华亭陈仲醇、16 山阴王季重、17 闽中18 曹能始、19 竟陵谭友夏20 也。”四人者,余得交仲醇、季重。仲醇颇似陆鲁望,21 而伤于纤巧。能始博而杂,故22当以其人重。友夏轻浮而似深远。23 余尝与万履安24游山,25 不数里而困,余戏之曰:“当罚读季重26《游唤》一过。”27 然则28 太虚之所差择者,29 岂知言之选乎? 30 且其文苟足传,即一人已足,又何必至于四哉!去岁老母八旬,交游之作,喜得范阳孙钟原31一言,然亦以其人足重。而余先时之所注意者,在吾友郑子禹梅之文。禹梅薄游在外,未32 果作,余方惓惓。33 今八月初六日,禹梅之母施恭人六十诞辰,以其序见属。余文岂能过禹梅?而禹梅之注意则与余同。
恭人为永从县令之孙女,总戎二华公之侄孙女,其姑即总戎之女也。妇姑之慈孝,著闻郡邑,当平子先生风波之际,恭人耆定震惊,卒34 家室宴然,以为故国之命妇,当世之文母。如恭人之贤,即使横目二足之徒,交口诵之,亦为实录,余故不辞而序之。
收藏印:朱文方印“风雨楼”“秋枚沈精寓赏”( 图1)。此件(图2)曾是邓实风雨楼藏品,后归故宫博物院,1958 年调拨至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方藏印均属邓实。邓实(1877 ~ 1951),字秋枚,广东顺德人。早年师从简朝亮,1901 年于上海创神州国光社,1902 年创办《政艺通报》,任主编;1905 年与黄节、章太炎、刘师培等组织国学保存会,并在会内设公共藏书楼,藏书达十五万册,供学子查阅。曾大规模从事古籍校勘工作,编辑出版《国粹丛书》《国粹丛编》《神州国光集》《神州大观》《美术丛书》等。平生致力于古籍收藏,有藏书处“风雨楼”,工诗善画,晚年寓居上海,以书画自娱。
二、黄宗羲与郑家四代:寿序之缘起
此文为“寿序”,古文体的一种,用于祝寿,明中叶以后开始盛行。这篇寿序究竟因何而作?拨开迷雾,我们看到的是与黄宗羲关系密切的半浦郑氏家族。
(一)黄宗羲与郑溱:同学蕺山,少年情谊
“施恭人”是黄宗羲门人郑梁的母亲。郑梁出自灌浦(半浦)郑氏,灌浦郑氏是浙江慈溪著名的文化世家,仕宦显达,且以诗文见长。其父郑溱(1612 ~ 1697),字平子,号兰皋,别号秦川。郑溱是黄宗羲好友,两人年少时曾同学于刘宗周,得蕺山之学。崇祯十三年(1640)中乡试副榜,曾在南明任按察使副使,并参与明末与清军的钱塘“划江之役”。明亡时,欲自杀殉国,被父亲郑启劝止。入清后不仕,闭门授课,耕读传家,五十余年不入城市。“世代鼎革,始决计幽处其中。课种二十亩以为养,不足则设塾代耕。”35 对仕清的故旧,一概不见,成了明遗民。郑溱气节卓荦,以经学见长,晚年以著述自娱,寿八十六。著有《易象大旨》《三坟衍義》《诗经萃雅》《正统萃华》《书带草堂文集》等。
其子郑梁中进士后,曾任高州知州,郑溱不愿享用郑梁仕清的俸禄。两年后,郑梁计划辞官归乡尽孝,然而尚未启行,即得到郑溱过世的消息。郑梁万里奔丧,丧事完毕,昏死病倒,从此半身瘫痪,改名郑风。
(二)黄宗羲与郑梁:焚稿拜师,一生追随
明亡后,郑溱闭门授课,与黄宗羲中断了往来。余姚至慈溪约四十公里,康熙六年(1667),黄宗羲来甬上讲学,恢复其师刘宗周讲学的“证人书院”。本年五月十三日,三十一岁的郑梁第一次见到黄宗羲,遂效仿江西诗派陈师道于三十一岁见黄庭坚之举,尽焚旧稿,追随黄宗羲,将此后诗文稿定名为《见黄稿》。
五月十三日,始见姚江黄梨洲先生,先生手授《子刘子学言》《圣学宗要》诸书。36
慈邑郑禹梅始见公,公授以《子刘子学言》《圣学宗要》诸书,禹梅闻公之论,自焚其稿,不留一字,而名是年后之稿曰《见黄稿》。37至此,郑梁正式接受黄宗羲的思想,成为黄氏的门生。而黄宗羲对这位学生也是十分满意的,初见郑梁之文甚喜。康熙七年(1668),万言38 拜谒黄宗羲归,临别送行之际,黄宗羲立在江边向舟中大喊:“贞一(万言)为我寄语,郑禹梅读书自爱,他日不患不为浙东一作者也。”39 本年,黄宗羲讲学于甬上广济桥、延庆寺等地,郑梁服膺黄宗羲学问,“往复质问,无虚日” 。40 四月,郑梁以所著古文谒黄氏于祝桥,黄宗羲有“斯文绝续在子一人”之嘱。
随着黄宗羲甬上讲学的频次渐多,以及郑梁的拜师,郑黄两家也恢复了日常的交往。康熙十年(1671)十月十八日,郑溱六十寿诞,黄宗羲不但撰写寿序,且携其子黄百家亲至祝贺。“冬十月十八日,秦川公(郑溱)六十寿旦,黄梨洲先生为文,羡其萧然自得隐居之乐,且率其嗣君主一(黄百家)及万君允诚过祝公。”41 次年正月,郑溱携郑梁至黄竹浦回访还礼。“正月初八日,随秦川公谒梨洲先生于续钞堂。”42“郑子禹梅随父秦川先生谒公于续钞堂。”43 康熙十三年(1674),郑溱之妻,郑梁之母六十寿诞,郑梁求文于黄宗羲,黄宗羲慨然应允,于是有了本文这篇寿序。郑梁年谱中有此記载:“八月初六日,施太恭人六十寿,黄梨洲先生为文称祝。”44
在郑溱七十、八十岁寿诞时,黄宗羲均有寿序祝贺。康熙二十年(1681),“九月,公与慈邑刘仁规,访郑子禹梅于黄过草堂,以箑(扇子)书寿序,祝其父秦川先生七十”,45“黄梨洲先生与同邑刘仁规先生过访草堂,黄先生出一箑文缕缕,盖祝秦川公七十寿序也” 。46 康熙三十年(1691),“十八日,秦川公在家八十寿辰,黄先生又为文以祝” 。47
已过古稀之年的郑溱和黄宗羲,此时的感情更多地是曾肝胆相照的彼此懂得;文献记录下的交往,是普通人间的温情脉脉。比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梨洲先生以芋头四十枚赠秦川公,报以左紫牡丹(名品牡丹的一种)两本”,48 康熙二十五年(1686)“春,梨洲先生复以黄独(中药材的名称)赠秦川公” 。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康熙三十四年(1695),黄宗羲逝世于郑梁赴任高州知州的路上,消息传来,郑梁行至武林,于是“便道过家”,“至墓上,絮酒哭之恸,心丧拟于所生” 。49
此时的郑梁,已经有为父亲郑溱和恩师黄宗羲修建藏书阁的想法。“尝谓南溪公(郑梁之子郑性)曰:‘吾异日欲建二老阁奉黄先生及汝祖,侍吾于旁,以表吾志。”50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二月二十九日,郑溱于家中病逝,次年四月,讣告至高州,康熙三十八年(1699)郑梁安排好高州政事后辞官归家奔丧,丧事未毕,忽中风不起。
黄宗羲和郑溱相继去世后,郑黄两家之交,彻底转至下一代,也将延续至下下一代。郑梁病倒后,“黄竹农主一(黄百家)至半浦省问公(郑梁)疾” 。51 郑梁随黄宗羲治学,在黄宗羲的众多弟子中,文学成就堪称首屈一指,被黄宗羲推崇。康熙十九年(1680),黄宗羲将自选文集《南雷文案》的序言交给郑梁题写,即可见一斑。“其圹前片石,平时尝求郑高州为文勒之,高州卒,未及成文。”52黄宗羲和郑溱去世时,郑梁均宦游在外,未能于床前侍奉片刻,然黄宗羲将碑文托付,足见其对这位高足的信任。郑梁逝世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本年黄家大火,藏书损失严重。八年后郑性尊父命,开始筹建二老阁。
(三)黄宗羲与郑性:二老阁成,斯文再传
郑性(1665 ~ 1743),郑梁之子,字义门,号南溪,终身不仕。康熙六十年(1721),遵父遗嘱,在所居之东南隅,筑“二老阁”藏书,以纪念黄宗羲及郑溱、郑梁。一生致力于黄宗羲学术的传承与发展,著有《南溪偶存》《二老阁书目》等。郑性出生于康熙四年(1665),其父遇黄宗羲,焚稿拜师时,他还是个两岁的幼童。不难想象,他是在黄宗羲的影响下长大的,耳濡目染了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以及祖父两代与黄宗羲的深厚情感。郑梁去世八年后,二老阁在郑性的主持下动工,至雍正元年(1723)竣工。而早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黄宗羲的藏书已由郑性运回。黄宗羲一生致力于藏书,藏书处名续钞堂,建于康熙四年(1665),续钞堂藏书量当在十万卷以上。室中藏书除其父黄尊素留下的部分书籍外,更多的是他访求购买,抄写著述而来。他对藏书的热爱,可以从他所写《天一阁藏书记》中窥见一斑。关于黄氏藏书,后人有记载:
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抄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斋黄氏,绛云楼钱氏,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发(黄震)之绪。53
然而这批宏富的藏书,转归郑性时,仅余三万余卷。全祖望在《二老阁藏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太冲先生最喜收书,其搜罗大江以南诸家殆遍,所得最多者前则澹生堂祁氏,后则传是楼徐氏,然未及编次为目也。垂老,遭大水,卷轴尽坏,身后一火,失去大半。吾友郑丈南溪(郑性)理而岀之,其散乱者复整,其破损者复完,尚可得三万卷。54
据全祖望记载,黄氏藏书有两次大的灾难,一次是在黄宗羲生前,康熙二十九年(1690),余姚大水,黄竹浦濒临姚江,几乎泡在水中,书籍损失不少,黄宗羲有《姚沈记》记此次大水。一次是在黄宗羲身后,康熙五十二年(1713),黄家大火,劫后藏书仅存五分之一。五年后,郑性将劫后藏书,整理装船,由水路运至半浦郑家。并有诗文记录此事:
康熙癸巳,先生家火,遗书仅存五分之一,丁酉(1717)悉归余。55
载梨洲先生遗书劫后残编四五千,辞黄归郑上江船。可怜手泽消逾半,敢道心香绍得全。往似今朝从我载,来知异日倩谁传。中间做个邮亭卒,一站程挑一站肩。56二老阁建成后,自然成为了藏书阁。阁楼建在郑宅东首,坐北朝南,阁前有明堂,阁后有池塘。楼上中间供奉黄宗羲、郑溱、郑梁神位,黄宗羲居中,郑溱居右,郑梁在郑溱之侧,左右两间藏黄氏遗书三万卷,楼下贮郑氏遗书两万卷。至此,郑性成了郑黄两家藏书的守护者,也成了黄宗羲学术的整理和弘扬者。
(四)黄宗羲与郑氏后代:薪火相传,坚守初心
二老阁建成后,“春秋仲丁祭以少牢,黄氏诸孙及同社子弟皆邀之与祭,使知香火之未坠也” 。57 除了定期携郑家子孙祭祀以外,郑性还主持编刻出版了《二老阁书目》及梨州先生遗稿数种。因郑氏对黄宗羲学术成果的保存与整理,二老阁成为了学者寻访黄氏之学的重地。此后访求黄氏之学者,不去黄竹浦而转来半浦二老阁。全祖望《鲒埼亭集》云:
四方学者或访求南雷之学,不之黄氏而之鹳浦,即黄氏诸孙访求簿录,亦反以先生为大宗,盖其报本之勤而笃也。58
郑性去世后,二老阁藏书归其长子郑大节管理。郑大节(1705 ~ ?),字临之,号箨垞,善绘山水,著有《四明诗汇》《箨垞遗稿》等。郑大节在继承藏书阁时,惧怕善本丢失,故将宋元珍本和稀见抄本取出别放。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开馆,郑大节精选二老阁藏书九十四种进献,其中有“四十七种二百九十卷著录于《总目》,其中三十三种入《存目》” 。59 而这批藏书均未领回。乾隆五十一年(1786),郑家大火之际,藏书遭劫,仅余十之一二。至咸丰十一年(1861),二老阁在经历了一百三十八个春秋以后,栋宇倾塌。此后虽经郑性的五世孙郑观海重修,然仅是楼阁复旧,其中藏書已大不复前。至民国时,藏书剩一万余卷,被郑氏后裔卖给上海书商,后由上海书商转卖给慈溪沈德寿“抱经楼”。
三、寿序的主人翁及内容
(一)寿序的主人翁:施太恭人
施太恭人(1615 ~ 1699)是郑溱的夫人,郑梁的母亲,出自鄞县管江施氏。按《先寒村公年谱》所载:“太恭人生于前乙卯闰八月六日”,60“八月,施太恭人逝世” 。61 可知郑梁母亲施氏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卒于康熙四十一年,享年八十五岁。郑梁的祖母施氏是施翰的女儿,“施氏,滇沅总兵二华施公讳翰之女也。”62 施翰,字季鹰,一字二华。博通文史,能诗善书,曾任云南参将,官至神机营都督佥事,后以疾归,家居二十年。著有《清风阁集》《二华诗》。母亲亦出自鄞县管江施氏,“妣施氏,贵阳郡司马广莫公讳承芳之孙女,鄞学生虞卿公讳宗龙之女。初封孺人,再封恭人。”63 郑启和郑溱的夫人均出自管江施氏,郑启的夫人是施翰的女儿,郑溱的夫人是施翰兄长施承芳的孙女、施宗龙的女儿,两人是姑侄关系。管江施氏在明末反清的战役中,也同郑氏、黄氏的立场一样。施翰的儿子施邦玠,在反清复明的战役中牺牲,被誉为“管江三烈士”。全祖望在《明施公子墓碣铭》中这样描述:
管江弹丸地,然山谷岩险,遂得负嵎。三日力竭,公子拔先世所遗佩刀自刎,曰:“吾不负此刀也!”公子死而无子,都督遂绝。
慈溪郑副使平子,都督婿也,密遣人取其尸,葬之都督大墓旁,命子孙世祀之。副使之子高州太守梁,太守子、贡生性,至今弗替。予过郑氏,见壁上悬宝刀,性曰:“此公子所殉也,吾以白金从老兵赎之。”言未既,流涕泛滥,因乞予表其墓。64
施邦玠于顺治四年(1647)离世,膝下无子,郑溱命子孙世代祭祀,这在当时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其中不仅有出于姻亲的情分,更有对忠魂的敬仰,可见郑、施两家除了姻亲关系以外,尚有让人动容的国之大义。世代祭祀的誓言,是靠行动维护的。据郑梁年谱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
十月十二日,惊知东湖甑底山施二华公墓,为其侄孙施文谟贪卖砖石,发掘两棺,弃置石碶祖墓边,暴露不葬,秦川公率公过葬之,并讼之官。65施翰墓地被施氏侄孙盗掘,郑溱携郑梁重葬以后,诉讼于官,姻亲胜于血亲,这在宗法制度下的古代中国是很难得的。
(二)寿序的内容:文以载道
寿序一般都是受人请托而作,本篇即是受门人郑梁所托而作。前文论述了黄宗羲与郑家几代的关系,以及施氏的家族,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与黄宗羲有共同的民族信仰。在明清之际,他们都属遗民群体,是气节可敬的少数人。也正是因为郑氏、施氏和黄宗羲对家国大义的一致认同,才有了黄宗羲笔下的这篇寿序。
序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序文体的渊源,这也是黄宗羲寿序文的一大特色,即将寿序文学术化。寿序在明清之际泛滥,它作为应酬文体的一种,因是受人请托所写,所以难免有溢美不实之词。姚鼐认为其体之卑在八股文之下,顾炎武甚至直接拒绝寿序的写作,“顾亭林恒不为人作寿序” 。66 所以在结集出版之时,寿序一般被置于别集。因祝寿之风的盛行,也确如黄宗羲所言,凡人皆可为,所谓“凡横目二足之徒,皆可为也” 。67 既然不可推辞,又不愿虚词溢美,所以黄宗羲在写作此类寿序文时,喜谈学术。此文就从梳理“序”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始,从西晋至明代,序体的外延逐渐拓展。黄宗羲认为寿序文体起源于元明之际,元代文学家程鉅夫、柳贯、陈旅、虞集、欧阳玄、俞希鲁文集中均有寿序,而至明代归有光集大成,是写作寿序最多且对寿序文体影响最大的古文家。但终因寿序体卑不是古文正统,只能存于别集。
第二部分,论序文体的核心价值。这部分分析了晚明重要的古文作家陈继儒、王思任、曹学佺、谭元春四人的写作风格。并提出了寿序文的核心价值:“且其文苟足传,即一人已足,又何以至于四哉!”“以其人足重”,即重在作序之人的学识德行是否可取。并援引其母八十大寿,得孙奇逢所撰寿序为幸之事。这件事发生在康熙十二年(1673),在《黄宗羲年谱》中有记载:
太夫人八十寿辰,孙征君夏峰先生寄到《理学宗传》一部,并寿诗一章;李征君映碧先生寄所著《鹤龄录》为寿;巢孝廉端明亦为文以祝;公有《谢祝寿诸君子诗》。68
考孙奇逢之寿序文已不存,黄宗羲当时收到的寿序也不止一篇,但尤为重视孙序,即是因为他重视的是孙奇逢的德行学识。
第三部分以称赞郑梁的学识始,侧面突出施恭人持家教子有方,最终给出“故国之命妇,当世之文母”的至高评价,可谓有理有据有节。其中“故国之命妇”,言施恭人不但是前朝有封号的妇人,且有国之大义。郑溱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气节离不开施恭人这位贤妻的支持和成全,是以黄宗羲文中言“当平子先生风波之际,恭人耆定震惊,卒家室宴然”。“当世之文母”,主要言施恭人教子有方。前文提到郑梁以文学著名,冠绝一时,这更离不开母亲施恭人的教诲。所以“故国之命妇,当世之文母”这句评价背后,结合黄宗羲的一生,也可窥见这位大儒的家国观。
祝寿一般是晚辈向长辈表達孝的方式,“人子之寿其父母,大约在六十以后” 。69 寿序文在写成以后,一般会请书法高手缮写在寿屏上,装裱后于寿宴当天悬挂于中堂之上。“寿筵设中堂,老人居正位,亲朋列陪,谓之拱寿……中堂悬寿轴,张寿屏,其诗文字画皆取寿意。”70 黄宗羲的寿序文独具特色,首先是学术化的内容,其次是所写对象几乎皆是共学之友,以序交情。这点黄宗羲在《张母李夫人六十寿序》中亦有阐明:
应酬之文,知文者所不为也。颂祷之词,此应酬之尤者。然震川于寿序,虽置之外集而竟不能废者,何也?顾寿序如震川,而可以应酬目之乎?余文岂敢望震川,而不欲为应酬之文,年来刻启征文,填门排户,不异零丁榜道,余未尝应之。一二共学之友,松欣柏悦,岂得无情?一年之中,寿序恒居二三,盖即藉以序交情,论学术,与今所应征启文词不类。苟非吾共学之友,顾何当于华堂之黼黻而命之乎? 71
四、国博所藏寿序的价值
将学术见解融入寿序写作,是黄宗羲对寿序私人化的改造。上承归有光文学化的寿序,下启曾国藩理学化之寿序,在寿序文的发展史上至关重要。从黄氏文中所言“一年之中,寿序恒居二三”可知,黄宗羲寿序的写作数量不少,然《全集》现存仅有十六篇,可知其中绝大多数已不见载,这其中除岁月的自然淘汰以外,更重要的是黄宗羲主动的摒弃。前文提到国博藏寿序内容收录于黄宗羲自定的《南雷文案· 外集》,可知此文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且国博所藏又是寿序的修改稿,可以看出作者的修改过程,更是弥足珍贵。
作为明末士人,黄宗羲前半生为光复故国,孜孜不倦,九死一生,然而这种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明代的沦亡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保存学术,维系道统,成了遗民最后的文化坚守,这一文化层面的坚守,表现在寿序的发展上,就促成了学术化寿序的诞生。”72
四百年前的云烟散去,如今再凝视这件承载着历史的手稿,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的遗民们对气节和文化的坚守,那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那份保存文脉、维系道统的决然,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
1 郑梁(1637 ~ 1713), 字禹梅, 号寒村, 浙江慈溪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累官至广东高州知府。其父郑溱为黄宗羲挚友。郑梁在浙东学派中以诗文著称。藏书宏富,有“二老阁”,专门收藏郑氏及黄宗羲著作,与天一阁相埒。兼善书画,著有《寒村诗文集》等。
2 万斯大(1633 ~ 1683),字充宗,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与其弟万斯同俱师事黄宗羲,清初著名经学家。其父万泰是黄宗羲挚友。斯大精研经学,尤邃于《三礼》《春秋》,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学礼质疑》《礼记偶笺》《经学五书》等。
3 古时命妇封号之一,明清四品官员之妻的封号。
4 《黄宗羲全集》缺“以”。以下称《全集》。
5 程鉅夫(1249 ~ 1318),名文海,号雪楼,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人。元朝名臣、文学家。
6 柳贯(1270 ~ 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浙江省兰溪)人。元朝文学家、书画家。
7 陈旅(1288 ~ 1343),字众仲,福建莆田人,元朝文学家。
8 虞集(1272 ~ 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中期最负盛名的诗人,元诗四大家之一。
9 欧阳玄(1283 ~ 1358),字原功,号圭斋。元朝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元四学士之一。
10 俞希鲁,字用中,丹徒(今镇江)人,元朝文学家。
11 《全集》缺“之”。
12 归有光(1507 ~ 1571),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着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13 《全集》缺“又何怪其然乎”,多“即相如、子云之作,岂能与李、蔡、刘、屈牦争其轻重乎”。
14 李明睿(1585 ~ 1671),字太虚,江西南昌人,明末著名诗人、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15 “但”,《全集》为“每”。
16 陈继儒(1558 ~ 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府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文学家、画家。
17 王思任(1575 ~ 1646),字季重,号遂东,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代文学家。
18 《全集》缺“中”。
19 曹学佺(1574 ~ 1646),字能始,号雁泽,福建福州人,明代文学家、藏书家。
20 谭元春(1586 ~ 1637), 字友夏, 号鹄湾, 别号蓑翁。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明代文学家,“竟陵派”创始人。
21 陆龟蒙(? ~约881),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等,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文学家。
22 “故”,《全集》为“要”。
23 《全集》缺“轻浮而似深远”,多“雕刻粗浅;季重谐而俗”。
24 万泰(1598 ~ 1657),字履安,浙江鄞县人。明崇祯举人,曾参加复社,黄宗羲好友,其子万斯同、万斯大皆从黄宗羲问学。
25 《全集》多“行”。
26 《全集》缺“季重”。
27 《全集》多“故钱牧斋之评四君子,皆有贬辞,虽不无过当,大抵非古文之正派也”。
28 《全集》缺“然则”。
29 “太虚之所差择者”,《全集》为“太虚有意于差择矣”。
30 “岂知言之选乎”,《全集》为“而其失复如此”。
31 孙奇逢(1584 ~ 1675),字启泰,号钟元,明亡后,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晚年讲学于河南辉县夏峰村二十余年,从者众多,世称夏峰先生。著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等。
32 “未”,《全集》为“不”。
33 《全集》缺“余方惓惓”。
34 《全集》多“使”。
35 (清)杨泰亨:《慈溪县志》卷四十四,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第3629 页。
36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清嘉庆刻本,第23 页。
37 (清)黄炳垕撰,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中华书局,1993 年,第34 页。
38 万言(1637 ~ 1705), 字贞一, 号管村, 浙江鄞县人。万泰之孙,万斯年之子,少从黄宗羲学,深得器重,以古文名世,清康熙十四年举人,康熙十八年入史局撰修《明史》,遂以七品俸在史局任翰林院纂修达十年。著有《尚书说》《明史举要》《管村集》。
39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25 页。
40 同注39。
41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16 页。
42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30 页。
43 (清)黄炳垕撰,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第38 页。
44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34 页。
45 (清)黄炳垕撰,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第43 页。
46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譜》,第44 页。
47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56 页。
48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50 页。
49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62 页。
50 同上。
51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73 页。
52 (清)黄炳垕撰,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第50 页。
53 (清)李元度辑:《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七,同治刻本,第2407 页。
54 (清)杨泰亨:《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十四,第3695 页。
55 (清)郑性:《南溪偶刊》,乾隆七年刻本,第662 页。
56 (清)郑性:《南溪偶刊》,第176 页。
57 (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二十一,《四部丛刊》影印清刻姚江借树山房本,第863 页。
58 同注57。
59 郑伟章:《文献家通考》第三册,中华书局,1999 年,第246 页。
60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43 页。
61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74 页。
62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9 页。
63 同注62。
64 (清)全祖望:《鲒埼亭集· 外编》卷六,清嘉庆十六年刻本,第298 页。
65 (清)郑勋:《先寒村公年谱》,第48 页。
66 吴孟复、蒋立甫主编:《古文辞类纂》中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972 页。
67 (明)归有光著,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334 ~ 335 页。
68 (清)黄炳垕撰,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第38 页。
69 吴光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165 页。
70 (清)孔尚任:《节序同风录》,清抄本,第201 页。
71 吴光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686 页。
72 赵永刚:《黄宗羲与清初文坛》,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230 页。
(责任编辑:田红玉)